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平縣電視臺 吳清
新形勢下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要求
鎮(zhèn)平縣電視臺 吳清
新聞編輯是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政策性、思想性、知識性、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項具有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新聞編輯的素質主要包括思想修養(yǎng)、政治品格、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內容,歷來受到各方的重視和關注。新聞編輯的素質要求和內容,是與社會的進步和廣播電視的發(fā)展相適應的,需要不斷地加以充實和豐富。
1.編輯應介入前期策劃。編輯中心制是國際媒體通用的運作方式。編輯應該介入新聞稿件的前期策劃,引導記者有條理地進行采訪。編輯可以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狀況,重大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情形,確定報道思想、擬定報道計劃、關注社會熱點、把握輿論導向;可以直接分派記者的采訪任務,派遣記者補充采訪等。
2.編輯要對稿件進行篩選和加工。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都要面對從不同渠道涌來的大量稿件。這些稿件對于記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經完成的作品。但是,對于編輯而言,它們只是編輯合成新聞節(jié)目的一些素材。編輯的成品應是一組完整的、高質量的、符合編輯意圖和宣傳思想的新聞組合,這就要求編輯對稿件進行選擇和加工。
3.編輯應全面統(tǒng)籌,使工作協(xié)調有序。節(jié)目錄制是編輯工作的最后一步,在整個錄制過程中,編輯要進行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主持人、技術人員做好節(jié)目。在時間上,編輯要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如果準備稿件多了,時間超了,該撤哪條稿件要心中有數;對于記者剛剛采訪的突發(fā)事件,要在第一時間播報出去,這條新聞在編排時又應該插到什么位置,這些都要求編輯具有敏銳的思維、果斷的決策、精確的計算、純熟的技術。另外,編輯要與后期制作人員做好溝通交流,使其能對新聞稿件有宏觀地把握。作為電視新聞后期制作人員,其自身也必須具備扎實的新聞理論基礎和政策觀念。因為如果電視新聞后期制作人員對當前的形勢不聞不問,那么他們就無法理解新聞的精神實質,對聲畫的把握可能就會陷于呆板機械;如果他們對于當前的宏觀形勢有了準確的了解,對于編輯部組織的報道重點和報道思想就能心領神會,采用聲畫表現形式時自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電視新聞編輯的職業(yè)道德對新聞工作起著導向和調節(jié)的作用,只有編輯把好關,才能給受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但是,近年來,一些電視新聞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和“眼球”經濟,或捕風捉影,炒作小道消息,甚至制作假新聞;或不惜篇幅、版面、時段大量報道所謂的名人、明星的奇聞軼事,低俗之風盛行;或以宣傳科學為名,宣傳封建迷信;更有甚者,居然把社會上流傳的“政治笑話”在電視新聞中播出。上述問題的出現,固然有多種原因,但與編輯把關不嚴,甚至默許或同意這種做法的態(tài)度有關,新聞編輯背離了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編輯活動中掌握著大部分工作的決定權,在運用職權中不能為了牟取個人利益而喪失了編輯工作的職業(yè)道德。具體來說,良好的新聞編輯職業(yè)道德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環(huán)境中,新聞編輯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道德和理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既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新聞宣傳力度,又要注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既要發(fā)現新聞價值,又要注意其社會影響。
2.遵循新聞的本質屬性。要遵循新聞的真實性、公正性和客觀性原則;尊重信息產權,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有奉獻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3.信息安全意識。要增強信息安全的責任感,遵守有關信息安全的行為規(guī)范;執(zhí)行信息技術的操作規(guī)程,防止計算機病毒,防止破壞信息資源或丟失信息;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防止泄密;尊重他人的勞動和信息產權,不竊取別人的信息資料等。
新一代互聯網與數字技術在傳媒業(yè)的廣泛運用,使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結合日益緊密,新聞新舊媒體的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在這種新的傳媒格局下,首先,電視新聞編輯除了要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外,還要不斷地積累一定的文、史、哲知識,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有語言文字功底,有較強的寫作能力,能夠辯證全面地看問題。雖然我們不要求編輯都成為文、史、哲方面的專家,但卻要求他們在這方面有相當的基礎知識。其次,新聞編輯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紀律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要有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新聞編輯才能在各種紛繁復雜的局面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黨性的原則,才能在新聞采編活動中選擇那些能夠體現黨的方針、政策,體現時代主流,能夠引導群眾前進的稿件,以達到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教育群眾的目的。最后,新聞編輯要加強政治修養(yǎng),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要主動學習好黨中央的一系列理論方針和政策。
電視新聞是一定社會環(huán)境與歷史條件下的文化產品,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征及現實意義。媒體的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媒體的生存狀態(tài),構成媒體生存環(huán)境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經濟、人口、法律、文化、技術等等。這些因素共同對媒體的發(fā)展產生影響,并且在不同的時期各個因素影響力的大小及影響方式不同。因此,新聞編輯只有充分認識并做到與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并積極加強與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聯系,才能使其編輯出的新聞節(jié)目體現媒體的編輯方針和報道意圖。
1.對內,編輯應該成為記者和通訊員的“良師益友”。電視新聞的屏幕建設,離不開完備的通訊聯系網絡,這一網絡的經緯主體是由記者和廣大通訊員組成的。因此,新聞編輯要與他們緊密聯系,經常與他們互相傳遞信息,定期通報有關發(fā)稿情況,幫助他們出主意、想點子,指導具體的新聞采編,組織新聞業(yè)務方面的培訓學習。另外,編輯應經常深入基層與通訊員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切磋寫作技藝,向他們征求新聞報道意見和建議,這既可以調動通訊員寫稿的積極性,又能使采編人員對生產一線的情況更加了解。經驗告訴我們,同社會各個層面接觸得越多,越能及時獲取新聞信息,這對于編輯們制訂報道計劃、編寫播出大綱是極為有益的。
2.對外,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加強與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聯系,做好外聯工作。首先,要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由于編輯和記者人員有限,電視新聞編輯可以設立“新聞線索電話”,以及時準確地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同時,為了鼓勵新聞線索提供者的積極性,對于有價值的新聞可以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其次,要加強與其他電視頻道的溝通協(xié)作,拾遺補缺,優(yōu)勢互補,以提高電視新聞的生動性。最后,要正確處理和廣告客戶之間的關系。廣告是現代媒體的經濟支點,對廣告市場份額的爭奪是保證媒體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完全進入市場的媒體,應更加自覺地將廣告客戶作為自己的服務對象和爭奪目標。與廣告客戶的關系處理的合適與否,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也是其交際能力的體現。
綜上所述,在當今信息量猛增、傳播速度加快、受眾需求多元、媒體競爭激烈的新時代,廣播電視已發(fā)展成為我國信息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新聞編輯在廣播電視信息傳播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新聞編輯在做到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的同時,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積累,搞好內外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當好新聞報道的“加工者”、新聞稿件的“把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