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靜
纖支鏡檢查由于管徑細、可彎曲、易插入段及亞段支氣管,可視范圍廣,照明好,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可靠依據。以操作簡便、安全、創(chuàng)傷小的特點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應用纖支鏡檢查和治療105例,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105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30例,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8歲;支氣管內膜結核25例,肺曲菌病15例,肺結核50例,支氣管擴張并感染15例。檢查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并發(fā)癥有痰中帶血,術前凝血功能及心電圖結果正常。經精心護理,本組患者均好轉。
2.1.1心理護理 絕大多數患者存在著緊張、焦慮等心理,針對其心理狀態(tài),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顧慮。采取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纖支鏡檢查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操作程序,耐心細致向患者介紹纖支鏡檢查的基本過程、術中的配合及鏡檢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術后注意事項,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使其主動配合檢查。
2.1.2 術前檢查 術前行胸片或CT檢查,測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凝血圖、心電圖,符合纖支鏡檢查適應證者由患者或委托人簽署檢查同意書。
2.1.3 患者準備 配合做好術前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心電圖、胸部X線或CT檢查。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包括病情、生命體征、及合作能力,做好相關宣教,術前1 d禁辛辣食物,戒煙、酒,術前6 h禁食、禁水,以免惡心、嘔吐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訓練患者檢查過程中咳嗽、排痰技巧及呼吸動作訓練;患者或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2.1.4 術前用藥 術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以達到鎮(zhèn)靜、減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用2%利多卡因通過噴霧鼻腔、咽喉部2~3次,患者感覺(咽部有麻澀感、吞咽不暢、咽部有異物感,即可檢查)。
2.2.1 患者取仰臥位,選擇經鼻插鏡,進入聲門前注入利多卡因2 ml,停留1~2 min,讓患者有適應過程,同時告訴患者纖支鏡進入聲門時會有惡心、咳嗽、氣憋感覺,屬正常反應,應精神放松,張口呼吸,不能抬頭或搖頭,有痰可咯出或咽下。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上呼吸道通暢。
2.2.2 進入總支氣管腔后,立即注入利多卡因2 ml,停留休息1 min,安慰患者,利用談話以轉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時讓家屬握緊患者雙手給予心理支持,需防止忍耐力差的患者強行翻身及拔管。檢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血壓、脈博、呼吸等情況,當出現面色青紫,口唇發(fā)紺,脈搏快弱或律不齊,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或降低,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并停止檢查。
2.2.3 對活檢的患者備好0.1%腎上腺素,對估計活檢部位易出血者,可注入1 ml止血劑。使用活檢鉗時,囑患者盡量控制咳嗽,以免損傷肺組織,對活檢不易取到的病灶,可用毛刷刷取,然后涂片送檢。
2.3.1 一般護理 術后囑患者禁食2 h,告誡患者少說話、盡量避免用力咳嗽、咯痰;咳嗽加劇、痰量增多、少量血痰屬正?,F象,消除患者焦慮心理,術后3 h可進溫涼半流質飲食,如無并發(fā)癥,次日可正常進食,以清淡,細軟為主。
2.3.2 病情觀察 注意觀察呼吸頻率、深度、節(jié)律的變化和口唇顏色,呼吸不暢者予以吸氧2~3 L/min。防止術后咯血:去枕平臥,頭偏向患側、或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消除鼻腔、口咽內的積血,保持呼吸道通暢;消除患者的恐懼、緊張情緒,必要時給小量鎮(zhèn)靜劑應用,避免用力咳嗽,吸氧3~4 L/m,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有無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休克狀態(tài),準備好搶救藥品、器械,避免窒息致死的后果發(fā)生。
纖支鏡檢查以操作簡便、安全、創(chuàng)傷小、診斷明確的特點在臨床廣泛應用,是診斷和治療支氣管和肺部疾病主要方法之一。術前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能配合檢查,提高鏡檢的成功率,減少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注意聽取患者的不適主訴,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出現不適要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術后了解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通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達到及時治療并發(fā)癥的目的。
[1]劉昌起.纖支鏡檢查麻醉方法的評價及其并發(fā)癥的預防.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4,17(6):329.
[2]陳文彬.診斷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4,2:573-575.
[3]張秀梅,孟凡麗.纖支鏡檢查的護理配合.中華現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