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亦
作者的簡介
心亦,本名陳治軍,男,1963年8月生,宣城市人,大專學(xué)歷。從1982年至今,先后在《教師報》、《安徽文學(xué)》、《詩歌月刊》、《散文詩世界》、《星星》、《清明》、《散文詩月刊》等全國三十幾家報刊雜志發(fā)表教育教學(xué)論文、詩歌及散文近300篇(首),出版教育教學(xué)論著三部、詩集兩部及散文詩集一部,長篇小說《隳突》出版在即。2003年至2009年共有三十多章散文詩人選全國年度散文詩選本。系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問
左腳,在鮮花的門口。右腳,在綠葉的門口。果實,是誰的所求?
手指指向天空,腳趾插進泥土。根,一生為誰固守?
面朝黃土,背朝天。陽光,去為誰提煉勞作的紫銅?
左手叩響天堂,右手指向心臟。遠方和路。把多少翅膀磨煉?
收攏靈魂,退回原點,理想與苦難摩擦,跋涉的歷程一一呈現(xiàn)。
初春
一扇扇門,打開。
洞窟里的聲音,鮮亮起來。
書聲瑯瑯,教室里開始喧嚷。學(xué)生們成群結(jié)隊,至少三三兩兩,走向開闊地。
風(fēng)嫁接在樹梢,感應(yīng)在指尖。誰臉上的第一抹紅暈,秘而不宣?
輪回
這是偶然、短暫的場景嗎?春天播種。夏日行動。秋天收獲。冬日享受。而死亡與新生的交替在一年四季中時刻進行著。
放棄吧,那些偶然的、短暫的歌頌!一些人在用一千年的時間,去涂改一個句子。有的人用一萬年之久,去創(chuàng)造一朵小花的形狀與顏色。而另外一些贊美者始終不勞而獲。
勞動者踏實勞動,面朝黃土,強壯精神。在偶然中,我們曾有過短暫的臣服、跪拜、盲從。在必然里,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歌唱,離經(jīng)叛道,終成正果。
我們堅持自己骨質(zhì)的硬度,邁向智慧的宮殿。清晨學(xué)習(xí)。中午思想。黃昏歌唱。夜晚夢酣。知廉而有所不取,知恥而朝拜圣潔。在詩歌的花園散散步。
樂山大佛
題記:樂山大佛是唐朝開元至貞元十九年間,在四川樂山縣城東南凌云山前,就山巖鑿成的彌勒佛像,高71米,造像氣魄雄偉,是我國最大的佛像。
一站就是千余年,山站成了佛,佛站成了山。靜靜矗立,無欲則剛。青山苦孕眾生,自然之骨長成參天的佛身。朝陽被銜作背景。瞬間凝成永恒,永恒在佛的掌心攥成絲狀的一瞬。風(fēng)聲雨聲水聲經(jīng)聲,聲聲入耳,浸潤了無數(shù)的心靈。心之帆,在濤聲依舊的江畔,冉冉升起。
被歲月擦亮的允諾,長竿一點,凌云飛渡,渡萬家燈火靠岸。暮色中,以綠苔之痕,承紅塵點點腳印。晨曦里,以萬籟俱靜之唇,吻空山粒粒鳥聲。雪霧間,用纖纖巧巧之指,編織禪房花木翠綠的意境。大江畔,用挺拔高聳之軀,托凡塵斑斑苦難之淚漬,于仁慈中歸寂。
超度你的香,絲絲縷縷。超度我的燈,燦如星辰。超度誰的經(jīng),亮在黎明。聽,晨鐘暮鼓聲中。誰凝望西天的美麗,熱淚縱橫!
飛天
題記:飛天是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空中飛舞的神。
洋溢靈魂的舞蹈。在空中怒放一種永恒。苦對座座圓潤的沙丘和滿窟驚羨的目光,在偏僻的敦煌莫高窟,你窮盡一生作了一次努力超越人間的飛升。胡之樂音終于盛開,舞蹈的花朵姹紫嫣紅,仙境由此悄然誕生。
在這游客如云的季節(jié),窟壁之上花朵極富生命的燃燒,必將擊穿一切生命的虛偽,轉(zhuǎn)而豐富果實一般平凡的真誠。在時光永恒的隧道里,你不朽地穿行,襟飄帶舞的精髓,跟陽光一起凝固在洞窟的四壁,熠熠生輝。
花期注定無限,激情也注定無數(shù)次被點燃。腳板裸露,熱烈的火焰化作不凡的云彩升天。倔強的手勢,絕不僅僅是象形文字,那樸實的內(nèi)涵,不知蘊藏了多少無人能解的故事?莫高窟高深的嘴唇啟或閉,從外表便給你一種悠遠的神韻,細聽,又有隱隱的哭聲從背后傳出,那是反彈的琵琶聲,在久等回音:弦,究竟斷了幾根?
就這么動情地悄然一撥,十指間四射的光芒,把無數(shù)貪婪一舉擊潰,其稀稀落落的碎片撞在古老的洞壁之上,煙滅灰飛。
中國圍棋
題記:琴棋書畫系中國古代四藝。其中的“棋”。指的是圍棋。
托缽非僧。二指輕輕一叩,脫手間,黑鳥白鳥飛翔于井田的壟上。
似兵非兵。勝勝敗敗反復(fù),鎮(zhèn)撲封壓之勢默然列成,都是梅花瘦影。而后,沉思為幾目輸贏。手指流,在明月松間,空空靈靈,遠山頓時化為背景。結(jié)局呢?只能在網(wǎng)破之后,擺某種定式于季節(jié)的黃昏……
相對而坐。烽火四起。棋的命運,在天元之上迂回……古往今來,無憂角內(nèi),文韜武略,并非陪襯。大浪淘沙,金者寥寥無幾!井田永不會荒蕪,以及棋人。
大片麥子稻子熟了,落為白子、黑子,沿田壟成群結(jié)隊地出擊……!
黑子是山。白子是水。無窮無盡。悲兮!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