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的藝術
綠色植物沿著墻往上攀爬,不需要土,活生生地長在金屬與毛氈架上。法國藝術家、植物學家派崔克·布朗克(Patrick Blanc)12歲那年創(chuàng)造出了無土垂直花園的雛形。從那以后,他的水栽綠墻遍布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旅館、辦公大樓。
布朗克的園藝作品何以對知名建筑師產(chǎn)生如此大的吸引力?現(xiàn)年57歲的布朗克說,都市環(huán)境中的綠墻比花園里的綠墻更能提神。巴黎塞納河畔的布藍堤美術館(Quai BranlyMuseum)外的綠墻,是布朗克最著名的植物造景設計之一,使用了來自中歐、中國、日本、美國等150種植物,共計1.5萬多株。
2、修身的圣地
日本京都的退藏院(Taizo-in)外有個庭園,里頭用零星散放的石頭模擬大海的波浪與大河的流水。有識之士表示,在這個旱地景觀中象征性地擺放這些石頭,意欲“有限空間里的無限宇宙”,這是禪學的核心觀念,也是沉思冥想的理想環(huán)境。
庭園建于400年前,根據(jù)禪師畫家狩野元信(Kano Motonobu)的繪畫修建而成,現(xiàn)在每年參觀人數(shù)達5萬人次。
3、孩子的教室
1994年,美國著名主廚艾麗絲·華特斯(Alice Waters)在加州柏克萊建立食材校園,教導小朋友們食用自己栽種的新鮮有機食材,感受自食其力的喜悅。她的構想在新奧爾良和安娜堡等地大受歡迎。2008年起。華特斯以廠“學校午餐計劃”為契機,以防治兒童肥胖癥和糖尿病為己任,希望說服全美公立學校的校長以營養(yǎng)美味的食物取代微波午餐盒與快餐?!拔覀儜撟尯⒆酉硎苁澄?,而不是只用來填飽肚?!彼f,“還有什么會比當季成熟又新鮮的草莓更誘人呢?”
4、實驗的天堂
人類與繡球花有什么關鍵?達爾文就是密切觀察自家的后花園,探索諸如此類的奧秘。英格蘭的肯特郡是達爾文的家鄉(xiāng),他家的后花園五彩繽紛,報春花、亞麻、蜀葵花爭奇斗妍,在這如畫美景中就暗藏著著名的達爾文理論的基礎。他在后花園進行的授粉實驗,使他開始了解物競天擇與進化的觀念,并于1859年發(fā)表了開創(chuàng)性的《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的假設。
為了在2009年慶祝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紐約植物園于2008年春天原樣重建了這位生物學家的后花園。
(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