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華 趙景文 徐 進 韓亞欽
日光溫室觀光蔬菜樹式栽培技術
曹 華 趙景文 徐 進 韓亞欽
曹華,高級農(nóng)藝師,北京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北京市朝陽區(qū)惠新里高原街 4號,100029,電話:010-84626743
趙景文,徐進,韓亞欽,北京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
近些年,以蔬菜為主題的觀光休閑農(nóng)業(yè)發(fā)展迅速。樹式栽培是營造蔬菜景觀的重要手段,是通過整枝修剪、營養(yǎng)調(diào)控以及環(huán)境調(diào)控等技術使番茄、黃瓜、甜瓜、西瓜等作物生長為樹狀,故有人稱之為番茄樹、黃瓜樹、甜瓜樹、西瓜樹等。與普通的栽培相比,樹式栽培需要給作物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給作物提供更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等。樹式栽培技術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溫室綜合環(huán)境(溫度、濕度、光照等)的調(diào)控與管理技術,根系生長的根圈環(huán)境的調(diào)控與管理技術,植株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控制與轉化的栽培管理技術。
一般觀光蔬菜栽培是在現(xiàn)代化大型連棟溫室中進行的,不僅建造成本高,而且維護成本也較高(表1),使得蔬菜樹式栽培推廣受到很大限制。而采用普通的日光溫室栽培蔬菜樹不僅能明顯降低成本(表1),更重要的是拓寬了日光溫室的功能。
表1 連棟溫室與普通日光溫室蔬菜樹式栽培單株成本對比 萬元
利用日光溫室進行蔬菜樹式栽培,高標準的日光溫室每667m2造價10萬元左右,普通日光溫室每667m2造價5萬~6萬元,按平均8萬元計算,能用15a(年)的溫室每年折舊費5300元,基本沒有人工降溫和冬季加溫的費用,農(nóng)膜開支和保溫被的折舊費用每年3000元,每667m2設備、設施成本僅8300元,平均每株640元,不到連棟溫室的1/1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每株蔬菜樹所需的草炭、蛭石和珍珠巖等基質(zhì)成本為600元,滴灌設施、營養(yǎng)液池等費用每株900元,營養(yǎng)液開支為600~800元,根據(jù)以上4項計算,每株成本2840元,是大型連棟溫室的29.3%。采用有土的栽培方式,每株肥料成本為220元,每株蔬菜樹開支僅860元,是大型連棟溫室的8.9%。
本項技術經(jīng)過2006~2008年的研究,對日光溫室結構進行了改造,并完成了試驗和示范工作,結果表明:共有南瓜、冬瓜、砍瓜、絲瓜、大葫蘆、小葫蘆、香絲瓜、蛇型長絲瓜、苦瓜、佛手瓜、瓠瓜、蛇瓜等12種瓜類作物和番茄、茄子、彩椒3種茄果類作物可進行觀光樹式栽培?,F(xiàn)以番茄樹式栽培技術為例詳細說明。
普通日光溫室空間小,一般長度為60m左右,內(nèi)部跨度為6.0~7.5m,拱架北高南低,北部距后墻1~2m處為最高點,高度為2.8~3.0m,棚高往南逐漸降低,最南端高度僅1.2~1.5m,不利于蔬菜樹的種植操作和游客觀賞。
改造時首先將走道由原來的位于北面后墻附近改到距拱架南端接地點1.5m處,同時將走道下沉80 cm,再將整個溫室地面改成北高南低,將蔬菜樹種植在溫室的南北中心點偏北40cm處,栽培時將栽培桶(槽)下座深埋,有效拓展了植物地上部的生長空間,成功地營造出了番茄樹式栽培環(huán)境,且形成了較佳的觀賞效果(圖1)。
圖1 改造后的溫室側面示意圖
適宜樹式栽培的番茄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可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植株造型和多種果實顏色效果。一般來講,無限生長類型且具有連續(xù)結果性強、抗病、耐熱、果實色澤艷麗、不易裂果等特征特性的番茄品種均可選用。按果實顏色及大小分類,紅色中果型品種有彩虹101、百利,紅色小果型品種有新星、京丹6號,綠色小果型品種有綠寶石,橙黃色中果型品種有彩虹301,紫色小果型品種有黑珍珠。
在普通日光溫室進行越夏長季節(jié)栽培,1月上旬播種,3月上中旬定植,5月進入開花坐果期,6~11月為觀賞期。
京郊日光溫室栽培番茄樹的適宜時間為3~11月。為了盡可能地延長觀賞時間,一般采用育大苗的栽培方式,即苗高1.2~1.4m時定植。
4.1 播種 在保溫效果好的加溫溫室內(nèi)育苗,采用12cm×12cm的營養(yǎng)缽,基質(zhì)為草炭、蛭石和珍珠巖按體積比1∶1∶1配制,每立方米添加有機肥25kg,育苗缽裝滿配制好的基質(zhì),澆水沉實后每缽播1粒種子,用蛭石覆蓋1.0~1.5cm,覆蓋地膜保墑增溫。室溫控制在25~30℃,地溫控制在20~22℃,3~4d(天)待30%幼苗出土后揭去地膜,并降低苗床溫度至22~26℃。
4.2 出苗后管理 保持地溫18~22℃,氣溫22~26℃?;|(zhì)保持濕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60%~80%,適當控制濕度預防徒長,還需用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500~800倍液噴灑預防猝倒病。苗期幼苗長勢弱或葉色變黃時,可噴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1~2次。當幼苗5~6片真葉、苗高25cm時移植到略大的育苗箱內(nèi)(一般采用長×寬×高為50cm×50cm×40cm的木質(zhì)箱子,便于管理和整體移動),有效地促進植株生長,增加根系量。同時進行插架,綁蔓,并及時打掉側枝。當株高80cm以上時,開始保留側枝,以便于植株調(diào)整。移栽前7d(天)應控水煉苗。
5.1 栽培桶(槽)的準備 為了美觀,同時給番茄樹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便于根系的生長和營養(yǎng)吸收,栽培桶可用木料做成六角形、方形、圓桶形等不同造型(木質(zhì)栽培桶通透性強,便于滲出多余水分,增加氧氣)。栽培桶直徑為1.5m。在距離溫室北墻2.5m左右處挖坑,坑深70cm,把栽培桶下座坑中,栽培桶上緣高出地面10cm左右。一般栽培桶間距約6~7m,每667m2可種植10~14株。
5.2 樹冠造型架的準備 樹冠造型是番茄樹觀賞性及產(chǎn)量形成的重要因素。造型架采用500cm×700 cm的木制網(wǎng)狀框架,每個網(wǎng)格40cm見方。將其水平懸掛在溫室骨架上,距離溫室棚膜50cm以上,距離栽培桶的基質(zhì)面約1.8m。也可采用8號鉛絲按60cm×60cm間距搭成網(wǎng)架。
5.3 栽培基質(zhì) 無土栽培基質(zhì)用草炭+蛭石+珍珠巖,按體積比1∶1∶1配制,每立方米加有機肥25~30kg。
在栽培桶內(nèi)裝填栽培基質(zhì)約50cm,澆水沉實后,把大苗連同育苗箱移到栽培桶內(nèi),使苗處于栽培桶的中心位置,苗坨低于栽培箱上緣約10cm,拆除育苗箱,操作要仔細,以防散坨傷根。加栽培基質(zhì)覆蓋育苗坨,澆足底水。
植株上架前,移栽緩苗后,確定3~4條健壯的側枝,用吊繩分不同方向引番茄生長上架,及時去掉側枝上的二級側枝。
植株上架后,按照造型設計引條,及時綁蔓,均勻分布,互不遮壓,促進樹冠的形成。采用連續(xù)雙干整枝法,促進多級側枝形成。前期應及時去掉果實,當樹冠覆蓋造型架1/3時(約5月上中旬),開始?;ū9T诟邷丶竟?jié)來臨之前,形成完整的樹冠造型,一般番茄樹冠可達16m2左右。
隨著觀賞采摘期的延續(xù),要及時調(diào)整植株和坐果比例,適當去除老葉、病葉,維持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保持樹勢,延長觀賞期。
8.1 ?;ū9?坐果前期,由于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適宜,可采用人工振蕩輔助授粉;隨著溫度升高,可使用坐果靈等生長素蘸花,提高坐果率。
8.2 水肥管理 移栽緩苗后保持栽培桶內(nèi)基質(zhì)濕潤,并根據(jù)植株長勢調(diào)節(jié)灌水量和頻度,植株生長盛期及開花結果后需水較多,要保證水分供應。
緩苗后至坐果前,用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灌根1次,促發(fā)新根;伸蔓至開花前,每7d(天)灌根1次,使植株健壯。開花至坐果期,加大水肥,促進植株生殖生長和提高坐果率。有土栽培方式的在果實膨大期每株追施三元復合肥0.5kg,以后根據(jù)長勢每10~20d(天)追施1次,以保持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方法是在距莖基部50cm外開溝環(huán)施,注意不能太靠近基部,否則引起燒根,施肥后及時澆水。無土栽培方式的采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番茄專用營養(yǎng)液,在結果盛期每1~2d(天)施用1次。
8.3 溫度管理 棚內(nèi)白天適宜溫度15~30℃,夜間15~18℃。高溫季節(jié)溫度控制是日光溫室番茄樹長季節(jié)栽培的關鍵,也是營造適宜觀光環(huán)境的必要條件。具體降溫措施如下。
溫室內(nèi)墻體綠色覆蓋:2月底~3月初,在溫室內(nèi)側靠近墻體部位,種植藤三七1行,株距20~25cm,用吊繩牽引,沿溫室北墻直達溫室頂部,形成對北側墻體的綠色覆蓋,減少墻體吸熱,以降低溫室內(nèi)溫度。根據(jù)對比試驗結果,此項措施可使溫室內(nèi)溫度降低2~3℃。
溫室內(nèi)矮生蔬菜盆景造型覆蓋:在溫室南側和栽培池周圍地面,利用矮生番茄、羽衣甘藍、葉用甜菜等矮生蔬菜進行盆栽造型,可增添整體觀賞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加溫室內(nèi)降溫效果,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
遮陰降溫:利用遮陽率50%的遮陽網(wǎng)棚外遮陰降溫,一般在5月中旬~8月底,10:00~15:00覆蓋遮陽網(wǎng)。
灑水降溫:高溫季節(jié),每天分別在11:00、14:00~16:00,地面噴水 2~3次,降溫增濕。
番茄樹式栽培雖以觀賞為主,但其果實產(chǎn)量很高,一般大果型品種單株產(chǎn)果1700~2200個,約300kg左右;小果型品種單株產(chǎn)果5500~7000個,約140kg左右。既要適時采收,又要注意調(diào)整樹冠的果實布局,保持整體觀賞性。
瓜類和茄果類蔬菜樹式栽培,最好不要同期定植在同一區(qū)域內(nèi)。若要選擇幾種蔬菜樹種植在一起以提高觀賞效果,要注意茄科不要與葫蘆科定植在一起,因為茄科生長速度慢,葫蘆科作物最好按照所需溫度安排,如瓠瓜、苦瓜、絲瓜、葫蘆、砍瓜、南瓜等品種所需溫度接近,坐果期也相近,可以同期定植在一起,觀賞期一般在7~8月,而蛇瓜、佛手瓜、冬瓜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才能坐果,觀賞期在8~9月。這樣便于各個園區(qū)在不同時期同步觀賞到幾種蔬菜樹的最佳效果。
2009-10-10;接受日期:2009-11-21
北京市科委項目(D08060504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