孫道榮
放暑假后,兒子就玩起了“失蹤”,除了在餐桌上匆匆看到他一眼,其他時間,他基本上都待在自己的臥室里。真沒想到,同一個屋檐下,父子見一面,會這么難。
我知道,兒子身在家里,心卻在外面廣闊的世界,內(nèi)外連接的,就是那根細細的網(wǎng)線。
我決定去網(wǎng)上找回我的兒子。
我申請了一個QQ號。為了“迷惑”兒子,在基本資料一欄,我填寫自己的年齡是14歲,與兒子歲數(shù)相當,容易被他接納。搜尋到兒子的QQ號后,我發(fā)出加好友的請求。過了一會,兒子發(fā)過來一個信息:“你是誰啊?”我想了想,模仿年輕人的口氣,對他說,“相逢何必曾相識?哥們,交個朋友吧。”也許是“哥們”起了作用,兒子將我加為好友。怕引起懷疑,第一次,我沒和他多話。
每天上班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掛上QQ。兒子的小頭像,亮亮的,這說明,他在線了,他已經(jīng)起床了,洗過臉了,也許正在啃餅干,吃早飯?不管怎么說,能看見兒子了,雖然那只是虛擬的,但我知道,在虛擬的人頭像后,真真實實地坐著一個少年,我的兒子。我的心里有點酸酸地感覺。
偶爾,我會和他聊幾句。
多半是我先說話,問他在做什么?他的回答很簡潔,玩。再問他,玩什么呢?他的回答,有時是聊天,有時是玩游戲,有時干脆是“瞎玩唄”。此前,因為中考,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沒讓他碰電腦,現(xiàn)在中考完了,他可以理直氣壯地放松放松了。但兒子這樣“放松”,還是讓我很擔憂。我忍不住問他,在玩什么游戲?是不是網(wǎng)游?每天花多少時間?兒子突然發(fā)過來一句:“你煩不煩啊,怎么跟我老爸一樣?”
猛然意識到,自己太過著急了,這會引起兒子懷疑的,甚至會被踢入黑名單。我決定少說話,這樣至少能夠每天在電腦上看到他,就像他自小到大,我們常常默默地注視他一樣。
一次,無意之中,我從兒子QQ的個人資料上看見,他注冊了一個微博,就是一個微型博客。我一頁頁點開,就像偷看兒子的日記——
“臺風來了,恐怖?!薄巴盹埡秒y吃?!薄八ネ馄偶伊?上不了網(wǎng)了?!薄跋氤鋈?可是,上哪去呢?”“媽媽出差三天了,有一點點想她。”“看電視,感人,差點哭了?!薄?/p>
每篇都很短,它就像兒子在網(wǎng)上打開的一扇窗戶,我無意間闖了進來。透過這扇小窗,我能夠清晰地看見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心境和情緒。而我,似乎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么近地了解我的兒子了。
此后,每天我都會上兒子的微博上轉(zhuǎn)轉(zhuǎn),細細地品味著兒子留下的每一句話。兒子在悄悄長大。
有天黃昏,因為家中停電了,我拉著兒子出去散步。父子倆一路無語。這樣沉默地轉(zhuǎn)了一圈,兒子忽然停下腳步,詭異地看著我,問:“老爸,那個14歲的人是你吧?”我驚詫無語。兒子又說,“其實你跟我說第一句話,我就猜出來是你了。哪個14歲的孩子會那么老氣橫秋地打招呼啊?”
既然被識破了,我問兒子,為什么沒刪掉我,或者將我踢入黑名單?兒子撓撓腦袋,“那是因為,打開電腦,我就能看見你,我覺著安全啊!”
我的手搭在兒子肩上,兒子已和我差不多高了,但肩膀還很瘦削。我拍拍他的肩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