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印青
在曹仁超先生面前,你會覺得擁有財富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他的一生宛如一部TVB的電視?。阂粋€內(nèi)地來香港的小孩子,努力打拼、刻苦上進,加上天賜機遇,得以實現(xiàn)億萬身家。在他的故事里,有和金庸、林行止的恩恩怨怨,也有人至耳順之年、最終投身慈善事業(yè)的回歸之舉。
他以5000港幣起家,到現(xiàn)在擁有接近兩億的身家,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做實業(yè),只靠投資。在香港,曹仁超先生未必是最成功的投資家,但他的身上卻鐫刻著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記憶。
老曹被香港媒體冠以“平民窟走出的股神”,但這個股神卻有著一個顯赫的家族。
1947年,曹仁超出生在上海。他的祖父是英美煙草公司在中國的總代理,堪稱大買辦家族,因為厭惡國民黨的統(tǒng)治,最后選擇了留守上海。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曹仁超未曾感受到家族的富貴,卻趕上了時代洪流的巨變。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國內(nèi)政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祖父安排曹仁超父親一家前往香港,這有著“避風頭,看形勢”的味道。卻不料風云突變,內(nèi)地開始公私合營,家族資產(chǎn)一夜蒸發(fā)。
在香港,曹仁超一家也“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父親病故,老派的祖父擔心兒媳婦帶著家族的股票嫁人,于是收回了曹父在香港的股票。
母親帶著3個兒女和一萬元存款開始掙生活。她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至少接受完中學教育,三兄妹只好開始頓頓一碗鴨血、半斤豆芽、兩塊豆腐的生活。
孤兒寡母的日子并不好過,鄰居丟了包公仔面,都會先來曹家算賬。身為長子的曹仁超受不了這種遭人輕視的生活,中學畢業(yè)后即闖蕩社會,把讀書的機會留給弟妹。
1949年之后,很多上海企業(yè)家南遷香港,紡織業(yè)成為上海人集中的行業(yè)。曹仁超自然進了紗廠工作,隨后又轉(zhuǎn)到假發(fā)廠。
這兩段打工日子都沒堅持多久。曹仁超發(fā)現(xiàn),這樣在工廠里上班,看不到發(fā)達的希望——在40多度的氣溫里光著膀子、只穿大短褲苦干一天,只能掙到一份血汗錢。
更重要的是,他結(jié)識了一位女朋友(現(xiàn)在的太太),他感覺這個溫柔的女孩很像自己的母親。曹仁超開始了自己的瘋狂追求,女友終于被他打動,條件是不能在工廠做工,而是要打一份穿西裝的工。
在朋友的介紹下,老曹帶著對女友許下的富貴承諾,開始進入證券業(yè),先干學徒,從擦桌子、打開水做起。同時他還在外面幫人打字、教英文。
主要分布在漫灘和一級階地,地下水類型為孔隙潛水—弱承壓水,由西北向東北承壓性越強。含水層厚度11.0~58.0 m,單井涌水量 1 195~3 000 m3/d,設(shè)計降深2.80~10.46 m時推算單井涌水量1 317.6~2 400.0 m3/d。滲透系數(shù) 22.0~59.65 m/d。
他確實做到了,但薪水只能支持半個月。年輕人對金錢沒概念,老曹必須得找點賺外快的事情再干干。
機會出現(xiàn)了,證券公司的資料室里有很多年報,都是英文的。英語很好的曹仁超看完之后和客戶侃侃而談,得到贊許后他覺得“這或許是條路哦”。
于是,他開始給報社投稿,最終得到《明報晚報》編輯林山木的青睞,用了幾篇之后相約面聊,頗為投緣。
老曹的真名“曹志明”,曹仁超這個筆名也來自林山木——林山木驚訝于曹仁超照相機般的記憶力,對財報當中的數(shù)據(jù)能過目不忘,于是給他起了筆名“曹仁超”(即“超人曹”的反讀)。
曹仁超有過兩次慘痛的投資失敗的教訓,而他也從來不忌憚分享給外界:
第一次,他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市場上有大量的消息,他跟風之快可以達到一天成就27單。買的是什么股?不知道。只是市場消息這么說,而且也賺到錢了。
遭遇平生第一次最大打擊,老曹倒是沉得住氣,還依然請公司職員去淺水灣大吃。他的理念是:明朝再來過,30歲之前大可以進取一點,反正身家也不大。
一年多之后,曹仁超卷土重來,身家又有了50多萬港幣,那時候香港普通人的薪金才300港幣。
有了這么多身家,到底怎么來的,還是不清楚,但這段時間他讀了很多關(guān)于技術(shù)分析方面的書。
到了1973年,他在港股1200多點時開始擔心是不是出現(xiàn)泡沫了,但老板覺得沒問題,對他的猶豫感到不滿,換人另做,將全部身家3000多萬投入股市。
1973~1974年間,中東石油危機爆發(fā),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經(jīng)濟衰退,股市大受打擊。恒生指數(shù)由最高時1775點暴瀉至1974年12月的150點,跌幅高達91.55%。
老板破產(chǎn)了,曹仁超卻在菲律賓開始了自己的蜜月,他覺得自己的頭腦實在太靈了,卻沒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迎來最為慘痛的經(jīng)歷:
他買入和記洋行,當時和記從38元一路跌到7元,他覺得時候到了,從7元一直買到1元。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訴他“和記明天就要破產(chǎn)了”,他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錯誤。
那一夜,他沒臉回家,在海邊反復徘徊,想到自己除了炒股票什么都不會,眼睛近視,連的士司機都干不成,公司又剛剛倒閉,直到想起家中的妻女,才拉回了跳海的心。
幾經(jīng)股市磨難后,曹仁超總結(jié)出了自己的心法——“把準趨勢,追漲殺跌。”這種迥異于常人的思路,讓他獲得了豐富的回報。
現(xiàn)在的曹仁超已經(jīng)進入半退休狀態(tài)。
他把財產(chǎn)做了處理,除了留給妻女的那一部分外,剩下的資產(chǎn)都要投到慈善事業(yè)中。
曹仁超認為,人生最大的投資,其實是投資于子女身上:當一個明白事理的父親,做他們的導師兼好朋友,擁有幸福的家,做個“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