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憲偉
(1.黑龍江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黑龍江 雙城 150111;2.東北農業(yè)大學,哈爾濱 150030)
大豆異黃酮是一類從大豆中分離提取出的具有多酚結構混合物的統(tǒng)稱,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主要分布在大豆種子的子葉和胚軸中,在大豆、苜蓿、三葉草中含量最高。目前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中的有效成分是大豆黃酮和染料木素,具有促進動物生長、增加產(chǎn)蛋、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動物抗氧化功能等生理功能,是一種具有廣闊開發(fā)前景的新型飼料添加劑。
蔣守群等在快大型嶺南黃肉公雞基礎飼糧中分別添加大豆異黃酮 0、10、20、40、80 mg·kg-1,試驗結果表明,相對于對照組,在飼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 10、20 mg·kg-1,可提高試驗雞平均日增重13.63%(P<0.01)和 16.19%(P<0.01),添加大豆異黃酮20 mg·kg-1使得試驗雞日采食量提高11.20%(P<0.01),添加大豆異黃酮 20 mg·kg-1降低料重比5.53%(P<0.05)[1]。尤明珍在櫻桃谷 SM2商品代雛鴨日糧中分別添加大豆異黃酮5、10和15 mg·kg-1,試驗組體重均顯著高于或高于對照組,說明大豆異黃酮對櫻桃谷鴨母鴨和公鴨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且以10 mg·kg-1添加水平效果最為明顯[2]。王利華等在AA肉雞日糧中分別添加有效大豆異黃酮 3、6、9 mg·kg-1,試驗結果表明,肉雞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31日齡試驗組血清中尿酸含量平均比對照組低29.25%(P<0.05);42日齡試驗組腹脂墊重/體重比對照組平均低 9.50%(P<0.05)[3]。
大豆異黃酮對家禽的產(chǎn)蛋性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動物生產(chǎn)時期和添加劑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產(chǎn)蛋后期效果較好。產(chǎn)蛋鵪鶉飼喂大豆異黃酮后,產(chǎn)蛋率提高且延長了產(chǎn)蛋期。李玉斌等在羅曼蛋雞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3 mg·kg-1,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產(chǎn)蛋率、蛋重和飼料轉化率顯著提高(P<0.05)[4]。周玉傳等報道,在日糧中添加大豆黃酮3 mg·kg-1分別飼喂產(chǎn)蛋初期和產(chǎn)蛋后期的紹興鴨,結果顯著降低了產(chǎn)蛋初期紹興鴨的產(chǎn)蛋率、平均蛋重、飼料轉化率和血清GH水平,相反,產(chǎn)蛋后期的產(chǎn)蛋率和平均蛋重顯著增加,血清GH水平也明顯提高;在日糧中分別添加大豆黃酮3和5 mg·kg-1飼喂產(chǎn)蛋后期的紹興鴨,結果兩組平均蛋重都極顯著增加[5]。
法氏囊是禽類的中樞免疫器官,B淋巴細胞主要在這里分化和成熟;而脾臟是機體最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T和B淋巴細胞在這里定居并進一步增殖分化發(fā)揮免疫作用。王洋等為探討大豆異黃酮片對肉仔公雞免疫功能的影響,將120只1日齡AA肉仔公雞隨機分為4組,分別對試驗組灌胃大豆異黃酮片 30、100、200 mg·kg-1,結果顯示,大豆異黃酮可促進法氏囊和脾臟的發(fā)育,并且隨劑量變化更為明顯,脾臟指數(shù)和法氏囊指數(shù)隨劑量的變化也較明顯;T淋巴細胞的EtRFC%形成試驗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給予大豆異黃酮可以增加肉仔公雞的T淋巴細胞數(shù)目,使細胞免疫功能加強(P<0.05),但是高劑量與低劑量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6]。于明等研究了大豆異黃酮對肉鴨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大豆異黃酮顯著提高了櫻桃谷肉鴨的免疫器官重量。研究表明,大豆異黃酮屬于植物源免疫調節(jié)劑,主要作用于靶組織或者靶細胞上的雌激素受體,以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調節(jié)來發(fā)揮功效[7]。
大豆異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也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劑,其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自由基中間體從而阻斷自由基反應。蔣守群等在飼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 mg·kg-1,試雞血漿丙二醛(MDA)含量較對照組降低 30.71%(P<0.01);添加大豆異黃酮40、80 mg·kg-1,有提高試驗雞血漿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降低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活性的趨勢;添加大豆異黃酮40、80 mg·kg-1組試驗雞血漿總抗氧化能力較對照組提高109.50%(P<0.05)和129.59%(P<0.01),且添加大豆異黃酮降低了試驗雞屠宰后45 min和72 h胸肌中MDA和T-SOD含量[1]。劉瑞玲在櫻桃谷鴨基礎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 5、10、15 mg·kg-1,試驗期 42 d,結果表明,添加大豆異黃酮對21日齡鴨蘋果酸脫氫酶(MDH)活力的影響差異顯著(P=0.048),15 mg·kg-1組的肝脂率低于對照組;42日齡時3個組的MDH活力都低于對照組[8]。齊廣海等研究指出,在28周齡的海賽克斯蛋雞飼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5~40 mg·kg-1,為期8周,可不同程度降低蛋黃、肝及血漿中脂質過氧化物水平,但對肝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影響不顯著[9]。
大豆異黃酮能降低血漿總脂濃度以及肝臟中蘋果酸脫氫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活性,同時有使血漿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及瘦素升高的趨勢,進而使機體的脂類合成減少。劉瑞玲等在櫻挑谷鴨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 0.5、10、15 mg·kg-1,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母鴨添加組中10 mg·kg-1組的屠宰率升高(P>0.05),皮脂率、腹脂率分別降低17.62%、45%(P<0.05),15 mg·kg-1組腿肌率和瘦肉率分別升高15.72%、11.04%(P<0.05),皮脂率降低 8.05%(P<0.05),公鴨添加組中 5 mg·kg-1組的腹脂率比對照組提高了165%(P<0.05)[10]。
大豆異黃酮作為飼料添加劑具有使用劑量小、見效快、毒性小的優(yōu)點,同時可以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免疫力,改善飼料消化率和畜禽產(chǎn)品品質。因此,隨著大豆異黃酮生物學特性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提取和合成工藝的不斷完善,大豆異黃酮在畜禽生產(chǎn)中的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
[1]蔣守群,蔣宗勇,林映才,等.大豆異黃酮對嶺南黃肉雞生產(chǎn)性能、肉品質和機體抗氧化能力的影響[C]//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第五屆全國飼料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珠海: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2006.
[2]尤明珍.大豆異黃酮對櫻桃谷鴨生長和屠宰性能的影響[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07(12):27-28.
[3]王利華,王光,代菁,等.大豆異黃酮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胴體品質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06,27(3):30-31.
[4]李玉斌,師然偉.新型動物保健因子——大豆異黃酮在蛋雞和奶牛生產(chǎn)中的應用[J].飼料廣角,2008(15):32-34.
[5]周玉傳,趙茹茜,盧立志,等.大豆黃酮對產(chǎn)蛋初期和后期紹興鴨產(chǎn)蛋性能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2(2):14-18.
[6]王洋,孫玉剛.大豆異黃酮片對肉仔公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0):35-37.
[7]于明,程波,于海洋.大豆異黃酮對肉鴨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響[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9(4):5-7.
[8]劉瑞玲.大豆異黃酮對櫻桃谷鴨肝臟指數(shù)、肝脂率和肝臟MDH 活力的影響[J].飼料博覽,2009(12):18-20.
[9]齊廣海,鄭君杰,尹靖東,等.類黃酮物質對蛋雞抗氧化和脂質代謝的影響 [J].營養(yǎng)學報,2002,24(2):153-157.
[10]劉瑞玲,張力,鄭中朝,等.大豆異黃酮對櫻桃谷鴨脂質代謝的影響[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