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東
(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人民醫(yī)院,037000)
筆者自1997年以來應用桂枝舒筋湯配合推拿治療肩周炎63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63例均為門診病人,男 35例,女 28例;年齡43~78歲;病程1個月~3年。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的臨床癥狀。
桂枝舒筋湯藥物組成:桂枝15g,赤芍15g,炙甘草10g,當歸15g,川芎10g,片姜黃 15g,海桐皮 15g,姜半夏10g,羌活10g,黃芪 15g,鹿銜草 15g,桑寄生 15g。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飯后服。加減:脾氣虛者加四君子;血虛者加生地黃、當歸;腎虛者加桑寄生、杜仲、續(xù)斷;寒甚者加制附子、肉桂;瘀熱者加桑白皮、忍冬藤;風甚者加防風、獨活;濕痰盛者加蒼術、茯苓、澤瀉或指迷茯苓丸;瘀重者加桃仁、紅花;久而不愈,必有濕痰,敗血瘀滯經(jīng)絡,加膽南星、川烏頭、桂心、地龍、桃仁、紅花;痛甚者加磁石、川草烏頭等重鎮(zhèn)走竄之品。
急性期及年老體弱者手法要輕柔,活動牽拉手法要穩(wěn)、輕、巧;慢性期手法要剛柔相濟,因人而異。
桂枝舒筋湯配合推拿,10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3~5天,3~4個療程無效則停用或改用其他療法。
療效標準[1]:痊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功能改善;無效:治療后癥狀略減輕,或無改善者。
治療結果:63例中痊愈37例,好轉2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8%。
例1.患者,女,56歲。右肩疼痛2月余,夜間加重,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右手不能梳頭,不能作叉腰動作,穿衣困難,服芬必得才稍止痛,曾在個體門診針灸半月余,效果不佳。肩關節(jié)X線片無明顯異常。經(jīng)人介紹前來求治,治療5天后痛止大半,患者信心大增,經(jīng)5個療程治療痊愈,隨訪1年未復發(fā)。
例2.患者,男,64歲。左肩疼痛1年余,夜間及受涼后加重,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左手探不到頭和健側肩部,也不能后探。但因不能堅持治療,遷延至今,經(jīng)家人督促,自己也覺痛苦,前來求治。予桂枝舒筋湯加桑寄生、杜仲、川續(xù)斷、地龍、桃紅等,配合推拿1個療程,癥狀減輕。5個療程癥狀消失,肩關節(jié)功能顯著改善。為鞏固療效共用6個療程,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肩周炎中醫(yī)稱“五十肩”、“漏肩風”、“凍結肩”、“肩凝風”、“肩凝癥”等。其原因主要為年老體衰,氣血虛損,筋失濡養(yǎng),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風寒濕邪侵襲肩部,經(jīng)絡拘急,及勞損外傷引起瘀血阻滯經(jīng)絡所致。
桂枝舒筋湯實為桂枝湯合舒筋湯加味而成,桂枝湯祛風散寒,調和營衛(wèi);舒筋湯理氣活血、祛風除濕、疏通經(jīng)絡;鹿銜草、桑寄生強肝腎、補督脈。全方與病機環(huán)環(huán)相扣,故應用于臨床,效果顯著。
推拿可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物的吸收,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的修復,并能松解粘連、滑利關節(jié),促使關節(jié)功能恢復。
桂枝舒筋湯配合推拿內外同治,標本兼顧,針對性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