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明
翠影層層,斑駁一地傲然風(fēng)骨;悠悠竹香,沁出一股絕世豐姿。
——題記
不知是何時喜歡上竹子,只知道它那身傲骨是非凡的。
窗外,竹子隨風(fēng)搖擺,婀娜多姿??諝庵?,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竹香。
九百多年前,蘇軾一身素衣,衣袂飄飄,他蕩然轉(zhuǎn)身,歸隱山林,與竹為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桌案上一杯清茶,零星竹葉蕩乎其中。他潑墨揮毫,宣紙上瞬間浮現(xiàn)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他坦然一笑,寧為平民,不為奸佞,挺如翠竹,無愧于天地。
時光荏苒,清幽的小筑間,墨香濃郁,鄭板橋啜一口清酒,成竹在胸。寧為垂釣者,不做昏庸官,既然為官,便要真真正正做對得起蒼天的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竹子何懼風(fēng)霜雨雪?倘若官場當(dāng)真已變得千瘡百孔,就瀟灑而去吧!“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又如竹子一般,剛正不阿!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云:“瞻彼淇奧,綠竹漪漪,有匪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與竹、竹與人本應(yīng)為一體,以竹喻己,情愿遠(yuǎn)離這物欲橫流的煙雨紅塵、喧囂人間,逍遙于深山僻壤。他們以竹為友,倚遍竹香,向往超凡脫俗、無拘無束的生活。所以,在愛竹人的心里,任何的外在形式都已變得微不足道,聞到那陣陣竹香,便明了心中的所求。竹當(dāng)是最完美的,千年一碧,不畏風(fēng)雨,傲對霜雪。它虛心進取,默默奉獻,堪稱表率,是集天地間清氣潔氣于一身的靈物。
竹的香味若細(xì)細(xì)去品,有品不盡的絕世風(fēng)骨,品不完的高尚情操。它身上最可寶貴的品質(zhì),乃是絕大部分現(xiàn)代人身上正在逐漸消逝的一股浩然正氣。對我們來說,這種品質(zhì)是那么珍貴,那么不可或缺。
陽光在竹林間投下零星的光斑,竹影間碎金斑駁。簫聲乍起,竹香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