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在興,張立剛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shè)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
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全站儀已經(jīng)相當普及而且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除能完成測距、測角、測坐標的功能外,全站儀還具有懸高測量、對邊測量、面積測量等一些特殊的功能。這些特殊功能使得測量工作在某些限制條件下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些特殊功能的可靠程度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現(xiàn)對工程測量中應(yīng)用較多的懸高測量進行討論,以求能更好地應(yīng)用該功能。
所謂懸高測量是指測定空中某點(如高壓線、煙囪、避雷針、橋墩橋架、屋面等)至特定某個面(一般為地平面)的高度。全站儀進行懸高測量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首先把全站儀安置于適當位置,并選定懸高測量模式后,把反射棱鏡設(shè)立在欲測高度的目標點C的天底B(即過目標點C的鉛垂線與地面的交點)處,輸入反射棱鏡高v;然后照準反射棱鏡進行測量;再轉(zhuǎn)動望遠鏡照準目標點C,便能實時顯示出目標點C至地面的高度H。
圖1 全站儀進行懸高測量工作原理圖
由圖1可知要測物體的高度:
式中:S為全站儀至反射棱鏡的斜距;α1和α2分別為儀器至反射棱鏡和目標點的豎直角。
現(xiàn)對(1)式進行全微分,得到公式為:
設(shè)|α2|≤45°,則 tan2α2≤1,sec4α2≤4,同時令 Mα2=Mα1=Mα,則公式為:
又因cos2α1≤1,所以公式為:
現(xiàn)取 MS= ±(2+2 ×10-6)S,Mv=3″,M2y= ±2 mm,當 S=100 m時|MH|≤4.4 mm。由此可見,全站儀懸高測量的精度比較高,能滿足一般工程測量的要求。
上面介紹的是反射棱鏡設(shè)立在欲測高度的目標點C的天底B而且不顧及投點誤差的條件下進行的。如果該條件不能保證,全站儀將無法測得C點距地面點B的正確高度;即使使用這一功能,測出的結(jié)果也是不正確的。如圖2所示,若將反射棱鏡立在了B',而非欲測高度目標點C的天底B(設(shè)偏移量為Δd),那么全站儀懸高測量的結(jié)果H將是C'點距地面的高度并非C點距地面的高度,兩者相差一個Δh(假設(shè)地面是平坦的,即B'與B同高)。Δh的計算公式為:Δh=Δdsinα2(6)
圖2 顧及投點誤差時測量工作原理圖
由(6)可知:∣α2∣越大,Δd對 Δh的影響越大,因此,為提高懸高測量的精度應(yīng)根據(jù)實際地形適當選擇儀器安置點,使∣α2∣盡量小些;Δd 與 Δh 直接成正比,∣Δd∣越大,∣Δh∣也越大;當 α2=30°,Δd=0.5 m時,Δh=250 mm。所以,為提高懸高測量的精度應(yīng)盡量減小Δd。即當測量精度要求較高時,應(yīng)先投點后觀測。如目標天底無法安置儀器時,可通過測量偏移量Δd,利用公式(6)對儀器測得的高度H施加改正。
[1]李青岳,陳永奇.工程測量學(xué)[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
[2]黑志堅,周秋生.測量平差[M].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