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瓊
音樂療法指的是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jīng)歷音樂體驗,從而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音樂療法是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的一個系統(tǒng)的干預過程[1]。相關研究表明,音樂療法是科學且系統(tǒng)地運用音樂的特性,通過音樂的特質(zhì)對人的影響,協(xié)助個人在疾病或殘障的治療過程中達到生理、心理、情緒的整合,并通過和諧的節(jié)奏刺激神經(jīng)、肌肉,使人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是患者在疾病或醫(yī)療過程中身心改變的一種治療方式[2]。而孕婦在妊娠期間的心理問題是臨床婦產(chǎn)科及社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過程中一直受到關注的問題。本研究探討音樂療法對于孕婦妊娠期間心理健康的影響,為今后正確的應用音樂療法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 2007年 11月 ~2008年 12月我院婦產(chǎn)科門診就診的孕產(chǎn)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對音樂有興趣、自愿接受音樂療法干預。(2)能按時接受干預者。(3)無妊高癥等嚴重妊娠合并病者。排除標準:(1)正要接受其他相關研究者。(2)認知障礙者、聽力障礙者。(3)不愿參加音樂療法干預者。結果共有 135名孕婦納入本研究,其中初產(chǎn)婦 89名,經(jīng)產(chǎn)婦 46名。年齡 22~35歲,平均(27.5±3.2)歲。 83.7%(113名)為第一次懷孕,16.3%(22名)為第二次或第三次懷孕。平均孕周為(13.4±5.8)周。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對照設計,比較孕婦在接受音樂療法干預前后的心理健康變化情況。在孕婦來醫(yī)院婦產(chǎn)科門診就診時介紹音樂療法干預的方法及時間,在征得孕婦的知情同意后,對符合納入標準者進行音樂療法干預。本研究所采用的音樂療法是在參考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基礎上確認的參與式音樂療法[2,3]。參與式音樂療法又稱主動法,即引導患者直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通過歌唱、演奏等活動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以及使行為得到改善??紤]到懷孕對活動的影響,對于孕周在 16周以下者亦在干預中加入舞蹈、瑜伽形式。參與式音樂療法是以孕婦參與音樂活動為主要手段,適合本研究需要。同時考慮到孕婦的心理問題存在差異,每次干預時除了群體干預外,在音樂的類型方面盡量做到個體化。本研究干預時間為6周,每周 1次,每次 2h,在需要播放音樂時,播放音量控制在35~50 dB。在干預完成前后利用SCL-90分別對孕婦心理健康進行評估,以明確干預效果。
本研究所選用的心理健康評估工具為癥狀自評量表SCL-90[4],該量表由 90個項目組成,分為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性、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共計 9個因子,分別用來測查心理健康的 9個方面,每個條目評分采用 5級評分制,表示無、輕、中、重、極重 5個程度,分別記 1~5分。兩次評估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由研究小組成員向產(chǎn)婦詳細說明本次調(diào)查的目的和意義,以消除其顧慮。孕婦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獨立完成。
采用 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對干預前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與國內(nèi)常模及干預后比較情況進行 t檢驗,α=0.05。
為了解孕婦心理健康現(xiàn)況,將干預前孕婦 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與國內(nèi)常模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孕婦 SCL-90各因子除偏執(zhí)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見表 1。
表1 干預前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與國內(nèi)常模的比較 (±s,分)
表1 干預前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與國內(nèi)常模的比較 (±s,分)
因子 干預前(n=135)全國常模(n=1388) t值 P值軀體化 1.94±0.40 1.37±0.48 13.35 0.000強迫 1.77±0.54 1.62±0.58 2.89 0.004人際敏感 1.65±0.57 1.65±0.61 2.42 0.016抑郁 1.69±0.59 1.50±0.59 3.57 0.000焦慮 1.79±0.42 1.39±0.43 10.34 0.000敵對 1.66±0.65 1.46±0.55 3.97 0.000恐怖性 1.67±0.69 1.23±0.57 8.39 0.000偏執(zhí) 1.44±0.59 1.43±0.57 0.19 0.846精神病性 1.32±0.30 1.29±0.42 0.81 0.418總分 156.19±47.12 129.96±38.76 8.19 0.000
為明確干預效果,對孕婦干預前后 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干預后軀體化因子、人際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慮因子、敵對因子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強迫因子、恐怖性因子及偏執(zhí)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在干預后得分雖亦低于干預前,但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2)。
表2 135名孕婦干預前后 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比較 (±s,分)
表2 135名孕婦干預前后 SCL-90各因子得分及總分比較 (±s,分)
因子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軀體化 1.94±0.40 1.43±0.43 10.09 0.000強迫 1.77±0.54 1.62±0.47 1.30 0.195人際敏感 1.65±0.57 1.37±0.51 7.21 0.000抑郁 1.69±0.59 1.29±0.46 6.21 0.000焦慮 1.79±0.42 1.34±0.49 8.10 0.000敵對 1.66±0.65 1.34±0.26 5.31 0.000恐怖性 1.67±0.69 1.52±0.57 1.95 0.053偏執(zhí) 1.44±0.59 1.39±0.60 0.69 0.491精神病性 1.32±0.30 1.30±0.19 0.65 0.513總分 156.19±47.12 138.81±48.36 2.99 0.003
對各因子得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孕婦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軀體性、強迫、焦慮、恐懼、抑郁,其心理問題檢出率為 42.17%。而與全國常模相比,孕婦 SCL-90各因子除偏執(zhí)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提示孕婦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得以重視。
總體來講,音樂療法可以分為接受式音樂療法、參與式音樂療法以及即興法[4]。其中,參與式音樂療法又稱主動法,即通過引導患者直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通過歌唱、舞蹈、演奏等活動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使行為得到改善。孕婦妊娠期間有能力完成自理,因此參與式音樂療法可以借助參與音樂活動這一主要手段,調(diào)動孕婦積極性。整體說來,參與式音樂療法是以患者參與音樂活動為主要手段,適合孕婦妊娠期間心理干預需求。
音樂療法能有效改善情緒。一般的以言語為手段的心理治療對于改變?nèi)说恼J知有較好的效果,但對于改變情緒卻顯得力不從心。治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患者在認識上非常清楚癥結所在,同時行為上也嘗試改變,卻仍然處于消極的情緒之中不能擺脫。其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認知和情緒是兩個不同的心理過程,雖然認知和情緒會相互作用,但情緒獨立于認知,認知和行為上的改變并不必然造成情緒上的改變。與言語不同的是音樂對人的心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作用于情緒狀態(tài)[5]。在運用音樂療法時,尤其是主動性音樂療法,患者可以通過音樂的情緒更好地宣泄和釋放自己的情緒,以改變消極的情緒,強化積極的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軀體化因子、人際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慮因子、敵對因子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雖然強迫因子、恐怖性因子及偏執(zhí)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在干預后得分與干預前相比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也均低于干預前,提示音樂療法對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和敵對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1] 王建英,吳可萍,石少權,等.音樂干預療法對產(chǎn)婦分娩期焦慮心理的影響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0):210-211.
[2] 李 詠,侯小妮.音樂療法在婦產(chǎn)科護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10):76-78.
[3] 劉振寰,趙 勇,羅冠君,等.通督益腎健脾按摩結合音樂療法治療腦性癱瘓臨床觀察[J].世界針灸雜志,2009,19(2):22-29.
[4] 馮正直,張大均.中國版 SCL-90的效度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3(4):481-483.
[5] 劉 蕾.音樂療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的研究[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9,11(3):169-170.
[6] 于希香.術前心理干預復合音樂療法對全麻下婦科手術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