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威縣一中 馬 莉
【事件回放】
1999年,在一次為慈善機構募捐的活動中,時任“反對黨”領袖的海倫·克拉克,在一幅小小的油畫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只想這會讓這幅普通的油畫增值。結果,在背面接連題簽兩次名的畫最后竟以2000 元新幣被一闊佬買去。有人開玩笑說,克拉克當時的名字就值1000 元。不過,克拉克本人沒有收取一分錢的“簽名費”,這些錢當天就被慈善機構悉數(shù)拿去。沒想到的是,3年后當了總理而且民眾支持率一直很高的克拉克,卻要為此事嚴肅認真地向公眾道歉。
【素材解讀】
在新西蘭這個法制健全的國家里,油畫像書籍一樣,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只有作者本人有權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大名,否則就是侵權、欺騙,是不誠實的行為,哪怕是善意的都不允許。電臺、電視臺的“鐵嘴”主持人和各個媒體的“挑刺”記者,對堂堂總理一點都不講情面。在這兒,對一個人最重要的評價就是你是否誠實。不然,無論你有多高的智慧、多深的學問和多少的財產,都將被一票否決。而作為政府官員,克拉克務實的公仆意識和謙遜的思想作風,同樣會給我們許多的啟示。
【適用話題】
“求實”“誠信”“尊重”“知識產權”“公仆意識”“領導藝術”“規(guī)則”“平等”等。
【事件回放】
1970年12月7日,出訪波蘭的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早晨醒來時有一種奇異的感覺,預感到將有意外的事情發(fā)生。這一天,他要向華沙無名烈士墓和華沙猶太人街區(qū)殉難者紀念碑獻花圈。在這座紀念碑下埋著600 萬具二戰(zhàn)時被德國法西斯殺害的猶太人遺骸。
當波蘭特為紀念碑獻完花圈后,他的一個舉動讓世界為之震驚:他突然“撲通”一聲跪下了!這一舉動并不在計劃日程之列,勃蘭特更沒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跪下了。
這位堅強的反納粹斗士,曾被希特勒下令開除國籍并遭追捕,在一次采訪中他這樣說:“我明確區(qū)分罪過和責任,我問心無愧……但對希特勒上臺搞法西斯主義我也感到有連帶責任。我任總理后更感到有替納粹時代的德國認罪贖罪的社會責任?!彼静槐剡@么做,但他卻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下跪的人跪下了。
【素材解讀】
歷史的真相無法遮掩,真誠才能贏得理解和寬容。面對無數(shù)受害者,勃蘭特的真誠一跪,贏得了世人的尊重,樹起了德國的尊嚴。這一舉動讓深受法西斯傷害的人民看到了一個總理的懺悔意識和責任感,讓世界見證了日耳曼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勃蘭特的深深一跪為德國的全面復興埋下了伏筆,這個意義重大的瞬間注定要讓歷史銘記。
【適用話題】
“真誠”“尊重”“尊嚴”“責任”“銘記”“歷史”“正義與良知”等。
【事件回放】
貝克爾是澳大利亞的一位老人,有一次,他在商場內和當時任總理的霍克為養(yǎng)老金問題爭論起來,雙方互不相讓。霍克一時沖動,罵了一句:“你這個愚蠢的老家伙!”
事后,貝克爾越想越不服氣:“你是總理就可以隨便罵人嗎?”于是,一張狀紙把霍克告到了昆士蘭一家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把傳票下到總理府,輿論一時為之嘩然?;艨艘舱J識到罵人家是“愚蠢的老家伙”是不文明之舉,決定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的這一句粗野的語言向貝克爾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不文明措詞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這位老人家,我愿意就此向他道歉,并誠懇地請求他原諒我的不遜?!?/p>
【素材解讀】
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尊重與人的身份、地位無關,美好的品質更應受到尊重。雖然總理犯錯在先,但是他用完美的禮儀取得了別人的原諒和尊重,也向別人展示了他敢于認錯的勇氣。可見,講究文明禮儀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反,惡語相向則是對人最大的傷害。這個故事還可以用來說明,人要敢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勇于承擔后果,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適用話題】
“勇氣”“道德修養(yǎng)”“自省”“尊重”“平等”“地位”等。
【結束語】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犯了錯誤,總得有人出來承擔責任,重啟新航;一個時代的失誤,總得有人來畫個句號,另開新篇。只有那些敢于擔起世紀責任的人,才會有超時代的思考;只有那些以公心為民造福的人,才能不圖虛名,面對現(xiàn)實,實事求是。
太陽有黑子,但太陽黑子沒法改變太陽的光輝。由此,他們也會理所當然地贏得人民的尊重與愛戴,世界也會因為他們的“道歉”而變得更加和平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