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健 胡景娟
加筋水泥土多向錨樁支護結構是一種新型的支護方式,可代替?zhèn)鹘y(tǒng)的內支撐,適用于砂土、黏性土、粉土、雜填土、黃土、淤泥以及淤泥質土等土層中。錨樁可分為垂直錨樁和斜錨樁,形成過程是利用旋噴鉆機按一定的角度(與水平夾角為20°左右)在土體中成孔,在成孔同時通過旋噴機向土體噴射水泥漿,用旋噴式攪拌法形成水泥土變徑體,并在成孔攪拌同時插入鋼絞線等錨筋制成水泥土錨樁。這種圍護結構具有很強的地層適應性,并不受支護深度的限制,突破了土釘墻應用的局限性,對自然環(huán)境無污染,如不產生施工噪聲、廢棄的泥漿和擠土效應等,不僅能降低圍護結構的造價,而且能縮短施工工期。
本工程位于無錫市金城路、清揚路,無錫市醫(yī)療中心內東南角,基坑開挖面積為20 400 m2,開挖深度為 12.0 m,基坑圍護工程開挖面積較大,開挖深度較深,施工影響范圍廣。本工程基地西、北兩面靠近醫(yī)院內部道路和待建場地,其中北側靠近已建建筑和道路,圍護邊線距離圍墻較近;東側靠近待建市政道路和高層住宅,南側靠近老住宅區(qū)。其中西北側圍護邊線距離圍墻較近,由于該側是醫(yī)院的主要通道,進出的外來人員較多,若基坑挖土施工引起道路開裂甚至坍塌等問題,則會造成極其不利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
根據擬建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可知,擬建場地屬沖湖積平原,廣泛堆積了第四系松散沉積土體,第四系沉積土層土性主要是黏性土、粉土、粉細砂,總厚度達 100 m~190 m,擬建場地附近總厚度大于50 m。擬建場地淺部土層中的地下水屬于潛水類型,其水位動態(tài)變化受控于大氣降水和地面蒸發(fā)等,地下水位豐水期較高,枯水期較低,穩(wěn)定水位標高為黃海標高2.60 m~3.34 m,埋深一般為1.60 m。根據周圍環(huán)境及場地情況分析,場地周圍無污染源,因此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因地下水埋深較淺,故地基土對混凝土亦無腐蝕性。
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及基坑圍護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綜合成果表
本基坑工程設計本著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則,綜合考慮本次基坑工程情況、周邊環(huán)境條件及基坑開挖施工順序,對各種圍護結構進行比較分析,考慮采用鉆孔灌注樁+止水帷幕法+三道斜錨樁,結合淺部放坡+土釘墻的圍護形式。
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12.0 m,上部4.4 m采用土釘墻支護,下部設計采用φ 800@1 100鉆孔灌注樁+三道斜向錨樁的圍護形式。
鉆孔灌注樁以上4.4 m,采用放坡+土釘墻的形式:放坡采用1∶0.5(65°)放坡,三道土釘@1 000,第一道土釘長度為10.0 m,第二道土釘長度為9.0 m,第三道土釘長度為8.0 m。
土釘鉆孔直徑為100,內置φ 20Ⅲ級鋼筋。下部鉆孔灌注樁有效長為16.1 m,第一道斜向錨樁 2φ 500@3 300,長度為15 m,內置三根鋼絞線,標高為-4.500 m,第二道斜向錨樁φ 500@1 100,長度為16 m,內置四根鋼絞線,標高為-7.500 m,第三道斜向錨樁φ 500@11 000,長度為14 m,內置四根鋼絞線,標高為-10.000 m。鋼筋混凝土圍檁中心標高為-4.700 m,截面為1 200×600,腰梁采用雙拼工字鋼與若干扁鐵焊接而成,工字鋼型號180×94。采用φ 850@600三軸水泥攪拌樁隔水,有效樁長為12.0 m,三軸水泥攪拌樁水泥摻量為20%。加筋水泥土多向錨樁支護結構設計采用專業(yè)計算軟件進行設計計算,計算結果見表2。
加筋水泥土錨樁成孔采用專業(yè)鉆機,成孔直徑根據設計圖紙,錨筋施工應與開挖緊密配合,正式施工前應先開挖深度為1 m,寬度為4 m的錨樁溝槽工作面。
施工旋噴攪拌水泥土錨樁,其施工工序為:定位→成孔→錨筋制作、插入→圍檁放置→張拉、鎖定。采用一次性鉆頭上加攪拌葉片,直徑為 500 mm,水平傾角 15°,15°,15°,長度 14.0 m ~16.0 m。由鉆桿中空孔向內旋噴水泥漿液,水灰比(1~0.7)∶1,旋噴攪拌的壓力應為10 MPa~18 MPa,水泥用量為每立方米20%。通過上述鉆桿的中空通道,邊鉆進邊攪拌注漿,鉆進同時將兩根鋼絞線及三根錨頭結構件帶入設計深度。錨筋采用φ 15.2預應力鋼絞線制作,其強度標準值不低于1 720 MPa。
鋼絞線預留于樁外長度不小于700 mm,兩根鋼絞線要穿過圍檁的側面模板與其成90°角。將鋼絞線從圓孔中引出,筋體應放在樁體的中心,三軸攪拌樁、旋噴樁及壓頂梁強度達到70%后方可進行張拉鎖定,鎖定值為160 kN~200 kN。
表2 圍護結構剖面計算結果匯總表
施工注漿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斷漿現(xiàn)象,及時停鉆,解決施工問題后,重新進行注漿。注漿漿液應攪拌均勻,隨攪隨用,漿液應在初凝前用完,并嚴防石塊、雜物混入漿液。注漿作業(yè)開始和中途停止較長時間,再作業(yè)時宜用水或稀水泥漿潤滑注漿泵及注漿管口。除旋噴外孔口溢出漿液時,可停止注漿。漿體硬化后不能充滿錨固體時,應進行補漿。攪拌工藝在砂層中施工,容易出現(xiàn)塌孔,宜采用一次性鉆頭或旋噴攪拌等工藝來解決塌孔的問題。
在軟土層中采用加筋水泥土多向錨樁作基坑支護結構,省去了內支撐,加快了施工工期,使地下施工更為方便,同時通過高壓旋噴攪拌形成的大直徑水泥土錨樁體,解決了開孔噴砂漏水及塌孔問題,加固效果是一般斜錨樁和土釘無法達到的。本工程所采用的支護方式對類似的工程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1] 劉全林,楊友蓮.加筋水泥土斜錨樁基坑維護結構的穩(wěn)定性分析及其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4(2):5331-5336.
[2] JGJ 120-9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S].
[3] CECS 147∶2004,加筋水泥土樁錨支護技術規(guī)程[S].
[4] 花國明.深基坑支護的實施與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3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