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奧克蘭米爾斯學院,日前出現(xiàn)一位94歲的畢業(yè)生。哈姿兒·蘇瑞絲在20世紀30年代高中畢業(yè)后無力升學,但始終懷抱著上大學的夢想,在經歷兩次婚姻、生下6子女,并升格為“奶奶”之后,才終于在2007年重拾書本,主修藝術史,并于今年畢業(yè)。但她畢業(yè)后仍閑不下來,計劃到博物館擔任志工,堪稱真正“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
少女帆船環(huán)球
澳大利亞一位僅16歲的少女潔西卡·華森,2009年10月獨自駕著帆船從悉尼返航,花了210天,越過大西洋、印度洋,最后重返悉尼,完成環(huán)游地球一周的壯舉。返航當天,悉尼聚集了數以萬計的歡迎群眾,甚至連澳大利亞總理也親自前往道賀。但可惜的是,世界速度航海協(xié)會只認可18歲以上成年人的紀錄,因此目前的紀錄保持者,仍是在1999年以327天完成環(huán)球航行的18歲青年杰西·馬丁。
用腦波玩游戲
美國一家玩具大廠日前推出新產品,只要戴上能偵測腦波的感應器,感應器就會將腦波數據輸入風扇,讓風扇吹動玩具球。玩家可靠著腦波,操控玩具球向上漂升,并穿越障重重礙物。玩游戲的人愈專心,風扇的風力就愈人;相反的,若玩家分心,風扇的強度就會減弱。研發(fā)人員宣稱,這款新型態(tài)玩具,讓游戲真正“動腦不動手”。
最值錢的手
有一雙纖纖玉手讓人稱羨,英國一位25歲的女子蓋瑪·豪沃斯,甚至用她的手來賺錢。原來她是專業(yè)的“手替身”,在廣告中,模特用手輕撫臉頰、戴項鏈,其實都是蓋瑪的手。美麗的雙手,讓她每次工作就能賺取2000英鎊,收入驚人。但美麗也要付出代價,蓋瑪除了為雙手投保高額保險,而且為了避免雙手受傷、確保肌膚細致,她不能做任何家事,一天要進行多達30次手部保養(yǎng)。出門也必須戴上手套。
胖廋定義大不同
科學家不久前進行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美國對于胖瘦的定義大為不同。他們調查日本自1984年以來,20到59歲的女性,發(fā)現(xiàn)愈來愈多人身體質量指數(BMI)低于18.5,有體重過輕的危險,此外,過輕一族足足比過胖者多出4倍。但美國的情形則完全相反,不但過去30年中,女性的平均體重增加了11.3公斤,而且上世紀80年代只有17%的女性過胖,現(xiàn)在超重者則高達35%。研究人員推測,應該是日本媒體習慣用嚴苛的標準看待女性的身材,才導致日本女性對“紙片人”般的身形趨之若鶩。
(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