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凈
閱讀2
河南省商城縣的數(shù)百畝良田被強征建了官員別墅群。該縣系國家級貧困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曾憲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征地是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卻諱言建官員別墅之事。按他所說,正是這些土地的出讓金,讓政府有錢帶動整個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才有了該縣西城區(qū)的今天。該副部長也許認為,只要與“發(fā)展經(jīng)濟”掛上鉤,征地也就理直氣壯。然而,即使如此征地真能“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因為“征地”而失地的農(nóng)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發(fā)展也應得到妥善解決。商城縣的有關官員以低價征地,又以10倍的價格轉賣給開發(fā)商,被強制征地的農(nóng)民的就業(yè)與生活問題卻遲遲不予落實,使他們幾乎“走到了乞丐的邊緣”。這種做法,顯然與“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相去甚遠。
古人有言:“邑有流亡愧俸錢”。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yè),即使在封建社會,也是清官良吏們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如今,在某些官員那里,民生問題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有的甚至以毀棄民生作為撈取“政績”的代價,破壞百姓居住環(huán)境、挪用文化教育資金、擠占公共設施建設經(jīng)費,超前開發(fā)各種資源,以此制造自己的“工作亮點”,大搞“政績工程”。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建起大廣場、草地、花圃、雕塑、噴水池蔚為奇觀,鄉(xiāng)村學校相當難得的操場卻被出租當了工棚;有的地方城里的一兩條主街道說不盡有多繁華,鄉(xiāng)村與城鎮(zhèn)居民區(qū)卻盡是陋屋窄巷;有的地方連科級干部都配有專用小車了,供學生上學擺渡用的一艘?guī)浊г男∧敬瑓s不能及時更新;有的地方闊氣得可以花數(shù)百萬元請歌星大腕來撐門面,卻寒磣得連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費用都不能及時發(fā)放。有的地方蓋起豪華酒家日夜美酒佳肴笙歌妙曲,穿城而過的河流卻是污濁不堪,滿城百姓喝著臟水吸著濁氣。民生問題被漠視到如此地步,為政一方的某些官員還自我感覺良好,其個中原因很值得探究。
改善民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整體推動,循序漸進,不像圈一塊地皮,搞幾個項目那樣易見成效,不像抓GDP那樣“政績昭彰”,這是某些官員漠視民生的一個原因。考察政績,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無疑是重要的內容,在目前的財稅體制下,只有GDP的增長,才能使地方得到更多的財稅收入,于是就大抓狠抓GDP。那么,是不是財稅收入增長了,對民生的投資也隨之增長?未必。把有限的財源投入到民生項目中,短期內對GDP增長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甚至可能會影響GDP的增長而影響政績。目前的政績考核制度,或多或少也存在著以GDP論英雄的狀況。民生問題畢竟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情況復雜,考核指標相對難以明晰,不像GDP的增長那樣來得“過硬”。改善民生,切出一塊資金讓群眾得到實惠,這在那些患有“政績浮躁癥”的官員來說,乃是一種“散財”行為,不如把資金投到若干形象工程之上更為引人注目。至于那些竭澤而漁式的資源開采、禍及后人的環(huán)境污染,可能更會在短期內使政績“再創(chuàng)輝煌”。
要說哪個官員不重視民生,似乎也不全是那么回事。然而,因為民生問題不像GDP那樣有相當確定的硬指標,于是某些腦子活絡的官員就來一個“軟事軟辦”。除了逢年過節(jié)之時,到企業(yè)、學校、鄉(xiāng)村或居民區(qū)去慰問,在電視熒屏上露面,以示關懷,還會以作秀或忽悠來代替艱苦的工作。村居建設的新貌,居然只是在公路邊砌起一道能夠擋住簡陋民居的豪華圍墻;一個地方脫貧致富的成績,還可以用一兩個精心打造的“示范村”去做代表。結果往往是,民生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民眾卻是因此受到折騰,心中更為不滿。
民生問題遭到一些官員的漠視,從根本上講,是民眾對官員的升降去留難以施加實質性的影響。盡管一直在強調考察干部政績時要重視民意,但某些地方所謂的“民意”,往往只是在相關部門公務員中搜集的評價意見。一方面,他們與群眾的冷暖痛癢未必有密切的關聯(lián),倒是難以超脫所在單位給予的諸多實際利益;另一方面,他們本身的眼前利益與發(fā)展前景又與他們的上司直接相關。由他們來評價當?shù)毓賳T的政績,只能反映官意,難以體現(xiàn)民意。直到驚現(xiàn)甕安縣那樣的突發(fā)事件,才知民生遭到漠視,民憤難以平息。
民生與政績,應當是完全一致的。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疾禳h的干部的政績,理當重在民生,重在為人民謀利益的基本態(tài)度、具體舉措與實際成效。用胡錦濤的話說,是要“進一步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絕不能像有些人那樣“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系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在這個精神之下,這些年來,一些因忽視民生問題導致嚴重后果的事件得到查處,相應的行政問責制度也正在逐步到位,中共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因對三鹿牌奶粉事件負有領導責任,對事件未及時上報、處置不力負有直接責任被免職,就是一個實例。這對那些忽視民生問題的官員也是一個警示。
當然,要把民生問題抓好,不能僅停留于事后問責,還需要建立一整套相應的政績評價機制,促使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為民謀利,把科學發(fā)展的理念貫穿于施政的舉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