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木
1992年,大概9月份的時候,在北大五四體育中心二樓的一間小房子里,人不多,只是中文系的一個小范圍座談,由時任系主任的孫玉石教授主持。汪老頭(汪曾祺——編者注)仰著大頭,兩眼很大,像魯迅門前的棗樹,直指著天空,似乎屋頂有一個洞通向更為五彩繽紛的世界。這么大年紀的老頭眼睛還那么澄明,以至于其中沒有不相干的人。他偶爾咳嗽兩聲,想半天才說一句話。
“有人問我怎樣成為一個作家。
“咳咳(干咳的那種)。
“我想,第一要逃課,要逃課。”
聽眾很安靜。“咳咳,逃課?!?/p>
孫主任緊瞅著汪老頭,卻沒有辦法,因為汪老頭的眼睛一直望著屋頂以外的天空,其中沒有不相干的人。
“當初推薦我留校,朱自清先生就不高興,因為我老是逃課?!?/p>
“咳咳。”沉默。
“第二,想讀的書就讀,不想讀的就不讀。比如,列夫·托爾斯泰是很偉大,但我不喜歡,我就不讀。我最喜歡的作家,首先是我的老師沈從文,還有契訶夫和阿索林,我反復讀?!?/p>
(林碧鷹摘自中國長安出版社《尋找北大》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