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少才
來到澳大利亞,不得不說一說這里的“天堂農莊”。這個地處“黃金海岸”的“天堂農莊”,有別于其他地方的農莊,自有一番讓人回味的風景。
樹木和綠草,憨態(tài)可掬的考拉和袋鼠,古老的木輪車和拖拉機,還有馬仔的馬術表演和牧民的剪羊毛表演等,都讓我過目不忘。
天堂農莊占地12公頃,四周是一望無際的草地和森林,這里是澳洲農莊生活真實的寫照,有獨一無二的澳洲傳統(tǒng)文化。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征,而天堂農莊人工飼養(yǎng)了多只袋鼠。我們到達時,那幾只大袋鼠正在睡覺,也許它們每天接待參觀者實在是太多了,因此不論你怎么對它拍照或者上前撫摸它,它都一動不動。
據(jù)說袋鼠繁殖力特別強,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要有計劃地捕殺一批。袋鼠皮被做成各種皮制物品出售,袋鼠肉則被做成各種佳肴食品。袋鼠的繁殖也很有意思,母袋鼠在臨產前都會清理袋內雜物,分娩后,未睜眼的小袋鼠會從袋鼠媽媽的尾巴上向育兒袋里蠕動,在這過程中,它們絕不會迷失方向。在袋鼠生活或經常活動的高速公路,經常有袋鼠圖案標識,這是提醒司機,此處有袋鼠活動。袋鼠通常喜歡在夜間活動,一遇到汽車的燈光,它就不動了,因而往往會成為車輪下的犧牲品。
在澳大利亞還有一種動物十分惹人喜愛,這就是考拉??祭郧闇仨?,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灰白色,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叢,鼻子裸露且扁平??祭瓫]有尾巴,這是因為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坐墊”,因而能長時間坐在樹上。它四肢粗壯,尖爪銳利,長而彎曲,善于攀樹,且多數(shù)時間待在高高的樹上,就連睡覺也不下來。農莊專門有供游客拍照的考拉明星,它們會擺出各種姿勢配合游人合影。
離開動物區(qū),便是原汁原味的曠野區(qū)。茫茫的森林、土路,沿著土路向縱深走,耳聞鳥鳴陣陣。猛抬頭,一只紅肚、紅脖子的鳥兒好像在給我做向導,任我舉起相機,它也沒有驚嚇地飛走。
餐廳也是這個農莊的特點,長條桌,長條凳,原木本色打造,看似粗糙,卻能品出木頭的香氣。餐廳的窗外,同樣是這樣的桌凳,因為這里沒有風沙,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很適合室外就餐。腳下是大片的綠草地,不遠處還有跑馬場,不用近前,就能看得真切,因為餐廳正好是在高處,視野寬闊,一目了然。
天堂農莊還有一個傳統(tǒng)的保留節(jié)目——剪羊毛。每天固定時間一到,就有8只訓練有素的“明星羊”跑向舞臺,找到各自的位置站好。主持人幽默地依次向來賓介紹這些羊的品種習性。澳大利亞有許多優(yōu)良羊種,舞臺上這8只羊有的毛濃厚,有的羊角彎曲且呈旋轉型,有的個大體壯,還有少見的駝羊,它們溫和馴服,雖然各不相同,但只只形態(tài)可愛,十分遵守紀律。澳大利亞是羊毛出口國,過去剪羊毛都是用大剪刀,且勞動強度大,現(xiàn)在都用電剪刀,一個剪羊毛能手一天可剪200多只羊。當?shù)氐暮⒆雍驮谛W生也經常在父母或老師的帶領下來這里觀看剪羊毛表演,意在讓他們從小就了解這道工序,了解生活中的毛制品是怎么來的。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畜牧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國家。綿羊數(shù)量居世界首位,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養(yǎng)羊業(yè)每年能給澳大利亞帶來18.2億澳元的產值。綿羊品種主要是以產毛為主的美利奴羊,占總數(shù)的75%,美利奴羊與波爾山羊的一代雜交品種占12%,美利奴與其他品種的雜交后代占9%。羊毛產量達110萬噸,遠銷國外,成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在出口產值中占農業(yè)產值的43%。難怪一項牧民平常的剪羊毛工作也成了傳統(tǒng)的表演節(jié)目。
天堂農莊早期使用過的拖拉機已經成了一件歷史文物,靜靜地停放在草地上。那架更早的木輪馬車也許在向游人訴說它從原始社會奔向現(xiàn)代社會的歷程。這個時候,獨自在林中欣賞,澳大利亞的歷史靜止在這里,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澳大利亞的歷史太短了,短短的200多年,就從一個無人知曉的原始社會跨越到現(xiàn)代社會,難怪那架木輪馬車會成為那么尊貴的歷史文物,因為木輪馬車之后就是高速發(fā)展的海陸空現(xiàn)代交通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