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帆遠
全世界的人的總血量大概是多少?
對于這個問題,你也許會說,只要告訴我一個人的血量,乘以全世界的總?cè)藬?shù)就得到答案了。但是假如你不知道自己體內(nèi)到底有多少血液呢?這時,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獻血時的場景,普通人往往一次獻血200毫升到400毫升,這個血液“損失量”對健康人體肯定是安全的。因此,讓我們粗略地認為一次獻血量大約相當于總血量的10%,于是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的血量就是2000毫升到4000毫升,全世界近70億人口,兩者相乘就得到了總血量:1.4萬億毫升到2.8萬億毫升!
這個數(shù)字還是難以理解,我們可以打個比方,這些血量倒進一個大公園那么大的池塘的話,血液的深度可以達到10米到20米。這回你應該有感覺了吧。
如果這問題讓你感到惡心,讓我們來看一個舒服點的。每年全世界汽車的行駛里程總長度是多少?讀一下你自己的汽車的里程數(shù),問題就解決了。假設(shè)你的車5年跑了10萬千米,每年就是2萬千米。全世界有車族占總?cè)丝诘谋壤嵌嗌倌??粗略地估計全世?0%的人屬于有車族,那就是7億人,則每年全世界的汽車一共行駛了14萬億千米!對這個數(shù)字沒有感覺?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與太陽的距離約40萬億千米,假如我們的飛船一年飛行的距離等于全球所有汽車里程的總和的話,只要3年的時間,我們就將抵達另外的星系。
這兩個事例告訴我們,靠估這一突破常規(guī)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問題,比如通過獻血來思考總血量,利用自己汽車的里程表數(shù)據(jù)來思考總里程。同時,靠估還要合理地進行猜測,比如對獻血量和有車族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都粗略地估計為10%。
靠估并不嚴格,卻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一個接近真實值的數(shù)據(jù),從而給人們在思考實際問題時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韓清摘自《大科技·科學之謎》2009年11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