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棗
鏡中
文/張 棗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來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險的事固然美麗
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
羞慚。低下頭,回答著皇帝
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
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張棗,生于1962年,2010年3月病逝于德國,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詩人,德國圖賓根大學文哲博士,出版詩集有《春秋來信》等。
這是一首省略的詩歌,作者很多地方?jīng)]有明示,似乎故意布滿空白,讓讀者猜度。要讀懂詩歌,我們只能將空白之處補充完整。為什么“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呢?首先要明確詩歌的寫作對象和抒情主體。詩歌的寫作對象是“她”,敘述主語從后文可以知道是“皇帝”,全詩就是寫皇帝想起自己對“她”的后悔的感情。所以,作者用“比如”舉例了“后悔”的事情:游泳、爬梯子、騎馬、坐在窗口。為什么這些事情是讓人“后悔”的呢?作者沒有言明,中間只有“危險的事固然美麗”一句,似乎透露皇帝的擔心。其實還必須注意另外一句“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讓“她”孤獨?,F(xiàn)在大概是物是人非,皇帝一個人呆看著一面鏡子,從鏡中看到自己一個人,想到自己曾經(jīng)讓她也是一個人,就生出無限感慨:曾經(jīng)不懂得珍惜啊!詩歌一前一后強調了梅花落下這個場景,渲染了悵惘的氣氛。雖然這樣的境遇很多人都有過,但是詩人的創(chuàng)作使之強化了。
(供稿/浙江諸暨市天馬實驗學校 邊建松)
責編/劉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