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都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由此帶來的降低污染、資源再生等綜合效益無可限量,除此之外,垃圾也日漸成為罪案線索和取證破案的重要證源地。
美國53歲的私家偵探約翰·納扎里安。開著高級跑車卻干著黑夜里翻撿垃圾的活兒。每晚10點,他都要駛往名人與名流聚居的比佛利山莊。像考古一樣從垃圾堆中尋找寶物——有價值的財務賬單、處方藥瓶、商場購物單。以及可以進行DNA檢測的東西,尤其渴望看到避孕套。他常年受富有的客戶雇用,調(diào)查其配偶的不忠。因為卓有成效,他被不少好萊塢名人雇用過。
加拿大還為“垃圾證據(jù)”的合法性立法。今年4月,加拿大聯(lián)邦高等法院法官作出裁定:垃圾不受隱私權保護,警方可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對居民扔出的垃圾進行檢查,結果可作合法有效的呈堂證據(jù)。這一舉動緣自加拿大國家游泳隊隊員帕特里克。帕特里克退役后在家中私制搖頭丸,一天,他無意中將撕碎的毒品配方、制造毒品時使用的手套和天平包裝盒裝入垃圾袋后,放到路邊等候收取。讓警察從中撿到了犯罪證據(jù)。警方以此獲得搜查令,查封了帕特里克的家庭毒品作坊。然而帕特里克卻在法庭上辯稱。警察當眾翻查他的垃圾袋,是侵犯他的隱私權,以此取得的搜查令和搜查其寓所的行為。均屬非法和無效?!凹幽么笫忻褡杂陕?lián)盟”等組織也支持他,案件上訴到高等法院,法官判帕特里克敗訴,理由是將垃圾放在路邊等候收取。等于自動放棄隱私權保護,警察未侵犯他的人權。最終,這位前泳壇健將被判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