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2010-09-06 10:31:44曾凡淼肖志堅吳旭鈴熊輝亮周榮球
      華東地質 2010年4期
      關鍵詞:北東礦石礦床

      曾凡淼,肖志堅,吳旭鈴,熊輝亮,周榮球

      (1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201)

      (2西藏東輝礦業(yè)有限公司,西藏拉薩850000)

      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曾凡淼1,肖志堅1,吳旭鈴1,熊輝亮2,周榮球2

      (1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201)

      (2西藏東輝礦業(yè)有限公司,西藏拉薩850000)

      吉松鉛礦床位于喜馬拉雅板片拉軌崗日陸隆殼片南部,屬拉軌崗日成礦帶。三年來的勘查成果顯示,該礦床成礦地質條件較好,北東向斷裂帶及其次級斷裂為主要的導礦和容礦構造,強蝕變中基性巖脈與炭質板巖的外接觸帶部位,特別是硅化和綠簾石化地帶是礦體有利的富集部位,圍巖蝕變強弱與礦化有著密切關系,礦床為硅化破碎帶中低溫熱液交代型礦床,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

      西藏山南;吉松鉛礦床;地質特征;中低溫熱液礦床

      錯那縣吉松鉛礦地處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東段,礦區(qū)距錯那縣城約20 km,交通方便。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該區(qū)地質工作程度不高。自上世紀50年代始先后就有專家或單位做了不同程度地質工作,發(fā)現(xiàn)了一些礦體。2005~2006年西藏金泰地質礦業(yè)有限公司在該區(qū)做了預查工作,2007~2008年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受西藏東輝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對《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礦》開展普查評價工作,通過工作初步查明了礦區(qū)地質特征,礦體分布范圍、產(chǎn)狀、規(guī)模、礦石質量,共圈出礦體22條,初步估算了6條礦體的鉛礦資源量,333 +3341金屬量:Pb 47197.41噸、Zn 11360.44噸、A g 127.22噸、Sb 2314.93噸。

      1 區(qū)域地質概況

      吉松鉛礦區(qū)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特提斯造山帶中東部,地處拉軌崗日陸隆殼片南部。經(jīng)歷了岡瓦納古陸北緣自泛非運動以來長期的沉積-構造演變,特別是受三疊紀以來特提斯洋盆的擴張,消減閉合以及喜馬拉雅陸塊與岡底斯陸塊的強烈碰撞造山和大規(guī)模的伸展拆離、旋扭走滑作用,造成了區(qū)內沉積作用類型復雜,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強烈,構造層次、構造相、構造樣式、構造組合復雜多樣[1-5]。

      礦區(qū)位于拉軌崗日成礦帶。該帶目前已發(fā)現(xiàn)一些中低溫熱液型銅、鉛、鋅、汞、銻多金屬礦點,成礦背景為東西向與北東向兩組斷裂交匯處S型花崗巖或脈巖附近,成礦期為喜馬拉雅期。

      2 礦區(qū)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qū)內出露地層較為單一,主要為上三疊統(tǒng)涅如組(T3n)[6],分布面積約90%,總體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30°~80°。其巖性主要為炭質板巖,千枚巖,局部夾少量灰?guī)r、含鈣質粉砂巖。受構造動力影響,局部地段發(fā)育有糜棱巖、角礫巖。

      2.2 巖漿巖

      礦區(qū)內基性、中酸性侵入體沿斷裂均有零星分布,但多呈規(guī)模不大的巖墻、巖脈和巖瘤產(chǎn)出。基性侵入體以燕山-喜山期為主,中酸性侵入體以喜山期為主[7]。共發(fā)現(xiàn)大小巖脈40余條,巖脈一般呈北東向展布。出露寬度一般1~30 m,長10~2000 m。該類脈巖普遍蝕變較強,主要蝕變?yōu)樘妓猁}化、絹云母化、粘土化、褐鐵礦化。巖脈一般與板理平行或小角度斜交,礦物定向、拉長變形特征明顯。根據(jù)巖礦鑒定,巖石類型主要有閃長(玢)巖類,少量輝長輝綠玢巖。

      2.3 構造

      礦區(qū)內為單斜地層,構造較簡單,總體構造線呈北東向,以斷裂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北東東向斷裂構成了礦區(qū)內的主要賦礦斷裂;層間破碎帶及脈巖接觸帶構造則是礦區(qū)內重要的賦礦構造。

      礦區(qū)斷裂構造主要為韌脆性斷裂,可分為兩期,早期為北東向,晚期為北北東向和北西向。

      北東向斷層:主要發(fā)育于礦區(qū)北東,規(guī)模較大,延長1~3 km,出露寬度0.5~20 m,皆屬逆斷層,具多期次活動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硅化破碎、擠壓片理化及碎裂巖化,往往為石英脈充填,脈寬5~200 cm不等。斷層走向上具分枝復合現(xiàn)象,傾向上具波狀起伏。斷裂多具分帶特征,邊部為碎裂帶,中部表現(xiàn)為片理化硅化破碎帶。礦區(qū)主斷裂F1、F2近于平行排列,兩者相隔約150m。F2斷層面主要傾向南東,局部地段傾向北西;F1斷層位于F2斷層南東側,傾角較陡,局部地段見傾向北西。該組斷裂既控制了基性巖脈的侵入活動,同時又是主要的控礦構造,礦區(qū)主要礦體分布在其間(圖1)。

      北北東向斷層(F3):斷層面多傾向南東,產(chǎn)狀100~130°∠50~55°,部分傾向北西,產(chǎn)狀為340°∠35°,多表現(xiàn)為早期逆沖性晚期張性正斷層,切割了早期北東向F1、F2斷層,該組斷裂明顯晚于北東向斷層。該組斷裂亦為礦區(qū)的主要控巖控礦斷裂之一,表現(xiàn)出多期次活動的特點。

      顯微構造特征:礦區(qū)內構造巖主要表現(xiàn)為韌脆性特征,以脆性斷裂為主,構造巖類型主要為構造角礫巖,鏡下常見角礫呈棱角狀,不規(guī)則狀,大小一般為2~20mm,角礫成份主要為板巖、次生石英巖等。其中石英多呈它形粒狀-半自形柱狀,粒徑一般0.1~2mm,波狀消光明顯-強烈。片理化巖石主要為動態(tài)重結晶作用,形成大量絹云母和石英,礦物具定向排列。

      圖1 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礦地質礦產(chǎn)略圖Fig.1 Geological and m ineral resources sketch map of Jisong lead deposit in Shannan area,Cona County,T ibet

      3 礦區(qū)地球化學特征

      3.1 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異常特征

      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在礦區(qū)分布有HS-63-乙異常,主要由Pb、Zn、A g、Cd等元素異常組成,伴有W、Sn、A s、Sb、A u等元素異常。呈不規(guī)則疊交狀展布,各異常相互套合較好,濃集中心明顯,其中Pb、Zn、A g、Cd元素均表現(xiàn)出規(guī)模大、強度高的特點,多具三級濃度分帶,濃集中心基本一致。從異常元素組合特征及其成因類型分析,高、中、低溫成因類型的元素均有出現(xiàn),反映了在成礦上具有多期次熱液礦化活動疊加性。各元素異常特征見表1。

      3.2 異常二級查證土壤測量異常特征

      1∶1萬土壤測量4.62 km2。由綜合異常圖可以看出(圖2),主要成礦元素Pb、Zn、A g、A s等大致有三個富集中心(編號為A P1、A P2、A P3)。各異常元素特征見表2。

      A P1異常分布于F1、F2斷裂帶,且有基性巖脈分布,于異常中發(fā)現(xiàn)了6條礦體;A P2異常發(fā)現(xiàn)了2條礦體;A P3異常分布于F7斷裂破碎帶,根據(jù)異常強度、規(guī)模與A P1、A P2異常特征基本相同,具有礦致異常的特點。

      圖2 錯那縣吉松鉛礦點土壤測量綜合異常圖Fig.2 Soil survey synthesizing anomaly map of Jishong lead ore-prospects in Cona County

      表1 化探異常特征參數(shù)表Table 1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nomalies in geochem ical survey

      4 礦體地質特征

      4.1 礦體形態(tài)、產(chǎn)狀、規(guī)模

      礦區(qū)內的北東-南西向斷裂為主要的導礦和容礦構造,礦體主要分布于該組斷裂及其次級裂隙之中,在不到400m寬的狹窄的帶內,圈出大小礦體22條。其中15、19號礦體(圖3)[13]特征如下。

      表2 土壤測量異常特征參數(shù)表Table 1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nomalies in soil survey

      圖3 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礦10號勘探線剖面圖Fig.3 No.10 prospecting line in Jisong lead deposit in Shannan area,Cona County,T ibet

      15號礦體:礦體走向北東,略向北西傾,地表長約450 m,賦存于陡傾硅化破碎帶中。南西端圍巖為灰黑色炭質板巖,中部頂板為玢巖,底板為炭質板巖,北東端圍巖以玢巖為主。礦體呈透鏡狀、薄板狀,厚度變化較大,走向上具有分枝復合的現(xiàn)象。地表礦石由于風化強烈而呈紅色、淺灰黃色土狀物,成分難以識別,肉眼僅見有呈粒狀殘留的石英顆粒。礦石礦物主要有方鉛礦、閃鋅礦、自然銀,脈石礦物有石英、黃鐵礦及毒砂等;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星點狀、細脈狀或團塊狀構造。

      19號礦體 北東-南西走向,傾向南東,礦體地表長約325 m,厚度為0.45~2.75 m,分布于硅化破碎帶中。礦體南西部圍巖(頂板)為黑色炭質板巖,北東部(底板)為蝕變閃長玢巖。礦石呈灰黃-淺黃綠色,礦石礦物主要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及毒砂,呈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星點狀、細脈狀或團塊狀構造。于5100m中段平硐PD2201穿脈揭露到該礦體,厚度為1.80 m,礦體NW約0.6 m處揭露出隱伏礦體的頂部,厚度為70 cm,走向235°,陡傾產(chǎn)出,略向北西傾,向下有明顯的變寬趨勢;于平硐PD2201沿脈揭露到該礦體,厚度為1.35 m,并且在穿脈中分枝的兩條礦體又復合在一起。

      4.2 礦石特征

      4.2.1 礦石礦物組成

      礦石礦物組成主要有:方鉛礦、閃鋅礦、輝銀礦、毒砂、黃鐵礦、石英、綠泥石、方解石、褐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綠泥石、方解石。

      表3 礦體產(chǎn)狀、規(guī)模、形態(tài)特征Table 3 Occurrence,scale and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4.2.2 礦石化學成分

      通過化學分析:Pb(3.95~39.27)%、Zn(0.59~8.42)%、A g(141~549)g/t、Sb (0.189~0.91)%、Cu 0.50%,礦石品位在區(qū)內變化表現(xiàn)為地表平均品位明顯低于深部平均品位。有益伴生組份銅、銀和銻的含量與鉛鋅的含量呈正相關關系。

      4.2.3 礦石結構構造

      原生礦石為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氧化礦石以次生交代結構為主,原生礦石以星點狀、細脈浸染狀、脈狀構造為主,次有團塊狀構造、斑點狀構造。

      4.2.4 礦石類型

      礦區(qū)內礦石可見兩種,一種為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石英脈型,另一種為毒砂礦化、方鉛礦化石英脈。

      4.3 圍巖蝕變及礦化

      礦區(qū)內圍巖蝕變較普遍,尤其在中基性巖脈(瘤)與地層接觸部位表現(xiàn)最為強烈,常見的蝕變有白云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黝簾石化、鈉長石化、云英巖化、絹云母化、白鈦石化等。其中絹云母化最為發(fā)育。

      礦化主要有黃鐵礦化、赤鐵礦化、磁鐵礦化、方鉛礦化、閃鋅礦化、鈦鐵礦化、毒砂礦化等。其中黃鐵礦化、毒砂礦化較為常見。

      5 成因探討

      礦區(qū)內分布的地層主要為上三疊統(tǒng)涅如組(T3n)的炭質板巖、千枚巖,不易破碎,滲水性差;巖脈發(fā)育,呈北東向平行狀或雁行狀排列,具有較強的低溫熱液蝕變現(xiàn)象;北東向斷層發(fā)育,且表現(xiàn)出多期次活動的特點,走向上具分枝復合、傾向上呈波狀起伏現(xiàn)象,表現(xiàn)有硅化破碎、擠壓片理化及碎裂巖化,往往為石英脈充填;礦體主要賦存在物理性脆弱的硅化破碎巖帶內,少量賦存在巖脈與板巖的接觸帶的碎裂巖中,礦體一般呈透鏡狀、脈狀,受斷裂控制明顯,平面上呈平行狀、藕節(jié)狀及網(wǎng)結狀,傾向上波狀起伏。

      綜上所述,在巖漿巖侵位后期,有較強的熱液活動,在板巖的隔擋下,熱液流經(jīng)強透水的破碎巖帶時,產(chǎn)生物理和化學反應,形成礦化和蝕變。因此,礦化與構造、巖漿巖有著密切的空間和成因聯(lián)系,蝕變中基性巖脈和炭質板巖的外接觸帶部位,特別是硅化和綠簾石化蝕變較強的地帶是礦體有利的富集部位[8-12]。礦區(qū)北東向斷裂帶及其次級裂隙既控制了中基性巖脈的侵入活動,同時又是主要的控礦、導礦構造和容礦構造,與隆子縣扎西鉛鋅礦具有相似的成礦地質條件,作者認為礦床為硅化破碎帶中低溫熱液交代型礦床。礦區(qū)內沿F1與F2走向上仍然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區(qū)域上與之相似成礦地質條件的區(qū)段有數(shù)百千米長,除了扎西、吉松鉛鋅礦以外,還有卡達鉛鋅礦、松多鉛鋅礦[10]、措美銻礦等一批中低溫熱液礦床(點),顯示出巨大尋找中低溫熱液礦床的潛力。

      致謝: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樓法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對本文進行了精心的指導和關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1] 西藏自治區(qū)地質礦產(chǎn)局.西藏自治區(qū)區(qū)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

      [2] 尹安.喜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帶地質演化[J].地球學報,2001(3).

      [3] 郝杰,柴育成,李繼亮.關于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東段)的新認積[J].地質科學,1995(4).

      [4] 劉宇平,陳智梁,唐文清,等.青藏高原東部及周邊現(xiàn)時地殼運動[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2003(4).

      [5] 王成善,夏代祥,等.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喜馬拉雅山地質[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

      [6] 西藏自治區(qū)地質礦產(chǎn)局.西藏自治區(qū)巖石地層[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7.

      [7] 莫宣學,董國臣,趙志丹,等.西藏岡底斯帶花崗巖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地殼生長演化信息[J].高校地質學報,2005(3).

      [8] 張林奎,范文玉,高大發(fā).西藏林周縣勒青拉鉛鋅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J].地質與勘探,2008 (5).

      [9] 王奎峰.膠東棲霞香夼鉛鋅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8(2).

      [10]涂光熾,尹汗輝,喻茨玫,等.中國鉛鋅礦床[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

      [11]陳洪冶,李立志,李雪梅.礦床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

      [12]陳毓川,等.中國主要成礦區(qū)帶礦產(chǎn)資源遠景評價[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

      [13]胡為正,黃孝文,蔣金明.西藏措勤縣木質項磁鐵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J].資源調查與環(huán)境. 2006(3).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discussion of Jisong Lead deposit in Shannan area,Cona County,Tibet

      ZEN G Fan-m iao1,X I AO Zhi-jian1,WU Xu-ling1,X I ON G Hui-liang2,ZHOU Rong-qiu2
      (1Institute of Geolog ical S urvey of J iangx i P rovince,N anchang330201,China) (2D onghui T ibetM ining Industry Co.,L td.,L hasa,T ibet,850000,China)

      Jisong lead deposit in Shannan area,Cona County,T ibet,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crustal block of L hagoi Kangri continental apron of H imalayan plate,belonging to the L hagoi Kangri metallogenic belt.The exploration results during the past 3 years show that the ore-form 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deposit are relatively favourable.The N E-trending fault and its secondary faults are the major ore-transm itting and ore-hosting structures.The external contact zone between strongly altered intermediate-basic dykes and carbonaceous slates,especiallythosesilicification and epidotizationzones,are conducive to the enrichment of ore bodies,the intensity of wall-rock alter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 ineralization intensit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posit is a m iddle-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metasomatic deposit occurred mainly in the silicified fracture zones and show s fine prospects for ore prospecting of the deposit.

      Shannan area in T ibet;Jisong lea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 iddle-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

      book=278,ebook=186

      P618.4

      A

      1671-4814(2010)04-278-08

      2010-01-04

      西藏山南錯那縣吉松鉛普查項目(編號:5400000730975)資助。

      曾凡淼(1986~)男,漢族,江西興國人,助理工程師,從事礦產(chǎn)資源評價工作。

      猜你喜歡
      北東礦石礦床
      在課堂上“挖礦石”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14
      構造疊加暈法在深部找礦中的應用——以河南小秦嶺楊砦峪金礦床S60號礦脈為例
      兩塊礦石
      礦kuànɡ石礦石多美麗
      黑龍江省林口縣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礦床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區(qū)北東向斷裂對鈾成礦的控制作用
      鈾礦地質(2019年1期)2019-03-01 02:48:50
      河北省壽王墳銀金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西部資源(2018年5期)2018-11-06 10:30:44
      羅平金雞峰叢“種”在油菜花田間的群山
      西昆侖新發(fā)現(xiàn)鹽湖型鹵水硼鋰礦床
      新疆地質(2016年4期)2016-02-28 19:18:38
      銻礦石中銻的準確快速測定法
      云南地質(2015年3期)2015-12-08 07:00:21
      白朗县| 连南| 文昌市| 昭觉县| 获嘉县| 固阳县| 同江市| 中宁县| 濮阳县| 诸暨市| 清原| 灵宝市| 寻甸| 余干县| 宜兰县| 龙胜| 友谊县| 贵溪市| 兴海县| 百色市| 项城市| 垦利县| 高平市| 晋州市| 湾仔区| 神农架林区| 阿拉善盟| 洪洞县| 哈密市| 兰溪市| 浠水县| 鄂托克旗| 霍山县| 建始县| 松原市| 崇文区| 河源市| 九江县| 宜昌市| 长葛市|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