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
“爸爸,我會回到哈佛拿到我自己的學位?!睘榱诉@句話,我等了30年。
祝賀今天的哈佛畢業(yè)生都比我更直接地獲得了學位。哈佛校報稱我為“哈佛歷史上最成功的輟學生”,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猜想,正因為此,我才成為這個特殊群體中的尖子生……我只是失敗者中做得最好的。
哈佛生涯對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這里的學術氣氛讓我留戀,我曾經(jīng)上了很多我都沒有資格去聽的課。
當然,宿舍生活也非常美好。當時我住在拉德克里夫校區(qū),那時候這里的女孩子比現(xiàn)在多,而大多數(shù)男生都是那種很木訥的理科生,因此我的機會很多,你們都知道我的意思。我得到了一個讓人傷心的教訓:機會增加了并不能保證你就能獲得成功。
我在哈佛學到了經(jīng)濟和政治方面的很多新思想,也看到了科學方面的偉大進步。
可是,人類的最大進步并不體現(xiàn)在新發(fā)現(xiàn)上,而是在于如何應用這些新發(fā)現(xiàn)來消除不平等。無論是通過民主制度、強大的公共教育、高質量的醫(yī)療保健,或者廣泛的經(jīng)濟機會,消除不平等才是人類的最大成就。
當我離開校園時,并不知道美國有數(shù)百萬青少年被變相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我也絲毫沒有意識到在發(fā)展中國家有數(shù)百萬人生活在無法形容的貧困和疾病之中。我用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才明白了這些。
你們進入哈佛的時候是一個新的時代,你們比以往的畢業(yè)生更了解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不平等。你們在哈佛的這幾年里,我希望你們都曾經(jīng)想過,在這個技術加速進步的時代,我們最終將怎樣應對這樣的不平等以及如何解決這些不平等。
假如,你們可以每周拿出幾小時或者幾美元貢獻給一項事業(yè),而且你希望貢獻出的錢和時間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那么,你會把這些時間和錢花在哪里?對于梅琳達(注:蓋茨之妻,蓋茨慈善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和我來說,也存在著同樣的挑戰(zhàn):我們怎樣才能讓我們擁有的資源給最多的人帶來好處?在討論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梅琳達和我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在貧窮國家每年有數(shù)百萬兒童因為一些在美國早已沒有什么危險的疾病而死亡:風疹、瘧疾、肺炎、乙肝、黃熱病。還有一種更是我們從未聽說過的輪狀病毒,每年有50萬兒童因此死亡,但其中沒有一名是美國兒童。
我們感到非常震驚。我們本來以為,既然如此多的兒童因為這些可以被治愈的疾病而死亡,那么研發(fā)并散發(fā)這些新藥以拯救兒童,就應該是整個世界的頭等大事。但事實并非如此。不到一美元就能拯救一個生命。但是連這也沒有人提供。
于是,我們就像在座諸位那樣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為什么會允許那么多的孩子死去?答案很簡單,也很殘酷。拯救這些孩子的生命在市場上不會得到回報,政府也沒有為此提供補貼。這些孩子會死去,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改變市場的力量、沒有影響政治的話語權。
但是我和你們都有。
如果我們可以提升市場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在服務于因不平等而受苦的人時,能夠得到利潤回報,或者至少能維持生計。我們能向世界各國政府施加壓力,讓他們將納稅人的錢能更好地用于體現(xiàn)納稅人的價值觀。
我希望你們30年后再回到哈佛,來共同回想你們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實現(xiàn)了什么。我希望你們屆時對自己做出評判時,不光是看你們的職業(yè)成就,還要看你們對解決這個世界的極度不平等做了什么事情。
(劉文文摘自《戀愛婚姻家庭?青春》圖/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