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的確是個制造熱點的盛會。上月中旬世博首場主題論壇“信息化與城市發(fā)展”,就掀起了新一輪的趙小蘭熱。優(yōu)雅的形象,不俗的談吐,非凡的能力,尤其世人皆知的從政經(jīng)聽——美國前勞工部長,都注定了趙小蘭必然是華人世界的焦點人物。
“既是美國內(nèi)閣第一位亞裔女性,又是第一位華裔內(nèi)閣成員。這一政壇傳奇,創(chuàng)多項華人歷史紀錄,屢破美國政壇‘玻璃天花板,引發(fā)了世界范圍華人族群的驕傲和關(guān)注。”媒體從不吝嗇揮灑對趙小蘭的溢美之詞。她的成長故事,被當作最優(yōu)質(zhì)的勵志范例,屢被老師和家長們提及。8歲赴美,一句美國話都聽不懂,羞澀,貧網(wǎng),在特殊的家教下,通過自身的勤奮、智慧考入哈佛商學院,拿到財政管理碩士學位,之后進軍銀行業(yè),并在隨后的幾年中脫穎而出,任舊金山美國商業(yè)銀行國際金融副總裁。直至后來一步步升任美國交通部航運署副署長、聯(lián)邦海事委員會主席、交通部副部長、勞工部部長——很多朋心的中國家長甚至能背出趙小蘭的履歷。
淮造就了趙小蘭?一度是個相當熱門的話題。在趙小蘭任美國勞工部長期間,一本以此命名的書曾經(jīng)很暢銷,老布什總統(tǒng)還為這本書寫了序——這也被認為是非美裔人士所受到的絕無論僅有的禮遇。
趙小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這是美籍華人作家畫家劉墉給出的判斷。據(jù)劉墉回憶,在他念研究生的最后一年,日文課班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蕊十歲左右的太太。當她正襟危坐,擠在一群二三十歲年輕人之間,跟著教授朗讀的時候,實在很有意思。起初他以為她只是排遣時間的旁聽生,后來看她也緊張兮兮地應付考試,才確定足正式的研究生。她從不缺席,筆記又寫得好,所以溜課的人都找她幫忙,大家稱她為趙太太,直到畢業(yè),同學們才知道她就是趙小蘭的母親——朱木蘭女士。
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怎么形容都不為過的。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從艱苦創(chuàng)業(yè)到成為美國航運財經(jīng)界的知名人士,對趙小蘭姐妹們的教育也是“愛而不嬌,嚴而不縛”。據(jù)說每天早晨,她們都要出去檢查游泳池的設備,撈掉水一玨的臟東西。到了周末,則要整理家門前那占地兩英畝的院子,把雜草和蒲公英拔掉。趙小蘭家門前長達一百二十英尺車道的柏油路面,竟然是幾個姐妹,在父親指揮下自己鋪成的。
趙家雖然富裕但孩子卻多半進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費,不論大小,都要拿收據(jù)回家報賬。趙小蘭念大學時還向政府貸款,靠暑假打工還錢。這不表示她的父母小氣,而是因為要求子女獨立、負責,把錢花在當用的地方。趙小蘭能打高爾夫球、騎馬、溜冰,更彈得一手好琴。父母對孩子說:“我們雖然儉省,但你們要學東西,絕對不省。只是既然說要學,就有責任學好!”他們也每年安排兩次全家的旅游,從選擇地點、訂旅館房間,乃至吃飯的餐館,完全由孩子負責,父母都少過問……連布什總統(tǒng)也曾忍不住對太太芭芭拉說,應該向趙小蘭的母親學學怎么管孩子!
趙家特殊的家教,熏陶出的孩子個個有出息。趙小蘭姐妹6個,被稱為“趙氏6朵金花”,其中老大趙小蘭、老三趙小美、老五趙小亭、老六趙安吉姐妹四個都畢業(yè)于哈佛大學。老二趙小琴是名校威廉和瑪麗學院的碩士,老四趙小甫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博士。
所以趙家的家教是個值得好好探究的話題。
趙小蘭的母親兩年前去世了。每提起母親,這位出色的前美國勞工部長都會淚眼婆娑。眼下,趙小蘭在一個以她母親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里工作,以幫助困難人群,回報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