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獻,田廣增
(安陽師范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河南安陽 455000)
紅旗渠·林慮山地質公園景觀特征及旅游體系研究
張吉獻,田廣增
(安陽師范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河南安陽 455000)
紅旗渠·林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是華北地區(qū)地質演化的縮影,是一座天然的沉積構造陳列館和教科書。公園不僅有壯觀的地質工程——紅旗渠,還具有“雄、奇、險、秀、幽”的美學特征,可以開展生態(tài)、體育和文化游。
紅旗渠;林慮山;地質公園;景觀特征;旅游體系
紅旗渠·林慮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北部林州市境內的太行山東麓,總面積為317.38km2,其中核心區(qū)162.61km2。公園由紅旗渠、太行大峽谷、黃華山、洪谷山和天平山 5 個景區(qū)組成,是一座以峽谷地貌、地質工程景觀為主,水體景觀與生態(tài)人文交相輝映的綜合型地質公園。區(qū)域經歷了長期而復雜的地質演化,保存了新太古界、中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界等地質時期的地質遺跡,典型的多級臺階切割式地貌,是華北地區(qū)地質演化歷史的縮影。
林州市旅游資源豐富,等級較高,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經2003年7月的旅游資源普查,地質公園范圍內有旅游資源8大主類、28個亞類1087個旅游單體。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五級旅游資源(特品級旅游資源)19種,四級旅游資源91種,三級旅游資源937種,二級旅游資源53種[1]。
林州市政府重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把旅游業(yè)當做經濟的支柱產業(yè),通過多種措施使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見圖1)。2009年接待游客總數達24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6億元,旅游業(yè)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紅旗渠·林慮山地質景區(qū)已經成為晉冀魯豫接壤區(qū)域重要的旅游地,2009年林州市榮獲 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縣(市)。
近年來,紅旗渠·林慮山地質公園的紅旗渠景區(qū)分別榮獲國家4A級旅游區(qū)、中國旅游知名品牌、 全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qū) 、 全省十大熱點景區(qū) 、 最佳紅色旅游景區(qū) 等稱號。紅旗渠景區(qū)和太行大峽谷景區(qū)被評為 中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景區(qū) 。
圖1 林州市旅游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圖(根據林州市旅游局資料整理)
(1)華北地區(qū)地質演化的縮影
紅旗渠·林慮山地質公園處于華北板塊南部太行山隆起帶的南段,地層屬華北地層區(qū)山西分區(qū)的太行山小區(qū)。中生代燕山晚期巖漿活動較頻繁,地質構造活動強烈,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較弱。
表1 林州市基礎地質景觀一覽表
地質公園核心區(qū)出露的地層有太古宙贊皇群片麻巖、中元古界汝陽群石英砂巖、古生界(∈ O2)碳酸鹽巖以及新生界新近系(N)、第四紀(Q)不同成因類型的地層;主要斷裂構造有林州大斷裂和露水河谷斷裂。
石英狀砂巖和各種石灰?guī)r中保留有多種沉積構造。其中,中元古界汝陽群石英巖狀砂巖中保留有大量發(fā)育的板狀交錯層理、羽狀交錯層理、潮夕復合層理和低角度交錯層理。層面上有泥裂、潮汐波痕、波浪波痕等層面構造。這些層理、層面構造反映了該時期地處濱海潮坪的環(huán)境特征。寒武系為頁巖夾灰?guī)r(∈1)、鮞狀石灰?guī)r(∈2)、竹葉狀灰?guī)r(∈3)并含有三葉蟲化石,反映了寒武紀這里處于淺海、濱海海水時進時退,海水動能較強烈的環(huán)境特征。奧陶系為白云質灰?guī)r(O1)、豹皮狀石灰?guī)r(O2)等,并含有珠角石化石。這些反映了奧陶紀時期這里氣候干燥,存在咸?;驗a湖的環(huán)境特征。這些沉積構造既典型又清晰,數量多,類型全,整個公園就是一座地質構造的天然陳列館 (見表1)。
(2)斷裂構造與風景地貌
太行山地貌系統(tǒng)是以穩(wěn)定地臺型沉積建造為物質基礎,以燕山構造運動形成太行山斷裂,又經新構造運動抬升為地質背景,形成的峽谷地貌和廣泛分布的長崖斷壁、長脊長墻等為主要景觀的一種地貌形態(tài)。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勢壯,眾多峽谷兩側由長崖斷壁圍限的地貌特點。這種地貌形態(tài)是在地層和巖石基礎、斷裂和節(jié)理構造控制、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性抬升、氣候和水動力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太行山地貌在宏觀上具有峰谷交錯、谷深溝險、長崖長脊發(fā)育的特點;在剖面上,則崖臺疊置,緩坡與崖壁交替出現,即為一種階梯狀地貌。一個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統(tǒng),在地層上,應包含華北地臺基底和中元古界 寒武系 奧陶系蓋層。在地貌形態(tài)上,通常是在峽谷下部,常為深切的河谷,或嶂谷;在中部,峽谷較為寬闊,兩側地形緩坡之上為陡峭的山坡,高聳的崖壁,即斷崖、長崖;頂部,常見平緩的臺地或平臺以及長脊、長墻[2]。
紅旗渠·林慮山公園核心區(qū)地貌的美學特征明顯,具有 雄、奇、險、秀、幽 的美學特征。區(qū)域內還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舉世聞名的人造天河紅旗渠成為林州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象征,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歷史古跡主要有春秋戰(zhàn)國城峪古城、趙南長城、漢代冶鐵遺址等古代文化遺址、洪谷寺唐塔、陽臺寺雙石塔、惠明寺、黃華寺、慈源寺等。
(1)壯觀的地質工程景觀 紅旗渠
在公園核心區(qū),最能體現人力活動的是被譽為 世界第八大奇跡 ,被周恩來總理稱為 新中國兩大奇跡之一 的人工天河 紅旗渠。 紅旗渠開鑿于林慮山石英巖懸崖絕壁之上,其不僅是人類改造自然的一座豐碑,而且孕育了 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 的紅旗渠精神,這種精神被世人稱為 中華民族魂 。這些人文景觀與地質遺跡旅游資源組合在一起,使公園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2)北雄風光的風景地貌
公園位于我國地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變化處,太行山在公園核心區(qū),海拔1500m左右,最高峰四方腦海拔1657m。太行山東麓為斷層構造,以懸崖狀在林州西部呈北北東向延伸60余km,懸崖高500~600m,相對于林州盆地最大落差達1300m。斷崖近于直立,地勢險峻,氣勢雄偉。巨大的地勢反差,塑造出區(qū)內特色鮮明的高山、峽谷等地貌景觀,成為最能體現我國北方山岳雄偉壯麗特點的典型地區(qū)。太古宙古老變質基底、中元古代的石英砂巖、古生代碳酸鹽巖3 套迥異的巖性特征,造就出林慮山大峽谷地區(qū)雄、秀兼?zhèn)涞亩嗉壟_階地貌景觀[3]。
(3)險峻的赤壁丹崖
公園內延綿的太行山斷崖特征為:發(fā)育于以巖層平緩,質地堅硬,顏色緋紅的元古代石英砂巖為主要成景地層,由于沿崖邊節(jié)理、層理的風化和侵蝕作用,以楔形水平侵蝕和蝕空崩塌形式為主,形成頂平、身陡、棱角明顯、整體性強的綿延大壁、復合障谷為主體內容,并發(fā)育著方山、石墻、塔柱、排峰、洞穴、崖廊等的奇險造型地貌。1992年,郭康首次將這種地貌命名為 嶂石巖地貌[4]。
(4)秀美的十里畫廊
太行大峽谷是公園核心區(qū)之一,其起于林州市任村鎮(zhèn)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順縣井底村。景區(qū)南北長30km,東西寬200m,最窄處60m。群山環(huán)繞,山巒重迭,奇峰突兀,臺壁交錯,形態(tài)萬千;森林覆蓋,郁郁蔥蔥,青山流水,懸崖棧道;景色"雄、險、奇、秀"。站在高處眺望,處處是景,景色迷人。
(5)溝谷幽深的的追蹤節(jié)理
地質公園范圍內峽谷眾多,主要有太行大峽谷、漳河谷、桃園谷、黃華谷、桃花谷等。峽谷多呈漳谷狀,為河谷順兩組共軛節(jié)理發(fā)育,切穿元古界石英砂巖而形成。這種地貌在太行山廣有發(fā)育,有學者稱其為 云臺地貌 或 太行地貌[5]。峽谷兩岸巖石壁立,溝谷幽深,地勢險要,鬼斧神工,極具觀賞和科考價值。其中,由漳河由我國第二階梯流向第三階梯時橫切太行山所形成的漳河谷和絡絲潭,深谷幽潭,有著名地理學家陳傳康教授題寫的 小三峽 。
這里的許多峽谷如桃花谷、漳河谷等,是典型的追蹤張節(jié)理發(fā)育而成的。峽谷沿水平方向上呈 X 的共軛節(jié)理發(fā)育,經地勢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峽谷受節(jié)理的影響走向呈直角急轉,峽谷下切強烈形成深潭、跌水,在谷內谷向陡轉、兩壁直立、藍天一線,瀑布深潭、流水潺潺,沿谷山青水秀猶如畫廊表現出了 幽和 險。
(6)奇妙的自然現象 冰冰背
太行大峽谷景區(qū)的車佛溝中,在海拔1000m左右的山坡上,有一處叫冰冰背地方,這里呈現出冬夏反季的奇特地質現象,有 三伏酷暑洞結冰 、 三九冰雪桃花開 之稱。據當地居民介紹,這些冰要到每年的7月份才會消失,但到每年的冬季這里卻會霧氣繚繞,石縫中青草生機昂然,呈現出冬夏倒置奇特的地理現象[6]。
紅旗渠·林慮山公園核心區(qū)與豫北以殷墟為核心的人文旅游資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梢园盐幕?、紅色游、觀光游、科普游等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形成安陽旅游中心基地,進而帶動豫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建設成為一個集知識性、娛樂性、體驗性、科學性為一體的國際化旅游景區(qū)。
(1)科學考察及科普游
地質公園范圍內地質遺跡豐富,各種地質現象典型,排列有序,出露良好,分布集中。出露的地層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四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可以說是 四代同堂 。地質歷史時期,經受了巖漿作用、沉積作用和變質作用,形成了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30余種巖石,許多巖石中含有古生物化石,有的巖石中波痕、泥裂雨痕等層面構造清晰,是進行地學科學考察和科普旅游的好地方[6]。
(2) 紅旗渠精神 紅色游
紅旗渠景區(qū)是紅旗渠精神的發(fā)祥地,20世紀60年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戰(zhàn)天斗地,歷經10年,奮戰(zhàn)在太行山的懸崖絕壁上和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修建而成的被稱為 人工天河 。
紅旗渠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被評為 全國紅色旅游10大景區(qū) 。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體現出的 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 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和贊揚,也受到了世人的稱贊。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自豪的告訴國際友人, 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現名林州)紅旗渠 。江澤民同志1996年6月1日到紅旗渠視察時,親筆題詞: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 。李長春把紅旗渠精神稱之為中華魂,民族魂。
(3)攀巖和滑翔體育游
太行大峽谷景區(qū)南北綿延50m的斷層崖形成了斷塊中山,崖高500~600m,相對于林州盆地高差1000m左右。懸崖峭壁形態(tài)雄偉,高摩天穹。得天獨厚的斷崖地貌,是進行滑翔飛行、攀巖、登山等體育健身游最適宜的地區(qū)?,F已建成 亞洲第一、世界一流 的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每年都要舉辦國際滑翔比賽,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4)休閑療養(yǎng)生態(tài)游
林慮山太行大峽谷有 東方科羅拉多 、 十里畫廊 等美譽,這里既有 北雄風光最勝處 的陽剛之美,又集秀、幽、奇于一身。這里文物古跡遍布,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0余處。著名的洪谷山千佛洞石窟、唐朝大緣禪師摩崖石塔和三尊真容支提龕銘碑兩處,石刻設計獨特,堪稱精品,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峽谷內古樸別致的石民居和田園生活,被評為中國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是進行休閑療養(yǎng)生態(tài)游的好場所。
(5)寫生基地文化游
大峽谷景區(qū)南太行山脈的山、水、村、田、林等多樣化的景觀資源因人們的生活勞作而展現出別樣的風情畫卷。這里的山村民居就地取材,質樸典雅,石階、石墻、石板瓦、石凳,全為紅色砂巖,隨山就勢構筑,與自然風光渾然一體,被建筑學家收錄于《中國民居大全》。這里每年吸引北達遼寧南到江浙眾多美術院校的師生來此寫生,已建成全國聞名的美術寫生基地。
[1] 林 州 年 鑒 [EB/OL].http://www.linzhou.gov.cn/ government/gotolz/yearinfo.jsp?id=13(2010.5.4)
[2] 吳 忱.論太行山地區(qū)旅游風景地貌資源[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1(4):6.
[3] 河南省質礦產局.河南省區(qū)域地質志[C].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16.
[4] 郭 康.嶂石巖地貌之發(fā)現及其旅游開發(fā)價值[J].地理學報,1992,47(5):461~470.
[5] 樊克鋒,楊東潮.論太行山地貌系[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7(1):52.
[6] 一兵.林州發(fā)現 冬夏倒置 奇觀[J]. 河南國土資源,2002(12) ~13.
[7] 張吉獻,張啟珍. 紅旗渠·林慮山省級地質公園遺跡資源特征及評價[J].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09,29(5) :85~88.
A Study on th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Tourism System of Hongqiqu-Linlüshan Geopark
ZHANG Jixian, TIAN Guangzeng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Henan Province 455000)
The Hongqiqu-Linlüshan Geopark is the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Linzhou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of the geopark is a miniature for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North China, also an exhibition and a textbook of the natural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the geopark, there are the splendidly geo-engineering of Hongqi Canal, in addition, the geopark shows such aesthetic qualities as grandness, peculiarity, steepness, beauty, quiet. Various kinds of tourisms development c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is geopark, for example, ecological tour, sports tour and cultural tour.
Hongqi Canal; Linlü Mountain; Geopark; Landscape features; Tourism system
F592.99
A
1007-1903(2010)04-0025-05
張吉獻(1963- ),男,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區(qū)域發(fā)展研究。E-mail:jixian1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