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進耀
臺灣人愛吃姜母鴨,由此催生了一種職業(yè)——
剛出生的黃色小鴨一只只被吳政憲捏在手里,停留不到1秒的時間,迅速被丟入不同的籃子。對吳政憲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的工作是分出番鴨公母,辨識的方法有二:一種是擠鴨屁股用目測辨別;一種是觸摸,公鴨屁股摸起來有顆粒,母鴨則無。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卻十分關鍵,因為臺灣人愛吃姜母鴨,姜母鴨只用公番鴨,母鴨只能當一般肉鴨,價格差異極大:公雛鴨一只35元(新臺幣,下同),母鴨一只3元?!肮喨赓|較硬,纖維粗,久煮不爛。”除了姜母鴨,法國的鴨胸料理也是番鴨,只是在臺灣的市場還不夠大。
吳政憲說最巔峰的時代是:“20世紀80年代經(jīng)濟大好,做工的人一下工就喜歡吃姜母鴨配冰啤酒,連夏天也吃,一年吃掉1000萬只,90年代末經(jīng)濟不如以往,變成冬天吃當進補,一年大約有300萬只?!边@一行十足看天吃飯,暖冬沒人吃姜母鴨,鴨價大跌,鴨農(nóng)慘賠連帶隔年買不起雛鴨;下大雨、刮臺風母鴨就不受孕。公鴨值錢,吳政憲試過各種方法都沒法打破自然法則,公母比還是1:1。
吳政憲從小家里就養(yǎng)鴨,小學4年級就學會辯識技術,當時這還不算是一個“職業(yè)”,“以前番鴨孵化場專門養(yǎng)母種鴨生小鴨來賣,孵化場自己能辨識,后來農(nóng)村人口老化,眼力不好才開始請人來做?!标徽椖贻p眼力好,又熟能生巧,愈做愈快,“最高一天摸一萬只,摸到最后手指都麻了?!币话惚孀R正確率約99%,雛鴨2個月大時,母鴨會先長出羽絨,錯誤率太高,鴨農(nóng)會上門抱怨。
有人問他:從小摸鴨摸到大,還吃鴨嗎?“我現(xiàn)在外面吃飯,必點鴨肉,因為這樣我的鴨才賣得出去?!?/p>
海外星云 201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