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071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一療養(yǎng)院第一療養(yǎng)區(qū) 李霞
隨著B超儀器和超聲技術的發(fā)展,運用超聲技術診斷慢性膽囊炎臨床依賴性越來越強,以超聲圖像表現(xiàn),如膽囊壁毛糙、增厚來確診易造成誤診。本文試對17例慢性膽囊疾病患者進行膽囊壁聲像圖表現(xiàn)和手術病理對比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齡22~45歲;有膽囊疾病史半年至1年以上,均有不同程度臨床表現(xiàn):①常出現(xiàn)持續(xù)性右上腹鈍痛或不適感。②惡心、噯氣、腹脹、胃部灼熱、口苦等消化不良癥狀。③疼痛常向右肩胛放射。④高脂或油膩飲食后癥狀加重。⑤右側肋下可觸痛。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E Logiq 9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探查方法:患者采取仰臥、膝胸臥位行右季肋部探查。
本組10例有壁間結石,聲像圖上見增厚膽囊壁,間有微弱強回聲光點,后伴單線樣慧尾淺聲影,前壁彗尾聲影深入膽囊腔顯示最清楚;組織解剖學證實壁間結石為膽固醇結晶。5例膽囊壁羅-阿竇形成,聲像圖表現(xiàn)膽囊壁微弱可見凹凸不平似蟲蝕樣改變,病理鏡下可見小囊壁結構。2例二者均有,圖像模糊不易區(qū)別。
判斷膽囊壁增厚必須注意儀器因素所致的偽像以及非膽囊病變,如右心衰竭、腎臟疾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糖尿病以及肝占位性病變做肝動脈栓塞化治療的患者等亦可出現(xiàn)膽囊壁增厚或呈“雙邊影”,這種情況為膽囊壁水腫所致。另外胃腸術后膽囊壁可出現(xiàn)毛糙增厚等超聲表現(xiàn),這些并非膽囊本身炎癥所致。以上病例分析提示臨床癥狀明顯的慢性膽囊炎病人,容易出現(xiàn)膽囊壁壁間結石和羅-阿竇。由于膽汁中膽固醇和膽色素結石微粒黏積在炎癥侵襲的內膜上,隨著炎癥長期存在,黏膜增厚覆蓋結石形成壁間結石。膽囊壁增厚,壁間可見單個或多個數(shù)毫米大小的強回聲光點,后方出現(xiàn)漸次減弱單線樣回聲,不隨體位改變,這是壁間結石的一個特征;而囊內結石后方聲影粗大、多移動。組織學膽囊壁由內向外分黏膜層、肌層、外膜,由于炎癥長期存在導致肌層薄弱,由黏膜深入薄弱的肌層而形成蜂窩狀竇腔樣小無回聲區(qū),成為“壁間憩室”即羅-阿竇。羅-阿竇也是慢性膽囊炎形成的特征性改變。所以我們觀察慢性膽囊炎膽囊壁這種聲像圖改變將有助于區(qū)分、診斷慢性膽囊炎與非慢性膽囊炎,同時,還有待于臨床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