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崇光
(重慶市萬州區(qū)畜禽繁育改良站,重慶 萬州 404040)
不論何種原因導致的僵豬都具有共同的癥狀,即吃食不增重或增重緩慢,生長發(fā)育停滯,皮膚干癟,毛長體瘦,行動緩慢,精神呆滯,拱腰,椎骨、肋骨顯露,尾巴不停地搖晃,兩后腿呈交叉步,有的長期消化不良,腹瀉便秘交替發(fā)生,可視黏膜蒼白,嚴重貧血。僵豬消耗飼料,生長速度緩慢。
僵豬大部分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綜合因素造成的,具體有以下幾種:
2.1 胎僵 母豬妊娠期飼養(yǎng)不當,母體的營養(yǎng)不能滿足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致使胎兒先天不足。近親繁殖、小母豬過早配種、孕母豬年齡過大均可導致仔豬出生后個體小、體質差、發(fā)育緩慢。一窩中最小的豬由于先天缺乏營養(yǎng),最易變?yōu)榻┴i。
2.2 奶僵 母豬泌乳期飼養(yǎng)不當,母豬獲得的營養(yǎng)不能滿足泌乳的需要,母豬泌乳不足或無乳;仔豬出生后,沒有固定好乳頭吃乳,較弱的仔豬吃不足甚至
吃不到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仔豬吃不到初乳,則抵抗力降低,生長發(fā)育受阻;母豬產后患病引起缺乳或少乳,仔豬中后期補料不及時,使仔豬長期處于饑餓狀態(tài)均可導致奶僵。
2.3 病僵 仔豬長期患某些消化性疾病,如仔豬患氣喘病、慢性腸炎、貧血、白痢等,雖經治療挽回生命,但以后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形成病僵豬;仔豬患體內、外寄生蟲,如肺絲蟲、蛔蟲、絳蟲、疥癬、豬虱等,使仔豬消耗大,影響生長,形成僵豬。
2.4 斷奶后僵 主要是斷奶后管理不當引起的。斷奶、防疫、去勢與轉欄在一兩天之內同時進行,造成極大應激;斷奶后飼料營養(yǎng)失衡,特別是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缺乏;斷奶后分群不合理,造成大欺小,強欺弱;仔豬過早斷奶,冬季缺乏保溫措施等均可導致僵豬形成。
2.5 飼料慢性中毒 輕微霉變飼料或超過有效期的飼料被豬食后,其中毒輕微,不易被發(fā)現(xiàn),但毒力長期積累,久之致僵。
3.1 防止近親交配 生產場的公母豬要建立系譜卡,做好配種登記,防止近親繁殖。搞好飼養(yǎng)管理,凡是有血緣關系的公母豬不能交配;已選好的后備公母豬,防止過早交配。按照公豬、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營養(yǎng)要求供給全價飼料,以發(fā)揮雜種優(yōu)勢;及時淘汰老弱病殘、泌乳性差的母豬。
3.2 扶助體小瘦弱的仔豬哺乳
幫助仔豬固定乳頭,讓其吃足初乳。把體弱的仔豬固定在前邊第2~3對乳頭上,把體格大的仔豬固定在后排乳頭上。若仔豬超過乳頭數(shù)時,可將多余的仔豬寄養(yǎng)在產仔少的母豬處哺乳。遇母豬產后生病或癱瘓缺乳或少乳時,仔豬要及時寄養(yǎng)。
3.3 仔豬提早補飼 母豬產后第三周產奶量下降,而此時仔豬生產發(fā)育快,單靠母乳不能滿足其營養(yǎng)需求,此時必須及時補料。應于仔豬出生后5~7d訓練開食,鍛煉仔豬吃料能力。用于訓練乳豬開食的飼料要營養(yǎng)豐富、適口性好、易消化。飼喂時應少喂勤添,讓仔豬在母乳量下降前能采食一定量的飼料,提高仔豬斷奶體重。
3.4 進行預防注射 做好防疫和檢疫工作,對疫病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同時要保持圈舍衛(wèi)生,定期驅蟲,定期消毒。
已形成的僵豬有病治病,無病者加強營養(yǎng),搞好日常管理,采取綜合措施。
發(fā)現(xiàn)僵豬后,首先要挑出,按大小分群、強弱分等,分圈喂養(yǎng),并加強運動。給病僵豬注射補鐵劑,并配合畜禽口服補液鹽飲水,飼喂全價配合飼料,在日糧中添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提高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促進生長發(fā)育。
對疾病造成的僵豬要及時進行治療,如氣喘病、慢性腸炎引起的僵豬,要給予適當?shù)乃幬铩M瑫r要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使用全價配合飼料,讓豬自由采食,同時保持圈舍清潔衛(wèi)生、干燥。
后天(奶僵、病僵等)因素致僵的一般都可以治療。
5.1 第1d用VB12(500μg)和肌苷注射液(2 mg)各1支混合注射。
5.2 第4d驅蟲,每千克體重用20mg鹽酸左旋咪唑,連用2d,每天一次。驅蟲后每千克體重用大黃蘇打片1片(0.3g),最多不超過10片,研碎拌料喂服,每日2次,連喂2d健胃。
5.3 注射、驅蟲的同時,在配合飼料中添加適當?shù)拇叻蕜V委煹牡谝恢?,在飼料中加入適宜的抗生素。
5.4 第7 d用VB12和肌苷、ATP(三磷酸腺苷)各1支混合注射,每隔5 d注射一次,共注射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