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爽,何菊英,夏培元,陳勇川(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藥劑科/國家藥物臨床研究機構,重慶市 400038)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及新藥種類的逐年增多,臨床用藥日趨復雜,多藥合用屢見不鮮,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jīng)濟損失。我院為一所三甲醫(yī)院,非常重視合理用藥。為促進藥物的合理使用,我院于2006年1月開始進行門急診處方分析,了解臨床用藥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不合理用藥,降低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并將處方審核的結果在全院公布,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藥的水平?,F(xiàn)就我院2007年上半年門急診處方的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門急診處方,共12 232張。對處方的用法、用量、合并用藥等情況根據(jù)《處方管理辦法》、《中國藥典》及藥品說明書相關要求進行系統(tǒng)分類和統(tǒng)計分析。
審查的12 232張?zhí)幏街?,含抗菌藥物的處? 637張,占21.56%;含注射液處方1 456張,占11.90%。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合理用藥處方569張,占總處方的4.65%,其中類型包括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復給藥、溶媒使用不當、藥理拮抗、處方用藥時間過長,具體情況見表1。另外對使用藥品品種數(shù)及對應處方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其中1張?zhí)幏街惺褂?種藥品的處方有3 388張,占27.70%;使用2種藥品的處方有3 685張,占30.13%;使用3~5種藥品的處方有4 799張,占39.23%;使用5種以上藥品的處方有360張,占2.94%,具體情況見表2。
表1 不合理用藥類型Tab 1 Styl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表2 藥品品種數(shù)及對應處方數(shù)統(tǒng)計Tab 2 Amount of drug category and relevant prescriptions
我院2007年1月~2007年6月審核的處方中,含抗菌藥物的處方為2 637張,占總處方的21.56%,使用頻率依次為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等;其中含單一抗菌藥物的處方為1 354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51.35%,二聯(lián)及以上的處方為1 283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48.65%,具體情況見表3、圖1。
在本次審查的處方中,分別從用藥時間、給藥方式、藥物聯(lián)用、抗菌藥物使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具體討論如下。
表3 含抗菌藥物處方概況Tab 3 Information of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圖1 抗菌藥物使用種類排序情況Fig 1 Category order of antibiotics
在本次審查的12 232張?zhí)幏街校?4張?zhí)幏接盟帟r間過長,占總審查處方數(shù)的0.60%,雖然比率較小,但也應該引起重視。有些藥品需要長期在醫(yī)師的觀察下服用,處方中一種藥品用藥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患者及時到醫(yī)院隨訪。如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華法林鈉片進行抗凝治療,預防血栓形成,但服用該藥有出血的風險,用藥期間應監(jiān)測凝血時間,降低出血危險。由于華法林鈉片需要長期服用,醫(yī)師在處方該藥時一般常在1年以上,患者對醫(yī)藥知識匱乏,不了解其不良反應,長期服用又不能及時到醫(yī)院復診評價療效,以致使用該藥的危險性升高。建議醫(yī)師在處方該藥時注明隨訪時間(如3月隨訪1次),以便降低患者使用該藥的危險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靜脈給藥是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其導致的過敏反應也是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比如熱原反應、過敏性休克、靜脈炎等。在本次審查的12 232張?zhí)幏街?,含注射液的處方? 456張,占總審查處方數(shù)的11.9%。靜脈給藥應該在醫(yī)師和護士的嚴密觀察下進行,更適合住院患者的治療方式,對于門診患者來說,靜脈給藥不僅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使用也不方便,還有可能降低其依從性。在門診就診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和觀察的是少數(shù),多數(shù)患者更適合在院外進行長期有效的藥物治療,口服給藥的使用、攜帶方便,更適合門診不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故提倡能口服給藥的門診患者盡量不用靜脈給藥的治療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
根據(jù)表2可知,本次審查的處方構成在性別上沒有差別。3種及3種以上藥品聯(lián)用占總審查處方數(shù)量的42.17%,其中不包含一人多方的聯(lián)合用藥情況,聯(lián)合用藥品種越多,勢必會增加不合理用藥的機會。如:(1)重復用藥:同種類,治療效果類似的藥品出現(xiàn)在同一張?zhí)幏街校_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聯(lián)用,兩者都為14元環(huán)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1]);(2)聯(lián)用增加藥品不良反應:地高辛和硝苯地平聯(lián)用有可能會使地高辛的腎清除率降低,血藥濃度增加,引起洋地黃中毒,導致心律失常。
本次審查的處方中,還存在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在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復用藥、溶媒使用不當、藥理拮抗及高起點用藥等方面,具體情況如下。
3.4.1 用法用量不合理。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其它β-內酰胺類屬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殺菌效果主要取決于血藥濃度超過針對細菌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此類抗菌藥物無抗菌后效應(PAE),其抗菌原則是將用藥間隔時間縮短,不必將每次劑量增大,一般3~4個半衰期用藥1次,每日用藥總量分3~4次給藥。如青霉素G,半衰期只有30 min,1日用1次根本無法達到有效抗菌濃度,反而容易引起耐藥菌生長。但在審查的處方中,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使用1日1次的頻率較高。
3.4.2 重復用藥。抗菌藥物聯(lián)用應有一定的指征。近年來,隨著耐藥菌株日益增多,且門急診因條件限制,難以及時進行細菌藥敏試驗,因此醫(yī)師常將多種抗菌藥物聯(lián)用,以期達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如:奧硝唑+甲硝唑。奧硝唑與甲硝唑均為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且均對厭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雖在一張?zhí)幏街袘玫膭┬筒灰粯?,但因其極易引起細菌耐藥性產生,不必同時應用。
3.4.3 溶媒使用不當。據(jù)報道[2],青霉素類不宜與葡萄糖注射液(pH 3.2~5.5)配伍,因該類抗菌藥物在pH<4的條件下分解較快,甚至有沉淀生成,與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時效價降低,故選用生理鹽水為溶媒穩(wěn)定性較好。
3.4.4 藥理拮抗。在審查的處方中存在3種情況:一是殺菌劑與抑菌劑合用。傳統(tǒng)觀點認為,這2種藥物合用有拮抗作用,屬配伍禁忌,如頭孢克洛+羅紅霉素,前者是繁殖期殺菌劑,后者是繁殖期抑菌劑,兩藥合用可降低前者的效價,因此應避免合用。二是作用部位類同。羅紅霉素與克林霉素均為速效抑菌劑,從藥理作用看兩藥合用可產生協(xié)同作用,但由于兩藥均競爭性結合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細菌細胞蛋白質合成的生化環(huán)節(jié),因而產生拮抗作用,故兩藥不宜合用[3]。三是抗菌藥物與活菌制劑合用[4]。如青霉素與金雙歧合用。金雙歧的主要成分為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等,屬革蘭陽性菌,無致病性,皆為健康人腸道正常菌群,主要用于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便秘及抗菌藥物無效的腹瀉、便秘。其對青霉素等抗菌藥物很敏感,所以2藥合用時青霉素可殺死金雙歧中的有益菌,故二者宜分開服用,以利于發(fā)揮各自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3.4.5 高起點應用抗菌藥物。根據(jù)圖1可知,頭孢類和喹諾酮類使用頻率較高,在審查的處方中,抗感染首選第3代頭孢菌素和新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較多。本部分因較難了解患者當時的病情,不能判斷抗菌藥物應用是否合理,但此種情況不可忽略,應該引起廣大醫(yī)藥工作者的注意。
總之,在藥物選擇和使用中,醫(yī)師應以當代藥物和疾病的系統(tǒng)知識及理論為基礎,根據(jù)法定的藥品信息資料,安全、有效、經(jīng)濟、適當?shù)厥褂盟幬?,避免不合理用藥和濫用藥物,減少藥品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另一方面,藥師應提高對不合格處方的判斷能力,依《處方管理辦法》賦予的權力和責任,對處方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嚴把處方審查關,并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加大對合理用藥的宣傳力度,讓我院的合理用藥更加完善。
[1]胡應倫.頭孢哌酮鈉靜脈滴注溶媒的選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2,22(8):508.
[2]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主編.新編藥物學[M].第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62.
[3]李 端主編.藥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73.
[4]趙 興.我院2004年抗菌藥物不合理處方分析[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6,4(1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