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中國模式不適合俄羅斯——不僅在經(jīng)濟上在政治上同樣如此。表面上,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制制度也許看上去有些類似,但事實上,兩者截然不同。統(tǒng)治中國的是共產黨,而統(tǒng)治俄羅斯的是一個官僚階層。在中國,政府與工商界的關系沒有那么密切。與俄羅斯不同,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是某家國有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被認定通過朋友或親戚做生意的中國官員會被處以刑罰。中國在嚴厲打擊腐敗。中國官員不斷受到監(jiān)督:他們有什么樣的汽車,他們住在哪兒,他們的親戚的就業(yè)情況。中國能夠成功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原因是,工商業(yè)能在沒有政治勢力干涉或官員濫用權力的情況下自由發(fā)展。30年來,中國實行開放政策,吸引外國投資,維持市場的高度競爭性,保護所有權和合同。(俄羅斯《莫斯科時報》2009年11月24日)
西方錯估中國已數(shù)十年了———中國擁抱了市場經(jīng)濟,但它避開了西方式自由。而且,中國的力量還在不停增長。這其中的問題不只是西式民主、人權那么簡單。中國根本不像西方,且今后永遠都不會像。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現(xiàn)代化進程必然導致西方化。但是,影響現(xiàn)代化的不僅僅是
市場、競爭和技術,還有歷史和文化。而中國的歷史文化迥異于任何西方國家。我們無法準確預測中國的未來,根本原因在于未能理解其過去。中國本質上是一個文明國家,其身份認同感源自作為文明國家的悠久歷史。當然,世界上有許多種文明,比如西方文明,但中國屬于唯一的文明國家。中國人視國家為監(jiān)護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職責是保護統(tǒng)一。國家的合法性因而深藏于中國的歷史中。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國家。如果我們想要理解中國,就必須超越西方現(xiàn)實、經(jīng)驗和概念的局限。200年來,先是歐洲,接著是美國,西方主導了世界。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標志著那個時代的終結。(美國《洛杉磯時報》2009年11月22日)
book=7,ebook=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