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通訊員 殷立華
我們社區(qū)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他們或是因為天氣寒冷,或是因為腿腳不便,去不了社區(qū)糖尿病大課堂,因此,雖患糖尿病多年,但對糖尿病的知識卻知之甚少。
他們對我“刮目相看”,除了覺得我有文化使他們羨慕不已外,都知道我近幾年很“忙”,幾乎跑遍了京城各大醫(yī)院聽糖尿病講座,鮮有和他們坐下來聊天的時候,但從他們看我的眼神和表情當(dāng)中,我似乎讀出了他們有和我交流的渴望。
一次機(jī)緣巧合,我碰上五六位老人,看上去落寞、孤獨,湊到一起有話沒話地打發(fā)時光,聊以自慰,這都是隨處可見的街景,我不免心生憐憫。也許我的突然出現(xiàn),使他們眼前一“亮”,大家都會心地沖我微笑著,多年的老鄰居了,都比我年長,只可惜這幾年疏于問候。
我口直心快,張嘴就問:“老幾位,都好??!血糖控制得怎樣?”“昨天量17.8mm o l/L?!薄案吡?!”老人話音未落我就給了一句。接著我補(bǔ)充說“上醫(yī)院看看吧!”來緩解尷尬?!叭チ?,給我加藥了?!彼卮?。我又問:“吃了藥好些了吧?”“心慌氣短,出一身汗,差點動不了窩了。”“低了!”又吼了一嗓子,我發(fā)覺情緒失控。不知是我聲音異常還是用詞吝嗇,他愣愣地注視著我,旁邊的幾位也都一臉茫然。我情緒激動使他們一時摸不著頭腦,也是為他著急呀!
我接著幫他分析原因,原來他查餐后血糖光吃飯沒吃降糖藥,問他為什么不吃藥?他說:“查血糖吃藥干什么?”怪哉!我說:“查血糖光吃飯不吃降糖藥還查它干什么?肯定高?。〕运幘褪菫榱丝刂蒲遣桓叩??!?/p>
看我“得理不讓人”的樣子,他囁嚅著說:“一直就是這么查?!蔽乙蛔忠话宓卣f:“所以一直高!”我明白了他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耐下心來對他說:“你血糖高,醫(yī)生不知道你沒吃藥,所以給你加藥,加了藥又引起了低血糖,惡性循環(huán)下去可不得了?!”他們頻頻點頭,似乎都大徹大悟了。 我雖然費了一番口舌,急出一身汗,但總算給他們“破解”了一道“難題”。
類似這些對絕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都游刃有余的問題,在他們之中竟然還是空白,哀嘆糖尿病大課堂宣傳普及糖尿病知識都好幾年了,至今怎么還有“不毛之地”?接著我“講”了許多防治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我發(fā)自內(nèi)心,愿意合盤端出,趁熱滋補(bǔ)滋補(bǔ)他們,因為他們太“饑渴”了,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糖尿病大課堂的一束光亮。
我聽課獲取知識固然是為自己的健康,也是在為別人,為更多需要這方面知識的人,傳遞知識與其說是一種自愿,不如說是一種責(zé)任,一種社會責(zé)任。就在此刻我的境界仿佛得到了升華,我想:我就不能為這個弱勢群體悄無聲息地做點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