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蕾
從1998年法國世界杯開始,金融界每逢世界杯都會進行一次名為“世界杯和經濟”的活動,高盛、摩根大通、瑞銀集團等多家投行的分析師,也推出了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的模型,預測隊伍排名。
路透社對全球78位經濟學家展開的調查顯示,本次世界杯中,有24位經濟學家看好西班牙奪冠,23人選擇巴西。而在上屆世界杯的調查中,96位經濟學家預測阿根廷會奪冠,8位預測意大利是得主,后者的準確,似乎與模式沒有特別關聯(lián)。運氣的成分更大。
法國、意大利和英格蘭兵敗后,看漲亞洲和新興市場貨幣的同事,對買賣歐元的同事笑言,“真是兵敗如山倒,貨幣和球隊均如此”。初期預言買新西蘭和朝鮮勝出,簡直就等于白白支付期權費的同事,在面對一輪嘲笑之后冷言:預測的真理從來都是“錯是必然,對是偶然”,無論是世界杯還是市場走勢,誰讓你們信以為真?
這句話讓我們沉重起來,想來也是,我們連發(fā)生在身邊的金融風暴都無法預測,如何以預測世界杯來重現(xiàn)輝煌?
但無論如何,世界杯讓交易室里的氣氛輕松起來。沒有人能斷定市場的疲軟同世界杯是否有直接的關系,不過,在投資界,基金管理人都在放假前將一些較易受波動影響的資產類別,轉到波動幅度較緩和的資產組合中,甚至暫時關閉盤口以回避市場風險的習慣卻也是必然。
足球,讓地球村的人們在另一個平臺建立了共鳴。韓國和朝鮮在為自己和對方的隊伍搖旗吶喊的時候,暫時放下了“天安”號被擊擊沉的傷痛;歐洲人停止了歐債危機、德國經濟、英國赤字和希臘失業(yè)的爭論——世界短暫進入嘉年華的美好狀態(tài)。
或許只是偶然,在1974年和1990年兩次獲得世界杯冠軍的德國隊,給后來的市場送了兩頭“大熊”。在德國奪冠后的半年,主導全球股市的美國市場兩次都下滑了12%。所以,呼叫“德國”奪冠的聲音在交易室里,是比較受賣空者歡迎的。
在所有冠軍隊伍中,意大利最“牛勁沖天”,在1982年和2006年世界杯的半年之后,股市分別上揚了33%和11.4%,是大家高唱《我的太陽》的開心時刻。只可惜這次它們提早回家了,但希望它們會將太陽留下來。
投資市場和世界杯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意。足球競賽和資本市場一樣充滿了不確定,即使具備了多種有利條件和充足準備也未必功成圓滿,但公平的競賽規(guī)則又給所有參與者帶來了機會和幻想,最終的結果卻又是黑白分明的——對投資者來說,不是虧就是賺;對球賽來說,不是輸就是贏;要不就是不虧不賺或打成平手。
對市場走勢的把握和對球賽勝負的判斷,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判斷能力,人們在不斷證明自己正確的過程中,對投資和足球產生了依戀,同時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刺激和快感。當然那些擁有世界杯資格球隊的球迷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的夢想托付給國家隊。一如在資本市場大獲全勝,可以通過財富的使用和分配,最終為自己喜愛的人帶來快樂一樣。
海外星云 2010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