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學勤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56)
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麻雀體內汞和砷的殘留量
宮學勤
(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56)
目的 探討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麻雀體內汞和砷殘留量的可行性。方法 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麻雀體內汞和砷兩種元素的殘留量。結果 麻雀體內汞和砷兩種元素均在羽毛內的殘留量最高。結論 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麻雀體內汞和砷的殘留量具有可行性。
汞;砷;原子熒光光譜法;麻雀
1.1 取樣:2008年夏季采用網捕法和巢捕法,在哈爾濱市市區(qū)內捕捉麻雀10只。將樣品編號,處死后,進行解剖,取出心臟、胸肌、肝臟、初級飛羽四種器官。然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用烘箱95℃烘至恒重,用研缽研至粉末狀后用萬分之一電子天平稱重。
1.2 預處理:采用微波消解法[1],將樣品和3ml混酸(V (HNO3):V(H2O2)=5:2)加入高壓消解罐中,用MARS5微波消解器(美國CEM公司)對樣品進行微波消解。
1.3 元素測定方法:采用原子熒光光譜法,將消解后的樣品定容至5ml后移入進樣管,用AFS-3100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北京科創(chuàng)海光儀器有限公司)測定汞和砷的殘留量。
1.4 數(shù)據(jù)處理:元素殘留量計算采用下述公式:元素殘留量(μg/g)=(A1-A2)×V/m。式中,A1—測定樣品消化液中殘留元素殘留量(μg/ml)。A2—空白液中殘留元素殘留量(μg/ml)。V—進樣消化液體積(ml)。m—進樣樣品干重(g)。
2.1 各器官中汞的殘留量:本實驗中汞的回收率為94.5~100.22%。汞在麻雀體內殘留量由高至低的組織依次均為初級飛羽、肝臟、心臟和胸肌,見表1。
2.2 各器官中砷的殘留量:本實驗中砷的回收率為96.4~108.4%。麻雀體內,砷殘留量由高至低的組織依次均為初級飛羽、肝臟、胸肌和心臟,見表2。
表1 麻雀各器官中汞的殘留量(單位:μg/g,干重)
表2 麻雀各器官中砷的殘留量(單位:g/g,干重)
本實驗結果與鄒發(fā)生等對廣州市白云山四種雀形目鳥類的研究[2],和潘超等對北京城區(qū)麻雀的研究[3]中汞和砷在初級飛羽中殘留量較高這一結果相一致。這說明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麻雀體內汞和砷的殘留量具有可行性,可推廣用于其它鳥類體內重金屬殘留的測定。
[1] 毛跟年.環(huán)境中有毒有害物質與分析檢測.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54.
[2] 鄒發(fā)生.廣州市白云山雀形目鳥體內汞、砷與硒殘留分析.生態(tài)環(huán)境,2004,13(3):320-322,372.
[3] 潘超.北京城區(qū)麻雀體內污染物的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6):820-823.
R472.9
B學科分類代碼320.7110
1001-8131(2010)02-0047-01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