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宜人,長夏無冬,適宜各種植物的生長,因此島上大部分土地都覆蓋著森林,森林風姿多變,原始森林中的千歲神木,比比皆是,世之罕見。臺灣四周滄海環(huán)繞,境內山川秀麗,到處是綠色的森林和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美麗寶島”的美譽。阿里山上澗水淙淙,日月潭畔山歌悠悠,山水之間飄香甘醇的烏龍茶,點綴遍地的椰子樹,美麗、富饒宛如人間仙境。
在臺灣嘉義縣的東面,有一座海拔30 00米的高山,名叫阿里山。這里一年四季鳥語花香,是臺灣的游覽勝地。
從前,阿里山叫禿山,因為它渾身上下不長一棵樹、一根草、一朵花。在這座禿山北面的一個溝岔上,住著一個靠打獵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
有一天,阿里在北山坡上打獵,突然看見山下有一只吊睛白額大老虎,正在追趕兩個采花姑娘。阿里急忙從山坡上跑下來,殺死了老虎,兩個采花姑娘得救了。他剛要回北山坡上打獵,又見從天上落下來個手拿龍頭拐杖的白胡子老頭。老頭一邊笑,一邊拽著兩個姑娘的胳膊往南山坡上拉。
阿里氣壞了,一個箭步沖過去,奪下龍頭拐杖,照著那老頭的前額狠狠打了一下,那老頭的前額立刻起了個大疙瘩。
老頭痛得大喊一聲,放開那兩個姑娘,一轉眼就不見了。沒過多久,晴天響起了雷聲,那雷聲由遠而近,越來越大,只見那兩個采花姑娘嚇得渾身亂顫,她們焦急地說:“壞事了,壞事了!”
阿里奇怪地問:“這是怎么回事?”兩個姑娘說:“我倆本是天宮的仙女,聽說臺灣島風景優(yōu)美,就偷偷來到這里,不想遇見了惡虎,多虧你救了我倆的性命。誰知由于貪戀美景,誤了時辰,玉帝派老壽星下來捉拿我倆回天宮治罪,你卻跑過來把他打跑了。他把這件事告訴玉帝,玉帝震怒了,發(fā)令讓雷神用雷火燒死這一帶的生靈呢!”
阿里聽她倆這么一說,吃驚不?。骸半y道就沒有什么辦法,來搭救這一帶的生靈嗎?”兩個仙女說:“只要有肯豁上性命的人,跑到南面的禿山頂上,把雷火引開,就可以保住這一帶的生靈了。阿哥,你遠遠躲開,我倆到禿山頂上去引雷火吧!”
阿里搖著頭說:“不,老壽星是我打的,禍是我惹的,還是讓我去引雷火吧!”他說著,就拿著那個龍頭拐杖,急忙向那座禿山上跑去。他心急跑得快,一會兒就登上了禿山的山頂。
這時,雷神正好來到禿山上空。只聽“轟隆”一聲響,一個響雷把阿里的身體擊個粉碎,雷火在禿山頂上熊熊燃起來。雷神打死了阿里,就轉身到天宮交差去了。因為這座山上沒有樹木和花草,雷火還沒有燒到半山腰就自己熄滅了。
阿里雖然被雷擊死了,但從此后這座禿山上卻長出了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人們相信這些花草樹木都是阿里的皮肉和頭發(fā)變的,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壽星那根龍頭拐杖變的。那兩個仙女被阿里舍身為人的壯舉感動了,她們不顧玉帝的阻止,毅然決定留在阿里的身邊,變成了兩江碧綠的姐妹潭,永遠同阿里做伴。為了紀念阿里,人們把這座碧綠的山改名叫“阿里山”。
日月潭是臺灣地區(qū)最大的天然湖泊,亦為聞名遐邇的山水佳勝。關于日月潭的名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里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里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shù)匾粚η嗄昴信?,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花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墒窃鯓硬拍軞⑺缾糊埬兀看蠹飧绾退ń闱那牡劂@進惡龍居住的巖洞里,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花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于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后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里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花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頭。
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一口吞下肚;水花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花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花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
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蘇,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大尖哥和水花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直到現(xiàn)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彩球來到日月潭邊玩托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花姐的樣子,把彩球拋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花姐這對青年英雄。
傳說臺灣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臺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臺灣種植而發(fā)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有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家窮沒路費,怎么去呢?鄉(xiāng)親們得知此事后,紛紛捐助,給林鳳池湊路費。臨行時,鄉(xiāng)親們對他說:“你到了福建,可要向鄉(xiāng)親們問好呀,說咱們臺灣鄉(xiāng)親十分懷念他們。”還交代說:“考上了,以后要再來臺灣,別忘了這是你的出生故里??!”林鳳池學問好,考中了舉人,住了幾年后,決定要回臺灣探親,臨行前覺得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有名,就要了36顆烏龍茶苗帶回臺灣,種在了南投縣鹿谷鄉(xiāng)的凍頂山上。經過鄉(xiāng)親們的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園,采制的臺灣烏龍茶清香可口。后來林鳳池奉旨晉京,他把這種臺灣烏龍茶獻給了道光皇帝,皇帝飲后稱贊說:“好茶,好茶!”當聽林鳳池說這茶是福建茶種移至臺灣凍頂山種植采制的,道光皇帝便說:“好吧,這茶就叫凍頂茶?!睆拇伺_灣烏龍茶也叫“凍頂茶”。
臺灣的椰子樹,長得非常粗壯高大。站在椰子樹底下,朝天仰望,一片片綠葉像孔雀尾巴一樣,好看極了;樹上結的椰子又圓又大,里面裝的椰子漿,清涼解渴,是人們愛喝的天然飲料。在高山族人眼里椰子樹也是有神氣的,它的由來也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臺灣島上只有高山,沒有河流,泉水也埋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無法挖出,人們只能用器皿來接雨水喝。遇到干旱,天不下雨時,人們只好到海邊去喝那又苦又澀的海水。有些離海邊遠的人,不等來到海邊就活活渴死了。那年,臺灣島上又發(fā)生了干旱,連續(xù)半年沒有下雨,渴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有個名叫椰子的年輕姑娘,家住在臺灣島西部離海邊不遠的地方。她看到因缺水而失去了那么多生命,心里非常難過。
為了讓人們能喝上水,一天,她就拿著鏟子,到海邊去挖泉水。她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七七四十九天,連手指都磨破了,挖了一個又大又深的沙土坑,可是還是看不到半點泉水的影子。就在這時,媽祖婆來了,對她說:“乖孩子,你這樣挖,怎么能挖出泉水呢?”椰子姑娘一聽,流著淚說:“那怎么辦!難道就這樣看著大家渴死嗎?”媽祖婆說:“把人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的辦法是有的,可就是要以生命為代價!”椰子姑娘一聽有辦法,急忙問媽祖婆:“只要能把人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不管用什么辦法,我都愿意?!眿屪嫫乓娺@個姑娘為了別人甘愿犧牲自己,心里非常感動。于是就從懷里摸出一個像火炭一樣的紅果子,遞給椰子姑娘,說:“乖孩子!你把這個果子吃下去,就能為人們找到甘甜的水了。”椰子姑娘一聽,毫不猶豫地把果子吞了下去。眨眼的工夫,椰子姑娘就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大孔雀。她感到肚子里像燃燒著一團火,嘴里渴得火燒一樣,非常難受。她扭動著身軀,一頭扎進沙土坑里,尖尖的嘴巴不停地往下鉆。她鉆呀鉆呀,嘴巴終于碰到了清涼的泉水,她痛快地喝著。她邊喝邊想:我要多喝些水,把泉水含在嘴里帶到地面上,送給那些渴極了的人們??墒撬念^被沙土埋著無法動,怎么拔也拔不出來了。這可怎么辦呢?她猛一用勁,一下子變成了一棵大樹,那高大的樹干是她的身軀,寬大的樹葉是她的尾巴,粗壯的樹根是她的頭和嘴。她用勁吸吮著地下的泉水,然后把吸到的水通過樹干送到村上結出的又圓又大的果子里,讓人們摘下來就能解渴。很快,找水的人們知道了椰子姑娘的奉獻,紛紛來到大樹下,他們喝了果子里的漿液,終于度過了旱期。人們?yōu)榱思o念椰子姑娘,把這種樹叫椰子樹,把它結的果叫椰子。也就是從這時起,臺灣有了椰子樹,而且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