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人們像往常一樣來到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紀念碑前哀悼死難者。人類對自然和科學的掌握,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生活,也帶來了不少災難。環(huán)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演員,威脅到了人和生物的生存。美國《時代》對歷史中的環(huán)境災難進行了梳理,入選的十大事件都啟發(fā)了人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Chernobyl)
史上最嚴重的核反應事故發(fā)生地。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爆炸,核反應爐熔毀,大量輻射能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原子塵污染。污染還擴散到了西部國家,從當時的蘇聯到接近歐洲,數以萬計的兒童被診斷為甲狀腺癌,核反應爆炸區(qū)近20英里范圍至今仍被封鎖。4號反應堆被人們用巨大的石棺密封起來,這是個漫長地核退散過程。(見圖1)
印度博帕爾(Bhopal)
1984年12月2日深夜,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位于印度博帕爾的殺蟲劑制造廠發(fā)生事故,45噸有毒化學成分從設備中泄露出來。數小時內,上千人因此喪命。在接下來的數月時間里,又有1.5萬人中毒身亡,近50萬人不同程度受影響。受影響的人當中大多數人失明、器官壞死或是有其他身體故障。受污染區(qū)域中出生的嬰兒,大多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和生理缺陷。1989年聯合碳化物公司賠償5億美元給受害者們,這筆賠償金都不夠受害人10年的治療費用。博帕爾仍是全球工業(yè)泄露災難的重癥區(qū)。(見圖2)
科威特油火(Kuwaiti)
1991年海灣戰(zhàn)爭結束后,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不甘心無法得到科威特,他指使一名男子對科威特的油井進行爆破。大約600口油井被點燃,這些火燃燒了7個月。整個波斯灣上空彌漫著有毒氣體和煤煙塵,不時下起黑雨。在美國宇航局的描述中寫到“在沙石為主的波斯灣地表上混合了石油、煤煙塵,凝固成一層新地表硬化物,這種硬化物侵占了整個波斯灣5%的面積”。大量家畜和野生動物因為油塵污染死亡,它們的肺受影響呈黑色。(見圖3)
愛之運河(Lore Canal)
美國紐約尼亞加拉瀑布附近的愛之運河,被視為一條美麗的河流,它繚繞著數百間的房屋和一所學校。然而,上世紀40~50年代當地一家公司向河中排放了2.1萬噸的有毒工業(yè)廢水后,這條運河被填充廢止了。但是掩埋并未達到預想的解決目的,廢水又從當地人家的后院和地下室冒出來。
1978年問題依舊存在,這片區(qū)域的人們紛紛變賣房屋給政府撤離了那里。這個災難讓美國通過了巨額基金計劃,用一以幫助清除有毒排泄物的危害。(見圖4)
??松ね郀柕掀?The Exxon Valdez)
1989年3月24日夜里,美國??松ね郀柕掀澨栍洼喸诎⒗辜訓|南部布萊礁(Bligh Reef)擱淺,泄露的1080萬加侖的原油擴散成一條巨大的污染帶,500英里范圍內的海岸線和海平面受影響。成千上萬的鳥、魚、海產等受污染,共有1.1萬人和1000艘船參與了清潔行動。??松ね郀柕掀澨柺敲绹鴼v史上最大的人為環(huán)境污染事故。(見圖5)
東海村(Tokaimura)核反應堆
1999年9月30日,日本最糟的核事故發(fā)生在東京的東北部。3名正在日本核能工業(yè)中心——東海村進行鈾反應操作的工人,發(fā)生了臨界反應事故。當時美國《時代》周刊寫到“一名工人當場昏迷,幾分鐘后,另外兩名工人開始嘔吐,他們的手和面部被灼燒成深紅色”。最后,兩名工人死亡,上百人不同程度被輻射傷害。(見圖6)
咸海(The Aral Sea)縮水
2010年4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問了咸海,他看到了被稱為“船只墓地”的咸海已滿是生銹的拖網漁船和擱淺在沙漠上無數的其他船只。咸海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和卡扎克斯坦之間,它曾是地球上第四大湖泊,面積相當于愛爾蘭。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的灌溉工程移走了咸海的幾處水源,咸海的面積迅速削減了90%。整個咸海的作用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原來魚量充沛的湖泊變成了大范圍的沙漠,由產魚變成了產鹽和沙塵暴,這兩樣不僅讓植物滅絕,也給數百英里的人口和生物造成了負面危害。不少大型船只如今陷在沙中,充滿了超現實的悲哀。(見圖7)
塞維索二惡英云(Seveso Dioxin Cloud)
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北部米蘭的一個小鎮(zhèn)塞維索的一個化學反應堆發(fā)生爆炸,釋放出一朵又白又厚的二惡英有毒化學云。當時的美國《時代》周刊寫到“一位農夫目睹自己的貓倒地氣絕身亡,當他走過去拾起貓的尸體,貓的尾巴掉落在地”。這是人們感到不適前4天發(fā)生的事,接著人們“嘔吐、視線模糊,尤其在兒童中他們患上了氯痤瘡的皮膚病”,幾周后所有人撤離了那里。(見圖8)
水俁灣災難(Minamata Disease)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zhèn)是水俁灣東部的一個小鎮(zhèn),有4萬多人居住,周圍的村莊還居住著1萬多農民和漁民。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這里建廠。后又開設了合成醋酸廠。1949年后,這個公司開始生產氯乙烯(C2H5CI),年產量不斷提高,1956年超過6000噸。與此同時,工廠把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廢水排放到水俁灣中。1956年,水俁灣附近發(fā)現了一種奇怪的病。這種病癥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蹈癥”。病貓步態(tài)不穩(wěn),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稱為“自殺貓”。隨后不久。此地也發(fā)現了患這種病癥的人?;颊哂捎谀X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被侵害,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面部癡呆、手足麻痹、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這種“怪病”就是轟動世界的“水俁病”,是最早出現的由于工業(yè)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八畟R病”的罪魁禍首是當時處于世界化工業(yè)尖端技術的氮(N)生產企業(yè)。氮用于肥皂、化學調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硫酸(H2SO4)等工業(yè)用品的制造上。(見圖9)
三里島事件(Three Mile Island)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電站第二組反應堆的操作室里,紅燈閃亮,汽笛報警,渦輪機停轉,堆心壓力和溫度驟然升高。2小時后,大量放射性物質溢出。6天以后,堆心溫度才開始下降,蒸氣泡消失——引起氫爆炸的威脅免除了。100噸鈾燃料雖然沒有熔化,但有60%的鈾棒受到損壞,反應堆最終陷于癱瘓。事故發(fā)生后,全美震驚,核電站附近的居民驚恐不安,約20萬人撤出這一地區(qū)。在過去的30年間,蘭里島事件成為不再進行新核能建筑開發(fā)的理由,全部核能的開發(fā)速度也大大放緩。
(寧良凌編譯自美國《時代》)
海外星云 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