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及生態(tài)效益研究

      2010-05-08 12:59:10何丙輝
      水土保持通報 2010年2期
      關鍵詞:順坡坡耕地黑麥草

      諶 蕓 ,何丙輝,羅 雷

      (1.西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400715;2.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yè)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楊凌,712100;3.中煤國際工程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重慶400016)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單元。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指為了充分發(fā)揮水土等自然資源的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小流域為單元,在全面規(guī)劃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農、林、牧等各業(yè)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設綜合治理措施,治理與開發(fā)相結合,對流域水土等自然資源進行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1]。在我國,進行綜合治理的小流域面積一般規(guī)定在30 km2以下,最大不超過 50 km2。

      三峽庫區(qū)的小流域中,坡耕地往往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的整治也是三峽庫區(qū)小流域治理的重點。本研究主要報道了三峽庫區(qū)鐵爐溝小流域坡耕地不同治理措施實施后所取得的生態(tài)效益成果。

      1 研究區(qū)概況

      鐵爐溝小流域面積約35.64 km2,地處三峽庫區(qū)腹地,位于重慶市豐都縣三合鎮(zhèn),流域地貌以丘陵為主,地形起伏劇烈,坡度陡,相對高差達200~350 m。流域土壤以侏羅系沙溪廟組砂巖、泥巖風化發(fā)育而成的中性紫色土為主,土層較薄,土壤肥力較差。

      鐵爐溝小流域內坡耕地水土流失類型主要有面蝕、溝蝕和以滑坡為主的重力侵蝕。目前,對其主要采取了以下4種治理措施[2]:(1)推行坡改梯。將5°~15°有水源保障的坡耕地逐步改造成水平梯田,將15°~25°的坡耕地改造成梯土。在改造中為防止生土裸露,表土回填厚度在0.2 m以上。(2)營造經果林。對于5°~15°水土流失為輕度或中度的坡耕地,在充分考慮原有經果林的基礎上,布置經果林。該流域種植的主要有柑桔、桃(水蜜桃)、葡萄、桑等。(3)退耕還林還草。將>25°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還草。為了保證群眾在退耕中收入不減少,退耕土地逐步規(guī)劃為經果林。(4)完善坡面水系。修建了蓄水攔沙工程(包括山坪塘、蓄水池和沉沙凼等)、溝渠工程[1](包括截水溝、排洪溝和沿山溝等)及田間道路。

      在實際應用中,4種措施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構成了經果林〔柑橘(Citrusreticulata Banco)〕、經果林〔桑樹(Morus alba L.)〕、水保林〔松樹(Pinus)〕、水保林〔白楊(Populus tomentosa Carr)〕、梯土〔桃樹(Prunus persica+黑麥草 Lolium perenne L.)〕、梯土〔玉米(Zea mays L.)〕等治理措施。

      2 試驗方法

      2.1 試驗設計

      鑒于研究區(qū)沒有標準徑流小區(qū),本試驗采用自設簡易徑流小區(qū)。簡易徑流小區(qū)規(guī)格為2 m×2 m,小區(qū)周圍用鐵皮做擋板,鐵皮插入土壤20 cm深,下方設置出水口,出水口連接集水池。集水池規(guī)格為1.0 m×1.0 m×1.0 m,底部和四壁用塑料薄膜鋪設。試驗開始后,在集水池頂部蓋上塑料薄膜,以防止降雨直接進入集水池。

      2.2 觀測方法

      徑流小區(qū)的土壤為砂壤土,平均土層厚度為40 cm。本試驗中僅測定了地表徑流,未測定壤中流。各指標的測定方法為:(1)徑流系數(shù)和泥沙量,每次降雨后,用量筒測量集水池中的集水量(連同泥沙),待沉淀后將泥沙烘干[3],測量泥沙量,最后計算出各徑流小區(qū)的徑流系數(shù)和泥沙量(g)。(2)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采用環(huán)刀取土,室內烘干法測定[4]。(3)土壤孔隙度,環(huán)刀浸水法測定。(4)土壤入滲性能,雙環(huán)法測定。(5)土壤養(yǎng)分。雨后 1 d,對 19個徑流小區(qū)的土壤進行采樣(0—20 cm)。樣品風干后,研磨通過1 mm篩孔,并采用常規(guī)土壤農化分析方法進行測定。

      2.3 數(shù)據處理

      為方便比較各綜合措施的減流減沙效益,擬將觀測值轉換為到同一坡度(15°),校正公式如下[5]:

      有關坡度因子的計算,查閱相關文獻,緩坡上選用McCool[6]等研究的坡度公式(3—4);陡坡上采用劉寶元[7]的坡度公式(5)。各小區(qū)坡度因子(表1)。

      式中:S — —坡度因子;θ— —坡度(°)。

      考慮到坡度和措施類型,流域內共設置了19個徑流小區(qū)(表1)。

      3 結果與分析

      鐵爐溝小流域坡耕地治理的效益包括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生態(tài)效益又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減流減沙和土壤改良。

      3.1 減沙減流效益分析

      鐵爐溝小流域雨季為5—9月,本次試驗觀測期為2006年5—9月,觀測了5次暴雨,總降雨量為255 mm。總共觀測到18組數(shù)據,校正到15°坡度上,計算各徑流小區(qū)徑流系數(shù)及泥沙量(表2)。

      表1 徑流小區(qū)基本情況

      表2 各措施下徑流系數(shù)和泥沙量觀測分析

      由表2可知:(1)梯土(桃樹+黑麥草)的減流效益最好,其徑流系數(shù)為0.12,比順坡耕作(玉米)(對照措施)減少了74.45%,柑橘和桑樹的減流效果相對較差,比對照措施減少了 19.15%和 25.53%;(2)梯土(桃樹+黑麥草)減沙效益最好,比對照措施減少了90.39%的產沙量,松樹、白楊和梯土(玉米)的減沙效果也較好,分別比對照措施減少了89.45%,88.15%和74.75%,柑橘和桑樹減沙效益相對較差,比對照措施減少了17.34%和21.06%。

      梯土(桃樹+黑麥草)的減流減沙效益最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工程措施一方面改變了微地形,減小了坡度,阻緩了地表徑流,使得徑流系數(shù)較小,另一方面其中的截水溝和排水溝及時將地表徑流排走,有效防止了徑流沖刷土壤。此外,桃樹和黑麥草具有固土和過濾水流泥沙的能力,使其減流減沙效益進一步增強。柑橘和桑樹的減流減沙效果相對較差,主要是因為種植時間短,且農民在其間栽植瓜類作物對土壤造成了擾動。

      3.2 土壤改良效益分析

      3.2.1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8]土壤容重及孔隙度是衡量土壤結構變化的重要指標。土壤容重下降,總孔隙度增加,將為土壤提供穩(wěn)定持續(xù)的好氣和嫌氣的條件,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

      由表3可以看出:(1)土壤容重各處理由小到大的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桑樹<柑橘、順坡耕作;(2)總孔隙度各處理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柑橘>桑樹、順坡耕作(玉米);(3)非毛管孔隙度各處理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柑橘>桑樹>順坡耕作(玉米);(4)毛管孔隙度各處理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松樹>梯土(桃樹+黑麥草)>白楊、梯土(玉米)>柑橘、桑樹>順坡耕作(玉米);(5)非毛管孔隙度/總孔隙度的大小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柑橘>桑樹>順坡耕作(玉米)。

      總的來說,梯土(桃樹+黑麥草)較其它措施,顯著減小了土壤容重和增加了土壤總孔隙度,即土壤結構得到明顯改善。

      3.2.2 土壤入滲性能[9]土壤入滲性能是反映林地涵養(yǎng)水源能力的重要水文指標。上述7種措施下,土壤入滲性能測定的試驗結果詳見圖1。

      圖1 各措施下的土壤入滲速率

      從圖1可以看出:(1)前2 min,順坡耕作(玉米)和梯土(玉米)的入滲速率非常大,分別達到29和28 mm/min;(2)順坡耕作(玉米)和梯土(玉米)入滲速率下降很快,并在第40 min左右進入穩(wěn)滲階段,穩(wěn)滲速率分別為1.5和2.0 mm/min;(3)梯土(桃樹+黑麥草)、水保林(松樹)、水保林(白楊)及經果林(桑樹、柑橘)進入穩(wěn)滲階段相對較慢,穩(wěn)滲速率以梯土(桃樹+黑麥草)最高,達到 5.6 mm/min;松樹、白楊、桑樹、柑橘次之,分別為4.3,3.9,3.5和3.1 mm/min。

      總之,土壤入滲性能強弱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水保林(松樹、白楊)>經果林(柑橘、桑樹)>梯土(玉米)>順坡耕作(玉米)。

      3.2.3 土壤養(yǎng)分[10]從表4可以看出:(1)有機質含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桑樹>順坡耕作(玉米)>梯土(玉米)>柑橘;(2)全N、全P、全K 和速效N、速效 P、速效K 的含量,梯土(桃樹+黑麥草)都是最高,而其它各項措施和順坡耕作(玉米)相比并沒有優(yōu)勢或者優(yōu)勢很小。故梯土(桃樹+黑麥草)較其它措施,土壤肥力最高。

      其原因主要有:(1)梯土(玉米)的耕作土可能有修建梯土時的深翻土,其初始養(yǎng)分不及原耕作層;(2)經果林(桑樹、柑橘)由于種植時間較短,株型較小,提供給土壤的養(yǎng)分比較少,故其土壤養(yǎng)分不及順坡耕作(玉米)的養(yǎng)分狀況。

      表4 各措施下土壤養(yǎng)分對照 g/kg

      4 結論

      (1)梯土(桃樹+黑麥草)的減流減沙效益最佳,松樹、白楊和梯土(玉米)次之,柑橘、桑樹的減流減沙效益相對較差。

      (2)梯土(桃樹+黑麥草)更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結構。土壤容重由小到大的順序為: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桑樹<柑橘、順坡耕作(玉米);土壤總孔隙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梯土(桃樹+黑麥草)>松樹>白楊>梯土(玉米)>柑橘>桑樹、順坡耕作(玉米)。

      (3)梯土(桃樹+黑麥草)的穩(wěn)滲速率最大,為5.6 mm/min。此外,穩(wěn)滲速率由小到大的順序:松樹>白楊>桑樹>柑橘>梯土(玉米)>順坡耕作(玉米)。

      (4)梯土(桃樹+黑麥草)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4.12 g/kg,顯著高于其它措施。其余措施土壤有機質含量順序為:松樹>白楊>桑樹>順坡耕作(玉米)>梯土(玉米)>柑橘。

      (5)土壤全N、全P、全K和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梯土(桃樹+黑麥草)均是最高,而其它各項措施相差不大。

      總的來說,鐵爐溝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是成功的。各項綜合措施在減沙減流、土壤改良方面均達到了一定效果,產生了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其中,梯土(桃樹+黑麥草)的生態(tài)效益最好。此外,其它調查研究表明梯土(桃樹+黑麥草)的經濟效益較其他措施也是最好的,高達13 950元/hm2。所以,梯土(桃樹+黑麥草)具有最佳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完全值得在三峽庫區(qū)推廣的小流域坡耕地治理措施。

      [1] 王禮先.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概念與原則[J].中國水土保持,2006(2):16-17.

      [2] 羅雷,何丙輝,文志勇,等.紫色砂泥巖嚴重侵蝕區(qū)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效益評價:以重慶市豐都縣鐵爐溝小流域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0):393-397.

      [3] Guy B T,Dickinson W T,Rudra R P.The role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in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in terrill flow[J].Transactions of the ASAE,1987,30(5),1378-1387.

      [4] 陳希哲.土力學地基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47-49.

      [5] 符素華,吳敬東,段淑懷,等.北京密云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對土壤侵蝕的影響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1,15(2):21-24.

      [6] McCool D K,Brown L C,F(xiàn)oster G R,et al.Revised slope steepness factor for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ASAE[J],1987,30(5):1387-1396.

      [7] Liu B Y,Nearing M A,Risse L M.Slope gradient effects on soil loss for slopes[J].T 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994 ,37(6):1835-1840.

      [8] 黃昌勇.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66-69.

      [9] 吳發(fā)啟,趙西寧,崔衛(wèi)芳.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滲測試方法對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03,23(3):39-41.

      [10] 朱青,王兆騫,尹迪信.貴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8,23(2):219-228.

      猜你喜歡
      順坡坡耕地黑麥草
      認識草,也是一門學問
      不同行內生草影響葡萄果實品質
      直擊高考試題,教你區(qū)分梯田與順坡壟
      黑麥草的種植、青貯及應用
      黑土區(qū)寬壟和窄壟耕作的順坡坡面土壤侵蝕對比
      種苗根熒光反應在多年生黑麥草與一年生黑麥草兩個種測定中可靠性驗證
      建平縣實施國家坡耕地治理項目成效及經驗
      樊玉媛 詩兩首
      資陽市雁江區(qū):防治并重 建管結合 創(chuàng)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區(qū)
      中國水利(2015年24期)2015-04-25 08:14:51
      鐵路站線順坡方案研究
      伊宁市| 视频| 通河县| 雷波县| 德化县| 三河市| 习水县| 根河市| 丰顺县| 翁牛特旗| 堆龙德庆县| 探索| 洪泽县| 清新县| 怀仁县| 南溪县| 容城县| 昌乐县| 梁河县| 怀安县| 利辛县| 资阳市| 五家渠市| 大宁县| 常州市| 周宁县| 罗定市| 文安县| 南漳县| 鲁山县| 贵溪市| 涟水县| 繁昌县| 上虞市| 长乐市| 诏安县| 绥芬河市| 德惠市| 双江| 丽江市|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