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平
媽媽這個稱呼圣潔而溫暖!而來自異國的仁慈母愛,更值得珍視和頌揚。姜美京就是這樣一位來自韓國的“媽媽”,她把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中國的孤殘兒童。而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一名永遠的義工!永遠的媽媽!”
10年前,當姜美京來到沈陽,成為了沈陽社會福利院孤殘兒童們的“媽媽”時,她非常興奮和滿足!她感到這些孤苦的孩子太需要她了,她也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從此,她全身心融入了福利院“大家庭”,十數(shù)年如一日地操持這些孩子們的生活,成了孩子們難舍難離、至親至愛的“媽媽”。
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很多孩子需要我
姜美京1964年出生于韓國一個建筑工程師的家庭。她出生時,家里租住的房屋,曾是一個孤兒院舊址。因此她小時候,經(jīng)常聽家人和鄰居們談到“孤兒”。她不明白為什么會有孤兒,想象不出孩子沒有媽媽怎樣生活?對沒有媽媽的孤兒充滿了同情。
后來,美京的家搬離了舊孤兒院。“但從小在我心中種下的夢卻一直沒有改變,我夢想長大后能去幫助‘孤兒,夢想有一天,自己能成為一個孤兒院的院長?!?/p>
自上中學后,美京開始參加福利院的志愿服務工作??即髮W時,美京起初學習理工專業(yè),而她內(nèi)心卻對社會福利專業(yè)抱有濃厚興趣。
大二時,她參加了一次學校論文比賽。那時她爸爸正患糖尿病,她就把如何潛心研究幫助爸爸治療糖尿病的內(nèi)容寫進了論文,沒想到,這篇論文一舉獲得了全校第一名。師生們從論文中認識了這位富有愛心和獻身精神的大二女生。美京隨后也轉(zhuǎn)入自己熱愛的社會福利專業(yè)學習。
1991年大學畢業(yè)后,美京選擇了去菲律賓大學社會福利專業(yè)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她在菲一邊學英語,一邊學專業(yè),5年寒窗之后,于1996年畢業(yè),獲得了社會福利專業(yè)碩士學位。
1997年,姜美京第一次來到中國旅游,她打聽中國大學里是否有社會福利專業(yè)的課程,想來中國的大學教授這個專業(yè)。而她發(fā)現(xiàn),那時中國的高校里還沒有開設這個專業(yè),而社會上的專業(yè)福利工作者也非常缺,人們對此了解甚少。
回到韓國后,美京繼續(xù)考慮自己的工作選擇。她覺得,世界是同一個世界?!皩ξ襾碚f,中國和韓國都是一樣的。我要盡可能去幫助一個社會福利工作剛剛起步的國家,幫助那里更需要我的孤殘兒童?!?/p>
這時,美京做了一個夢,夢見很多殘疾孤兒在呼喊她!“他們那么需要我,不愿意讓我走?!?/p>
于是,美京順從自己心靈的召喚,決定去中國從事社會慈善事業(yè),并先到了沈陽學習中文。這期間,她認識了美國慈善組織亞洲醫(yī)療服務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并加入其中。一年的中文學習結束后,她便作為該慈善組織中國辦事處的成員,被派往沈陽社會福利院照顧那里的孤殘兒童。
“自1999年,我開始了新生活。當上了沈陽社會福利院的‘媽媽?!?/p>
最初,家人并不支持美京。因為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媽媽舍不得小女兒受這份累。后來,美京把媽媽接到了沈陽,帶她看了自己在福利院的工作狀況,看了那些讓人憐愛的孩子們的生活和變化。后來,媽媽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不僅支持美京的工作,還和家人一道資助她,并幫助她在韓國募捐。
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委派姜美京的美國慈善組織要派她去另一地方干另外的工作,而美京卻感覺“媽媽”角色才是她最愛和最勝任的,她離不開福利院的這些孩子們。于是她決定留在福利院,把“媽媽”這個角色繼續(xù)當下去,并和一位來自美國的“媽媽”艾蓮娜一道,用愛心共筑了一個小家——“歡樂家園”。
從受慈善組織委派,到獨立支撐一個撫養(yǎng)著幾十名孤殘孩子的“大家庭”,談何容易。美京每天下班回來,一邊和艾蓮娜一道做飯、打理家務,一邊通過網(wǎng)站和發(fā)送電子郵件等方式聯(lián)絡美國和海外朋友為“歡樂家園”的孤殘兒童們募捐。在她們的不懈努力下,“大家庭”維持下來了,她們每年能募集幾十萬元的愛心捐款,為這些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訓練提供了物質(zhì)保障。
“我真為她高興!就像媽媽為女兒高興一樣!”
一頭淺黃頭發(fā)的小明革,皮膚白皙,右側臉龐上,一只大眼睛水汪汪的,惹人憐愛;而她的左半張臉,看了卻令人觸目驚心:從左眼瞼向下,至左半側鼻子部位完全深陷下去,呈現(xiàn)了一個血紅色的“洼面”——醫(yī)學上稱之為面裂。
小明革2005年1月出生,剛出生幾天,就被生身父母無情地拋棄在福利院附近的荒地里。當時正值數(shù)九隆冬,一位好心人發(fā)現(xiàn)小明革時,她已被凍得渾身青紫,送到福利院后經(jīng)全力搶救,才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福利院曾經(jīng)收養(yǎng)了不少殘疾孩子,但像小明革這樣息先天性面裂的孩子,大家還是頭一次見到。福利院的阿姨們?yōu)樗鹆藗€名字叫“沈明革”。
面對小明革這張?zhí)厥獾哪?,美京媽媽被深深震驚了,更增添了幾分對這個小棄嬰的憐愛。她和艾蓮娜認養(yǎng)小明革為“女兒”,明革從此有了兩位分別來自韓國和美國的洋“媽媽”,全責照顧她的生活。
“自認了這個女兒后,我每天清早7時30分就駕車從家中出發(fā),8時準時趕到福利院,開始照料小明革一天的生活。
“我必須每隔1個小時就要用面巾紙為她擦拭,還要定期用衛(wèi)生棉球來消毒。一旦感染,就會危及這孩子的生命!”
由于小明革的鼻淚管已破裂,左眼根本閉不上,眼淚只能順著裂開的面部向外側流淌,如果不及時消毒,面裂內(nèi)部就會受感染,可能會危及呼吸道功能。
“除了臉部患面裂外,小明革的身體非常健康!”美京媽媽像對親生女兒一樣,教小明革練習爬;練走路,還時時夸獎她:“明革,你真棒!”
2006年,一歲半的小明革在遼寧協(xié)和整形外科醫(yī)院做了臉部再造手術,醫(yī)院免費為她重新塑造了一張完整臉龐,為改變她一生的命運邁出了重要一步。
小明革就像“媽媽”的影子,美京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一步都不離。就連“媽媽”上衛(wèi)生間她也跟著。有一次,她看“媽媽”蹲著如廁,回屋便效仿“媽媽”,再也不坐便盆了。小明革的聽力極佳,每次聽到“媽媽”用鑰匙開門,她都會馬上跑出來迎接,即使美京的動作很輕,明革也能感覺到。人們都說,這就是母女之間的‘心有靈犀”。
明革在國內(nèi)做了3次臉部手術后,又去美國做了一次臉部矯正手術。她的面容漸漸在改變,她的未來也充滿了光明。就在這時,一位美國朋友來福利院幫忙,看見小明革后對她喜歡有加,決定收養(yǎng)她。
2009年春,明革被美國的養(yǎng)父母接去了口臨行前,她有點不愿意去,美京也舍不得她走。但美京卻故意疏遠她,讓她盡早習慣離開“媽媽”的生活。
現(xiàn)在,明革和她的美國父母經(jīng)常從美國打來電話。小明革在電話中唱歌、表演,呼喚著“美京媽媽”,這讓“媽媽”倍感欣慰。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小明革生活得很幸福?!拔艺鏋樗吲d!就像媽媽為女兒高興一樣!”
我做的都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
在美京照顧過的孩子里,讓她最有成就感的是沈路平。
姜美京第一次看見路平時,他才3歲?!拔矣X得他很漂亮、很可愛?!?/p>
其實,小路平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生下來10幾天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脊柱的殘疾,使路平不能行走,大小便也無法自理。
后來的這些年,美京就一直做路平的“媽媽”,精心照顧這個讓人,冷愛的孩子。
200i年時,美京幫路平聯(lián)系在沈陽奉天醫(yī)院做了第一次手術,2003年,又幫他聯(lián)系了美國醫(yī)生的援助,并陪路平赴美國佛羅里達醫(yī)院做了第二次手術,手術的成功使小路平終于可以自己走路,日常生活也可以自己料理了
2002年,路平到了上小學年齡,美京又為他爭取和正常孩子一樣的上學機會,在美京眼里,路平就是個正常孩子啊!但城里的學校,因路平的殘疾異樣而不收,最后在美京的奮力奔走下,一所農(nóng)村小學才接收了他。
現(xiàn)在,路平已經(jīng)成為一名中學生,離開了福利院去上中學。即便如此,美京還是經(jīng)常和他保持聯(lián)系,去看望他。路平的性格有點內(nèi)向,和“媽媽”在一起時話很多,但一接觸外人就顯得生澀和沉默,美京媽媽就有意讓路平離開福利院的環(huán)境,住到外面,有意識地鍛煉一下他的獨立生活和應對能力。
美京說:“路平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外語好,手也巧,他用電腦打字速度飛快,還能給福利院安裝電扇,他的理想是當一名翻譯?!?/p>
美京媽媽現(xiàn)已幫路平找到了寄養(yǎng)家庭,希望他將來能自立于社會。“我希望他能考上大學,畢業(yè)后找個工作,自己養(yǎng)活自己,不再成為社會的負擔。我相信,他應該有更精彩的未來?!?/p>
姜美京覺得,“媽媽”這個角色很重要。孩子都有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他們又有殘疾,比較敏感,渴望別人的尊重,有媽媽在身邊,就能很好地呵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感到安全。
“至于耐心和寬容心,也是孩子們需要的。福利院的孩子一直在接受別人的愛,我希望他們能懂得愛別人,珍惜別人的愛。”
在姜美京看來,照顧這些孤殘孩子不是什么值得發(fā)愁的事。每個媽媽都要細心照顧自己的孩子,都要面對孩子的淘氣啊、不聽話等等?!拔液退袐寢尪家粯樱瑳]有什么不同?!?/p>
“一個人考慮自己的得失太多,就會有很多煩惱,但我不計較這些。在福利院的工作,我并不是把它當工作來做,我就是孩子們的媽媽,我做的都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边@話發(fā)自姜美京的心聲。
我不想做“有你沒你都無所謂”的那種人
一轉(zhuǎn)眼,姜美京已經(jīng)在中國的沈陽和孩子們生活了10個年頭。她始終如一的辛勤努力,也換來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10余年來,她已幫助了70余名孤殘兒童到國內(nèi)外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幫助了200余名孤殘兒童改善了健康狀況,并幫助8名孩子具備了接受正常學校教育的能力。
姜美京每年都去美國各地參觀多家福利院和殘障兒童的康復機構,學習國際先進的特教理念和教學訓練方法,回來便在“歡樂家園”進行試驗,指導并傳授給這里的老師和阿姨,并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特教模式,現(xiàn)在“歡樂家園”智障康復班的孩子們既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又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為逐步走向生存自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這些年來,姜美京不遺余力地通過自籌和社會籌資形式,為孤殘兒童解決了生活、治療、學習訓練等費用400多萬元。同時她還為福利院及“歡樂家園”購置了大量康復訓練器材。她熱心動員社會力量投身于社會福利事業(yè),通過網(wǎng)絡等方式爭取了240余名外國志愿者,經(jīng)常來“歡樂家園”做義工。她還想方設法牽線聯(lián)系,為9名孤兒找到了國內(nèi)國外的收養(yǎng)家庭。
現(xiàn)在,美京的“歡樂家園”不僅收養(yǎng)著腦癱、聾啞、弱智的孤殘兒童,還收養(yǎng)了不少各種殘障的青少年,她擔負起了教養(yǎng)這些孩子的義務,日復一日地教給他們基本生活技能,包括算數(shù)、語文、電腦等等,盼望著他們能早日回歸社會,爭取成為寓立于社會的人。
包括筆者在內(nèi)的不少人間過美京:“選擇這樣的生活,你是否后悔過?個人感情上是否有點缺憾?”
美京坦誠地說:“我對我的生活完全沒有后悔過。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做‘有你沒你都無所謂的那種人。我覺得一定有人需要我,我的一生一定要給那些需要我的人,那樣他們的人生和我的人生,就都沒有缺憾了。我天天被孩子叫‘美京媽媽,心里很滿足,只是顧不上所有的孩子,實在分不開身,我真愿意復制我自己,復制很多個?!?/p>
“我一直都為孩子們忙碌,常常會想到他們的未來,卻很少有時間考慮自己的將來。我一心等我的孩子們早日長大,將來能夠組織自己的家庭,生育子女,過上一個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看到我的孩子們越來越好!”
“我45歲了,沒有結婚,也沒有買房。沒有自己的家庭生活,這讓我能全情奉獻給孩子們,做好全職媽媽。并沒有誰要求我這樣做,這是我愿意做的,是我喜歡的生活?!?/p>
“有人說,你過了40,會后悔,我現(xiàn)在還沒有后悔,也有人說,你過了60,就會后悔,我看著吧……但我覺得,永遠跟孩子在一起,沒有時間孤獨,看到一個個孩子在你的撫愛下進步,你總有前進的目標,總會感到開心快樂!會有永遠年輕的感覺?!?/p>
善良的中國人民銘記著這位韓國“媽媽”的愛心和真誠奉獻!遼寧省在2000年就授予姜美京遼寧省政府“友誼獎”,沈陽電視臺還為她頒發(fā)了一枚“平民英雄”獎章。2009年60周年國慶前夕,姜美京還榮獲了中國政府為在華工作的外國人頒發(fā)的最高榮譽——中國政府“友誼獎”。
在享受榮譽之時,姜美京最惦記的仍是那些她離不開的孩子們。住在北京的賓館里,她清早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阿姨們發(fā)短信:“今天是洗澡的時間,天氣漸涼了不要忘記了給孩子們多加些熱水?!?/p>
這就是一位媽媽,心里永遠惦記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