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照 陸可英 劉忠琛
(①山東省膠州市畜牧局李哥莊動物防疫監(jiān)督站 266300 ②膠州市北關街道辦事處農業(yè)辦公室③膠州市畜牧獸醫(yī)局)
豬具有較大的繁殖潛力,成年母豬每次發(fā)情可排卵20個左右,而實際繁殖力只有10個左右。母豬產仔數的多少除與品種、年齡、胎次有關外,飼養(yǎng)管理水平的高低則是影響母豬繁殖潛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種豬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挖掘種豬的繁殖潛力,對于提高養(yǎng)豬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種公豬的飼養(yǎng) 俗話說:“公好好一坡,母好好一窩”。因此,種公豬的種用價值是決定繁殖情況好壞的關鍵。生產中只有保證種公豬的營養(yǎng)、運動和配種平衡,才能保證其提供優(yōu)質足量的精液,為配種受胎打下基礎。首先應做到滿足其營養(yǎng)需要,成年公豬的日糧要求:消化能6600kCal,蛋白質16%~18%,鈣磷比例為1:1~2:1之間。同時適當添加一些必需氨基酸,保證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有效含量。其次,飼料要多樣化,達到營養(yǎng)互補。飼喂要定時定量,保證種公豬的繁殖體況,防止過肥或過瘦。第三,適量加喂生理酸性飼料,以提高精液品質,增加配種成功率。
1.2 種公豬的管理 一是加強運動,每天上、下午各運動1次,每次運動1h,行程約2km。二是運動時要注意避開嚴寒和烈日。三是要做到種豬的合理利用,一般一頭成年公豬日配種1~2次,每周休息1d,配種完畢后即把種公豬趕回原舍休息,配種后不能立即飲水采食。
1.3 注意營養(yǎng)、運動和配種三者之間的平衡 種公豬的營養(yǎng)、運動和配種三者即互相聯(lián)系又互相制約。營養(yǎng)豐富,運動和配種不足則公豬過肥,配種能力降低,精液品質下降。反之,運動和配種過度而營養(yǎng)不足,則公豬消瘦,精子的質量下降,有效精子數減少,活力不足。因此,必須保持三者的平衡才能保證提供優(yōu)質、量足的精液。
2.1 后備母豬的選育 選擇后備母豬除了體形和乳房發(fā)育良好,奶頭數應14個以上,還應考慮其親本繁殖力的遺傳基礎,兼顧其父系和母系的指數。進行母豬繁殖力性狀的選育和測定。性狀主要有每頭母豬每胎的產活仔數,窩斷奶數,21日齡窩重及年產仔胎數。繁殖力性狀遺傳力低,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大,重復力低,遺傳進展小,測定時盡量降低母豬窩產仔之間的環(huán)境差異,使測定出來的差異具有遺傳性質,從記錄成績中選留優(yōu)秀母豬后代作后備豬,淘汰性能不良的家系與個體。嚴格控制初配日齡和體重,實施重復配種,加強飼養(yǎng)管理,以最大限度發(fā)揮母豬的遺傳力。后備母豬一般采取小群飼養(yǎng),飼喂含全價蛋白質和氨基酸平衡的飼料,為了讓后備豬更好地生長發(fā)育,有條件的場可加喂些優(yōu)質的青綠飼料。育成豬不小于20min/d的公豬刺激,可獲得較高的發(fā)情率和受胎率。
2.2 空懷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空懷期母豬的膘情直接影響到排卵的質量。一是保證供給空懷母豬全面的營養(yǎng)物質,特別是蛋白質的供應,一般情況下,應保持在每千克日糧的12%~14%。若其供應不足或品質不完善,則卵細胞的正常發(fā)育會受到限制,排卵數減少,受胎率下降。二是滿足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特別是鈣、VA和VD的供應,保持母豬適度的膘情和充沛的精力。群眾常說:空懷母豬七八成膘,容易懷胎產仔多。對于體況較差的空懷母豬可在配種前進行“短期優(yōu)飼”,即在配種前10~14d供給高能量飼料,以起到增加排卵數和提高卵子質量的作用。同時在母豬日糧中供應大量的青綠多汁飼料,保持良好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和豬體的清潔衛(wèi)生,注意防暑降溫和防寒工作。
2.3 強化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配種后一個月內是胚胎死亡高峰期,因而飼料應全價、安全,不能飼喂發(fā)霉變質飼料,同時飼料能量適當降低;減少應激,防驚嚇、相互打斗、猛烈驅趕等原因引起的機械性流產。臨產前母豬不能喂得太飽,保證有充足干凈清潔的水飲,必要時服用輕瀉、利尿劑,以防止便秘和乳房炎。妊娠期母豬飼養(yǎng)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胎兒在母體內得到正常的發(fā)育,防止流產,保證母豬中上等體況。前3周適當加喂玉米、豆餅等精料,蛋白質含量在13%~15%間;3~12周,母豬消化能力增強,應保持中等的營養(yǎng)水平,蛋白質含量在11%~13%之間,可喂些青綠多汁飼料;12周以后胎兒發(fā)育迅速,需要大量營養(yǎng),此時應供給多樣化的飼料,以滿足母子的營養(yǎng)需要,蛋白質含量要占日糧的15%~18%;產前2周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弱,應喂易消化的飼料,做到少量多餐。
將妊娠后期的母豬單獨飼養(yǎng),產房設備要適宜,衛(wèi)生清潔,通風良好,仔豬產出前配備好保溫設備,加強對仔豬護理,防止母豬壓死仔豬。妊娠的前1個月保證母豬吃好睡好,少運動,1個月后,運動1~2h/d,臨產前讓其自由運動。運動時忌急轉彎,避免在光滑泥濘的路上運動,遇雨雪天或嚴寒天氣時停止舍外運動,以免受凍或滑倒。嚴禁驚嚇、鞭打、咬架等不良刺激。實行早期斷奶,可提高母豬年產仔窩數,從而提高母豬年產仔總數。
3.1 選擇適當配種時機 母豬一般在發(fā)情后24~36h排卵,卵子的受精時間僅8~12h,而精子在母豬體內可存活10~20h,適時配種才能保證精子、卵子在活力最強時結合,保證卵子全部受精,形成胚胎。適宜的配種時間是在母豬排卵前2~3h或發(fā)情后19~30h。在實際生產中還應根據母豬的年齡和品種靈活選擇適宜的時機,“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培育品種應早配,本地品種應晚配,雜交品種居中間”。過早、過晚交配均會影響受精率,即使受精,受精卵的活力也不強,且易中途死亡。
3.2 選擇合理配種方式配種方式 配種的方式也是決定產仔數多少的重要一環(huán)。大量實踐證明:重配(母豬在1個情期內用1頭公豬間隔12~18h配2次)、雙重配(母豬在1個情期內用2頭公豬間隔15~30min各配1次)和3次配種效果較好。養(yǎng)殖場(戶)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條件和需要選擇適宜方式達到增加產仔的目的。
3.3 注意防止配種失敗和配種出血 配種失敗表現為:公豬不爬跨發(fā)情母豬及發(fā)情母豬不愿讓公豬爬跨。主要原因是由于公豬年輕無交配經驗,體肥年齡大,熱應激及陰莖創(chuàng)傷,后備母豬無交配經驗,母豬斷奶后子宮及產道尿道發(fā)炎等??刂拼胧┦亲屒嗄旯i觀看成年且有經驗公豬的配種過程。加強公豬管理,合理使用公豬。對生殖系統(tǒng)損傷有炎癥的公、母豬用消毒藥清洗,用抗生素對癥治療,然后進行配種。配種出血主要是公豬陰莖損傷和母豬產道損傷,一般用抗生素治療就能很快恢復配種功能。
4.1 母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癥 母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癥己逐步遍及全球的主要養(yǎng)豬國家,對養(yǎng)豬業(yè)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受感染的種豬場母豬流產、早產、死胎率可達20%以上,新生仔豬和斷奶母豬發(fā)病率可達80%,育肥豬的發(fā)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由于PRRS病毒感染后可致免疫抑制,以及PRRS病毒感染致使肺中巨噬細胞數目減少,抵抗力降低而導致繼發(fā)感染,建議采取防止繼發(fā)感染和對癥治療的防治方法。同時也可考慮注射疫苗,臨床上有滅活苗和弱毒苗兩種,各場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使用疫苗。
4.2 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對養(yǎng)豬業(yè)危害很大,妊娠母豬可見流產、死胎,育肥豬可見呼吸困難,仔豬以神經癥狀為主,還伴有消化系統(tǒng)功能紊亂。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該病的主要措施,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可供選擇使用。凈化豬場偽狂犬病是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基因缺失苗免疫接種的同時,使用鑒別試劑合定期對種豬群進行監(jiān)測,淘汰陽性豬;對后備母豬進行監(jiān)測,陽性豬不能留作種用。
4.3 細小病毒病 臨床特征為被感染的母豬,特別是初產母豬產出死胎、畸胎、木乃伊及弱仔,窩產仔數減少,偶有流產,而母豬本身卻沒有明顯臨床表現。 疫苗免疫接種是控制該病的主要措施。初產母豬配種前1個月注射弱毒苗或滅活苗,保證其有足夠抗體,以保護胎兒不受侵害,也可讓后備母豬與老齡母豬混養(yǎng),讓其自然感染,以獲得足夠抗體。
4.4 非典型豬瘟 通常認為是病豬先天性感染豬瘟強毒株所致。臨床上癥狀和剖檢變化不典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母豬感受染后表現為流產、胎兒木乃伊化、畸形、死胎、產弱仔或產出部分外表健康的帶毒豬。用豬瘟苗進行免疫接種是控制豬瘟的主要措施,種豬群每年進行2次免疫接種,仔豬可采用20d齡、60d齡或超前免疫、60d齡2次免疫的方法。定期做好免疫監(jiān)測工作,確保各階段的豬群有足夠保護力,同時也可根據免疫監(jiān)測結果來制定本場合理的豬瘟免疫程序。
4.5 豬日本乙型腦炎 該病臨特征妊娠母豬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公豬表現為睪丸炎。給種豬群定期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該病的主要方法,種豬群在每年3~4月份接種弱毒苗,后備公、母豬于配種前1個月進行免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