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榮先生大學時代就與散文詩結(jié)緣。秋夜月光下站在一棵樹下,“婆娑的枝葉,微風篩下一縷縷月光。我看到的是月亮還是樹?”這便是他的處女作《愛是一棵月亮樹》寫作時的背景。我想說的是,柔美的月亮和神秘的樹影,幾乎可以稱為詩之美的最典型的象征。許多人都是由于這種詩美情愫的引領(lǐng)而迷上了詩,慶榮也不例外。恰是這種詩美情感感知的敏銳度,成為他散文詩的一種典雅優(yōu)美情懷的基調(diào)。可雙說,有沒有被選種優(yōu)美的基調(diào)感染。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個詩人詩品味的高低。有的人寫了多年詩,卻始終徘徊于門外,總走不出低俗格調(diào)的牽引,或與此有關(guān)。
慶榮早期的作品,較側(cè)重于愛情、親情的傾訴與流連?!稅凼且豢迷铝翗洹肥菍憪矍榈摹!讹w不走的蝴蝶》寫母愛,《父愛的溫情》寫對孩子的愛,這構(gòu)成了他散文詩選中近一半的分量。愛情與親情是人類采恒的情感,也是詩與文學永恒的主題,慶榮的這些作品,肯定擁有廣泛的讀者群。對加強散文詩與更多讀者的聯(lián)系,十分有利。但愛情、素情卻又難寫,恪因為寫的人太多,創(chuàng)新、突破不易,而過熱以致濫俗的作品又相當多,這便是難點所在。慶榮速方面的作品,卻以其真誠的情感、溫馨的氛圍、委婉動人的旋律,取得了感人、迷人的詩美效益,有著不俗的格調(diào)和境界。譬如《說走就走》,選取的角度。就很別致。我感到,愛情詩寫得過于濃艷、淺露、直白就易落俗套,《說走就走》在即將失去的剎那表現(xiàn)的那種真情。格外讓人心動。詩的樸素的情調(diào),精短的旬式,快節(jié)奏的跳躍,與隱約其間的惆悵、悔恨、無奈的心情,表達得很是得體:“長風牽起你一頭秀發(fā),是夜,梳理它的會是誰的手?”何其深情,何等辛酸!
從愛情、親情到社會、人生的更多領(lǐng)域,從我到我們,不僅是題材的擴大,也是視野的拓展、思想的深化、境界的升華。他的大型散文詩組章《我們》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宏篇巨作”,靈焚先生有長文《他為“我們這一代人”宣言》詳予述評,在此就不多涉及。我更感興趣的是他的一些精美短章,將深刻的思想觀照溶解或融匯于詩美的情境與形象的描述之中,畢竟是散文詩最常見,也最適宜的方式。
《蘢罩著淚水的霧》寫的不過是一個人在圣誕夜的孤獨沉思:“窗子推開了,一陣涼風洗刷著我的臉”,然后使進入了沉思:“人活得真辛苦,一次次虛空的期待,帶來一次次落寞的惆悵?!边@里并不觸及具體事物。惟其“蘢統(tǒng)”,涵蓋面才廣泛。尤其重要的是,沉思者是“我”。其孤獨感與惆悵感和虛空,卻不僅屬于“我”,而且屬于“我們”。請注意。詩中寫到“外面的大地還在酣睡,而濕漉漉的霧正在彌漫”,同時又有“我的……淚水砌成一道渾濁的墻,世界籠罩在淚水的霧中”。外面的霧,客觀世界的霧,與淚水形成的霧的“合流”。恰是“我”與“我們”命運不可切割的象征。在散文詩中,出之于形象的、象征的“物”,即意象,往往比抽象的理性直白更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它是思想與美的“契合點”的較好的“載體”。
《戰(zhàn)爭》,這是一個更為宏大的命題,詩人在這里以最樸實的感情、最真摯的語言。簡潔而又形象地切入了人們渴望和平的意愿。鴿子的意象原本尋常,由于他的詩美音律的吟唱,卻是如此扣人心弦:“長著潔白羽毛的鴿子啊”;“天空的定義”被“導(dǎo)彈”和“爆炸”重新“定義”;“殘陽如血”原是一句成語,在這重經(jīng)過他的咪嘆,便賦予了更為深沉的內(nèi)涵:“我心愛的鴿子,人類仍需要我心愛的鴿子嗎?”這章散文詩,看似平常,其實寫得十分深情,我以為是非常優(yōu)秀的篇章。
將散文詩定義為精短詩篇有失武斷,不可以如此地對。但精煉性,單純中的豐滿,一以當十,從一滴水中見大海,這樣一些觀察世界,擷取精英的取材、結(jié)構(gòu)、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技巧等,的確又是散文詩非常重要的文體特色之一。我欣賞慶榮集干里的一些優(yōu)秀短章。譬如《閃電》,似乎是寫愛情中的體驗,其實不限于此,只不過是目光中“稍縱即逝”的一閃“耀眼的光芒”,引起了“期待”,卻“沒有聲音傳來”。詩人捕捉到了選“一閃”的“得”與“失”,卻引發(fā)了人生的許多思考。“后來有許多閃電,我都認為它們是騙局”,豈止愛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若干重大歷史經(jīng)歷的回顧中,這樣的經(jīng)驗還少嗎?散文詩以少勝多的優(yōu)越性。從這章作品中可見一斑。
《雪》也是一章精短佳作?!澳氵@舞蹈的天空喲”,開篇出手不凡。散文詩以雪為選材者屢見不鮮,貴在創(chuàng)新,貴在獨特,慶榮的《雪》,真的是一篇“清純的寓言”,一次抵這是一片濕潤的消逝;“白色的旋律如扇形的流沙”,這些清麗的語言將雪的美從形體進入了靈魂,便給予詩人自我的體驗向“物我一體”融入:“這個時候,平靜的是我的心”,“靈魂的體驗是艱苦的磨煉”,雪的清純、純潔與冷凝對于人的心靈的凈化盡在不言中?!拔揖d綿不絕的呼吸是溫暖的噴泉”,這仿佛是一種歸化,也是一種升華。任何解說都是笨拙的,也是多余的,惟有沉浸于詩人所營造的“富有暗示的風景”中,才能獲得其中的奧秘。這便是我一直在追求和倡導(dǎo)的散文詩思想與審美相結(jié)合、融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