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賢龍
(山西省垣曲縣國營林場, 山西 垣曲 043700)
山楂營養(yǎng)豐富,鐵和鈣的含量極高,每百克山楂果實中含有85 mg鈣,在各類果品中占第一位。山楂富含維生素,其含量僅次于棗,比蘋果高17倍。山楂不僅適于生食,更適于加工,如制作罐頭、果汁、酒、山楂糕、糖果、蜜餞、果丹皮、冰糖葫蘆等。山楂制品顏色美麗,酸甜爽口,有提神、清胃、醒腦和增加食欲的功能。山楂還有藥用價值,其果味酸、甘、微溫,入脾、胃、肝三經(jīng),有散淤、消積化痰、解毒、止血、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和治療冠心病等功效。
山楂樹勢強健,適應(yīng)性強,平地山地均可栽培,但以冷涼濕潤的小氣候較為適宜。山楂在年平均氣溫8℃~14℃,年降水500 mm~700 mm,海拔350 mm~1 200 mm條件下生長良好。山楂喜陰,山谷、半陰坡或山麓土層較厚地帶更適宜其生長。山楂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沙性土為好,粘性或鹽堿性土中生長發(fā)育不良,以中性或微酸性最好。
園地選擇要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造樹原則;樹立競爭意識和效益觀念;統(tǒng)籌兼顧,合理安排,達到少投資、少出力、高標準、高效益的目的。
山楂建園按地形可以分為山地果園、丘陵果園和平地果園3個類型;按占地規(guī)??梢苑譃榇?、中、小3個類型。在山地和丘陵地區(qū)建園,首先要選坡度較緩的地方,一般坡度不超過20°;其次要注意坡向,在干旱缺水的條件下,北坡及東北坡向較好;三是土壤要深厚,不得低于60 cm;四是光照要足,每天最少要有3 h~5 h直射光;五要選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平地建園要做到渠路配套,運輸、灌溉、排水方便。在水、肥和光照充足的條件下,可建密植山楂園,使永久性植株和臨時性植株間作,當樹冠郁閉影響通風(fēng)、透光時,移除臨時植株。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前期地力,又能增加早期收益。
為了便于管理,小區(qū)面積不宜過大,也不能太小,平地2 hm2左右為宜??梢园撮L方形分區(qū),便于耕作及管理。山地和丘陵地區(qū)建園以1.50 hm2左右分區(qū)即可,或由自然地形、坡形決定,一般不宜跨溝劃分小區(qū)。
根據(jù)不同立地條件,株行距可選擇2 m×2 m、2 m×3 m、3 m ×3 m、等。行向以南北行為宜,梯田栽植行與梯埂平行。
采用1 m高以上健壯、無病蟲害、根系發(fā)達的新鮮1 a生優(yōu)種苗木。每坑用30 kg騾馬糞與熟土混合,在坑底鋪墊45 cm左右厚。將苗木放到定植點上埋土,埋到距地平面約10 cm后,將苗木輕輕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再踩實。澆水后,水滲完時,再復(fù)土踩實,復(fù)土厚度超過苗木根部原土印2 cm即可,最后修好蓄水坑。栽不完的苗木要及時假植。
栽植宜在苗木秋天落葉后至封凍前或春天大地解凍后至發(fā)芽前進行。
3.1.1 土壤管理
耕地上建果園,必須留出1m寬保護行、兩邊打埂、埂高30cm~40cm。
3.1.2 施肥
果園可施堆肥、圈肥、綠肥等,每年施2次~3次。秋季采果后施基肥1次,花前追化肥1次,在果實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各追化肥1次。施肥量視樹的大小而定,一般5 a生的樹,基肥可施圈肥50 kg,每次追碳銨0.50 kg。
3.1.3 澆水
在水利條件好的地方,要澆萌芽水、果實膨大水、花芽分化水和封凍水。
3.1.4 中耕除草
每年中耕2次~3次,既可減少雜草與果樹爭奪水分和養(yǎng)料,又可達到疏松、熟化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目的。
3.1.5 合理間作
山楂樹幼齡期合理間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而且對間作作物的管理也有利于山楂樹生長發(fā)育。適宜間作的作物有豆類、薯類、花生、藥材等。
1)定干 定干高度要根據(jù)土地條件和栽植密度而定,高水肥地80 cm為宜,土質(zhì)瘠薄的坡旱地60 cm~70 cm即可。不足定干高度的,可利用山楂頂芽飽滿的特性,保證優(yōu)勢生長,次年頂芽即可生出強壯的主枝,其下部可形成3個~5個短枝,其長勢不亞于頭年定干的植株。
2)促冠 2 a~4 a生的幼樹定干后,在其頂端先留一直立強壯枝條作為中心領(lǐng)導(dǎo)枝,適當打頭,但應(yīng)注意山楂幼樹中央領(lǐng)導(dǎo)枝的偏斜現(xiàn)象,剪截時要特別注意剪口芽應(yīng)留向內(nèi)側(cè)。其下選留3個~4個錯落著生的分枝作為主枝。有時一年內(nèi)完不成,可二年留足。層內(nèi)距20 cm~40 cm。一般幼樹主枝較短,過短的可不打頭,以平衡中心領(lǐng)導(dǎo)枝與主枝之間的生長勢,其余從基部剪掉。2 a~3 a生的各主枝一般都能分出一些側(cè)枝,選留位置適宜、分布均勻的,酌情短截,培養(yǎng)成側(cè)枝,其余的疏去。各主枝的延長枝如果生長過旺,長度超過45 cm~60 cm的,可適當短截,以平衡各主枝生長勢。剪截主枝時,要注意留外芽,這樣4 a~5 a后,樹冠就可以形成。骨干枝(主、側(cè)枝)以外的枝條,若生長過強與骨干枝發(fā)生競爭的,必須疏掉,保留平生枝,發(fā)育平庸的枝條不剪,使其形成結(jié)果枝,提前結(jié)果。
樹齡5 a~6 a生時,要適當輕剪干枝。延長枝要在當年生枝的中上部芽飽滿處短截。除纖細、密擠、病蟲枝進行疏枝外,其他枝條不剪,一律施行緩放、拉平,以利花芽形成。
當山楂進入結(jié)果期后,結(jié)果枝由長枝結(jié)果逐漸變?yōu)橹小⒍坦Y(jié)果。枝條變?yōu)榇杭疽淮紊L,徒長枝的生長大為減少,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漸漸趨于平衡,結(jié)果母枝也只限于先端的幾個飽滿芽萌發(fā),結(jié)果部位外移。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務(wù)是:保持果枝健壯成長,繼續(xù)培養(yǎng)豐產(chǎn)樹型,注意改善光照條件,盡量擴大露光表面積,培養(yǎng)結(jié)果枝組提高產(chǎn)量。
山楂采收宜在霜降前一周開始,至霜降時采完,采摘時要用手摘,注意不要造成碰壓傷。采收的山楂裝入聚乙烯薄膜袋中,每袋裝5 kg~7.50 kg,過多易散熱不良。將果袋放在陰涼處單層擺放,5 d~7 d后扎口(山楂呼吸強度高,膜厚的袋口不要扎緊)。前期要注意在夜間揭去覆蓋物散熱,白天覆蓋,待最低溫度降至-7℃時,在果袋上蓋覆蓋物防凍,用此法貯藏至春節(jié)后,果實腐爛率在5%之內(nèi)。
5.1.1 桃小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一年發(fā)生1代~2代,以老熟幼蟲于土中結(jié)“冬繭”越冬,越冬幼蟲出土期為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中旬,大雨后土壤含水量10%以上出現(xiàn)出土高峰,干旱可推遲出土期。幼蟲出土后于四周石塊下或草根旁結(jié)“夏繭”化蛹。蛹期半月,羽化后即可交尾,經(jīng)2 d~3 d產(chǎn)卵,卵散產(chǎn)。仁果類多產(chǎn)萼洼內(nèi),每雌產(chǎn)卵百余粒,卵期7 d左右,孵化后從胴部蛀入,不食果皮。幼蟲危害果實,20 d~30 d老熟,脫果期為7月中旬~9月上旬,脫果后入土結(jié)繭越冬。
5.1.2 梨小食心蟲
梨小食心蟲一年發(fā)生3代~4代,生活期長達5個~6個月,寄生種類繁多。此蟲經(jīng)老熟幼蟲于枝干和根莖縫隙及土中結(jié)繭越冬,次年春4月上旬開始化蛹,蛹期半月左右。越冬代成蟲發(fā)生期很不整齊,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到6月中旬結(jié)束。害梢者卵產(chǎn)于中部葉背;害果者核果類卵產(chǎn)于胴部,仁果類多產(chǎn)于萼洼和兩果接縫外,卵散產(chǎn)。卵期7 d左右,每雌產(chǎn)卵10?!?0粒。蛀梢者一頭蟲可蛀2梢~5梢,蛀果者一般不轉(zhuǎn)移。仁果類混植園,1代或2代幼蟲主要危害樹梢,3代或4代主要危害果實,非越冬幼蟲老熟后多于果柄、枝干皮縫等處結(jié)繭化蛹。成蟲晝伏夜出,對糖醋液和果汁趨性強,成蟲壽命3 d~6 d。防治方法:一是早春刮除老翹樹皮,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二是剪除被害枝梢,并特別是第一代幼蟲危害枝梢,將蟲梢集中燒毀;三是及時摘除銷毀蟲果,撿拾銷毀落地蟲果;四是用20%速滅殺丁乳油2500倍液,或者用45%桃小靈噴灑,進行防治。
5.2.1 蘋毛金龜子
蘋毛金龜子又叫長毛金龜子,食性雜,主要危害果樹和其他用材林。成蟲頭胸紫銅色,翅鞘茶褐色,從翅鞘上可以看出翅折迭成的“V”字形紋,以成蟲危害花蕾、花及嫩葉。一年發(fā)生一代,幼蟲成蟲在土內(nèi)越冬,4月上中旬出土危害。成蟲5月下地產(chǎn)卵,幼蟲危害幼根,晚秋變成蟲過冬。成蟲早晚不活動,中午前后氣溫上升時出動,有假死性。防治方法:一是早晚人工撲捉;二是一般選用50%辛硫磷顆粒劑每公頃22.50 kg勻撒樹下,也可用金剛殺乳油樹下噴灑。
5.2.2 東方金龜子
東方金龜子又叫黑絨金龜子,體長7 mm~8 mm,全身黑褐色,翅鞘具有絨狀光澤,并有點刻組成的縱溝。每年發(fā)生一代,以幼蟲在土內(nèi)越冬,次年4月下旬果樹出芽期出蟄危害。成蟲以晴朗無風(fēng)的傍晚活動危害最烈,晚22:00點以后潛入土中。防治方法:一是日落后人工撲捉成蟲;二是利用成蟲入土潛伏特性,在地面撒5%鋅硫磷顆?;蚱渌麣⑾x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