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qū)》是導演寧浩轉型之作,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此次他借鑒了公路電影和西部片的元素,打造出一部關于人性與社會的黑色幽默電影。寧浩最喜歡講故事,他的“瘋狂”系列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個好看的故事。所以“在路上”和西部片理所當然地成了他最新借鑒的元素。恰恰因為“在路上”,所以會不斷遇到新鮮的人物,碰上新鮮的事情,也就永遠會有講不完的故事。假如這個故事又是發(fā)生在西部,那么大漠荒原,人與自然便又多了無數可供遐想之處。
公路電影最初出現在美國,誕生之初,多半由當時好萊塢的青年導演執(zhí)導,反映青年人失落、孤獨、憤懣和反叛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其主人公們多駕駛著各色汽車,懷著破碎的夢,疾馳在窮鄉(xiāng)僻壤上。西部片,也被稱作牛仔片,在可以看得到地平線的?;牡脑埃莻€具有傳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個躍馬馳騁持槍格斗的激烈場面讓西部片作為好萊塢電影特殊的類型片風行于世。而其深層的符號和象征則有點像美國人自說自話的歷史溯源:雖然美國人大部分都是殖民而來,而非土生土長,但他們樂于為自己根植于這片土地尋找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說,以開發(fā)西部為內容的西部片就成了美國人表達他們創(chuàng)造了美國文化的史詩般的神化手段。
巧合的是,同樣是類型片的一種,公路電影與西部片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美國文化特有的產物,描繪的也都是對美國邊疆的探索。不同之處在于,西部片的時代背景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片中的英雄們騎馬越過遼闊的草原沙漠;公路電影的時代背景則設定在20世紀,車輛成為冒險探索的工具。西部片強調人與自然搏斗而勝利的過程,以及沿途所出現的種種困難險阻,如紅番、狼群、暴風、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奮斗克服的,自然或野蠻的目標;公路電影則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多半是在為本身的孤獨疏離做注腳。西部電影里的旅程,是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電影里的旅程,多半是主角為了尋找自我所作的逃離,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發(fā)生的結果是這條路把他們帶到空無一物之處,他們的自我也在尋找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了。簡而言之,西部片突出個人的冒險刺激,而公路片則反映人的內心情感。
當然,這些都是針對發(fā)源自美國的類型電影而言。隨著電影的全球化,西部片或者公路電影已經不再是好萊塢專屬,其內容也發(fā)生了很大轉變。雖然在中國,公路電影尚屬少見,但西部片對國人而言并不陌生,而此篇題外話的宗旨便是集結中外優(yōu)秀的類型之作,在進入《無人區(qū)》之前,且看導演寧浩是如何模仿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