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連
(揚中市新壩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揚中 212211)
內鏡下食管乳頭狀瘤的表現(xiàn)與臨床診治
王成連
(揚中市新壩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揚中 212211)
食管乳頭狀瘤;內鏡;診斷
食管乳頭狀瘤(esophageal papillomas,EP)是一種被覆鱗狀上皮的食管息肉樣良性腫瘤,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目前仍不清楚。我院采用內鏡診斷和治療食管乳頭狀瘤患者30例,且隨訪均未見復發(fā),療效滿意,現(xiàn)總結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內鏡門診共診治食管乳頭狀瘤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6-78歲,平均50.1歲。合并反流性食管炎2例,合并食管癌1例,合并慢性淺表性胃炎2例,合并慢性萎縮性胃炎1例。其發(fā)病與食管炎、食管癌、胃炎等疾病的有無不呈相關性。
1.2 臨床表現(xiàn) 無特異性,大多數(shù)患者食管無明顯不適,4例患者有上腹脹滿不適,2例胸骨后燒灼感,2例噯氣、反酸,3例患者出現(xiàn)吞咽困難、吞咽時疼痛、異物感等癥狀。
1.3 內鏡下表現(xiàn) 本組內鏡下食管乳頭狀瘤位于食管上段3例,中段22例,下段5例,均表現(xiàn)為淡粉色半透明隆起,表面光滑,質地柔軟,邊界清楚,基底部較寬,大小不一,直徑0.3-1.1cm。其中27例形狀呈球形或半球形,3例有分葉,28例單發(fā),2例多發(fā),內鏡下表現(xiàn)與性別、年齡上無明顯規(guī)律性。
1.4 內鏡下治療 17例直徑0.3-0.5cm的患者內鏡下活檢鉗除;2例多發(fā)患者用高溫熱鉗燒灼切除;10例直徑0.6-1.1cm的患者,在病變周圍注射1:10 000腎上腺素+美藍,用透明帽圈套器圈套病變根部后切除。內鏡治療術后無一例出現(xiàn)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
1.5 病理組織學 30例患者均予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并證實為鱗狀上皮乳頭狀瘤,但無明顯炎癥表現(xiàn)。
1.6 隨訪 術后6個月隨訪,除合并食管癌的1例患者失訪外,內鏡復查29例局部粘膜均修復良好,無一例復發(fā)和惡變,預后較好。
EP是一種臨床罕見的食管良性腫瘤,可發(fā)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但以中、下段多見,內鏡下食管乳頭狀瘤形態(tài)各異,但仍有其特點,鏡下診治并不困難。本病來源于食管上皮組織,呈外生性生長,無突破基底膜向深層浸潤生長的現(xiàn)象,一般范圍較局限,臨床上需與炎性增生、息肉等疾病相鑒別。自1959年 Adler 首次報道該病以來,國內外這方面的文獻報道仍較少,EP的發(fā)病率報道也不一,國內資料總結的發(fā)病率為0.05%-0.25%[1],而國外報道其發(fā)病率則為0.01%-0.43%[2]。
近年,隨著內鏡的廣泛開展,報道該病的發(fā)病率也逐年提高,但其病因、發(fā)病機機理仍不十分明確。多數(shù)學者認為EP的發(fā)生與遺傳、HPV感染、致瘤因素作用相關,或與吸煙、飲酒及慢性粘膜刺激有關,但目前仍存在很大爭議,尚待進一步證實。本組內鏡發(fā)現(xiàn)30例中只有1例合并食管癌,2例合并食管炎,3例胃炎,尚不能肯定EP與食管炎、胃炎有關,與腫瘤及致瘤因素亦無明確關聯(lián)。
多年來,一直認為其生物學性為良性,僅有少數(shù)可能復發(fā)及發(fā)生惡變。食管乳頭狀瘤是否為一種癌前病變,大多數(shù)學者持否認態(tài)度[2]。研究表明,該病與性別、年齡無明顯相關性[3],EP患者大多數(shù)預后良好。除合并食管癌的1例患者失訪外,本組對29例患者內鏡鉗除術后6個月進行了隨訪,內鏡復查發(fā)現(xiàn),29例食管局部粘膜均修復良好,無復發(fā)及惡變,這些與Mosca和Talamini等報道相一致[2,4]。
總之,根據(jù)食管乳頭狀瘤內鏡下的表現(xiàn),臨床診治容易,操作簡單,微創(chuàng),并發(fā)癥少,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1]宗曄,于中麟,吳詠冬,等.食管乳頭狀瘤的內鏡表現(xiàn)及臨床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9):761-762.
[2]Mosca S,Manes G,Monaco R,et al.Squamous 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 long-term follow up[J].J Castroenterol Hepatol,2001,16(8): 857-861.
[3]陳嬌蓮,陳平湖,劉艷.內鏡下電凝切除食管乳頭狀瘤46例分析[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7,25(5):555-556.
[4]Talamini G,Capelli P,Zamboni G,et al.Alcohol,smoking and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papilloma and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in Italy[J].Int J Cancer.2000,86(6):874-878.
R735.1
B
1004-6879(2010)04-0438-01
201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