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特邀專欄作家 泰德·普林斯(E. Ted Prince)博士
西方視角
中國的“無本獲利”時代已然結束
文 · 本刊特邀專欄作家 泰德·普林斯(E. Ted Prince)博士
泰德·普林斯
泰德·普林斯博士是佩斯領導力研究院(The Perth Leader-ship Institute)的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執(zhí)行官,是領導力和財務績效領域的專家,著有《卓越領導者的三大財務風格》(The Three Financial Styles of Very Successful Leaders)專著。他還是佛羅里達大學課座教授,上海財經大學MBA學院高頓財務金融培訓中心課座教授
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優(yōu)勢正慢慢消失,一些美國制造商開始轉往越南。不但如此,中國對外國公司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事實上,中國所有的成本都在快速上升。伴隨著其他一些無形但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不再是設廠的理想之地。我經常去中國,以下是我觀察到的一些現(xiàn)象:
白領(辦公室職員)的生產力非常低,尤其是在國企和政府機構。中國關注藍領生產力是正確的,但卻忽略了白領生產力這一問題,特別是中資企業(yè)和國企。如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整體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就會上升。因此,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公共部門甚至拖了增長的后腿。
住房成本的高昂(甚至比美國還要高)令人難以置信。當然這一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但住房價格和租金太高,外國就不愿意派駐員工到中國來。
產品質量和安全的成本遠高于西方國家。如那些通常被認為是安全食品(嬰兒奶粉和維他命)的購買成本要比美國高得多。
污染問題也阻礙了外國人來中國,即輸入外來人才的成本也提高了。
中美時差是一個看不見但卻是一個重要的成本因素,因在兩地間頻繁往來,無疑讓人心力交瘁,無形中提高了在中國做生意的成本。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較低時,西方會接受這一點,但勞動力成本上升時,就很難再接受了。
中西方之間的距離提高了貨運的成本,物流更為困難。對美國來說,在墨西哥生產更為簡便,因工廠離得近,勞動力成本也不高。
語言差異也提高了工作成本,同樣在勞動力成本較低時,這一因素是可接納的,但如成本攀升,那么中國相較于印度這樣的國家,吸引力就下降了。
有人說目前越南將會取代中國,成為西方制造業(yè)新的落腳點?;蛟S從短期看的確如此,然而越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的不利之處,如語言、距離、時差和日益嚴重的污染等。我認為,中國在設廠方面遇到的真正競爭來自于美國和東歐國家,特別是美國。如在美國生產,那導致中國不再有吸引力的劣勢就不成為問題。東歐國家也會有諸如語言和不同文化體制的問題。
在美國,勞動力成本會更高,但制造業(yè)和白領職員的生產力也更高,因此成本的差異就消失了。而且住房和租金的成本更低,也不存在時差或距離問題。美國公司也可在墨西哥設廠,盡管那里充斥著犯罪問題,但美國公司知道怎么應付。因此美國公司雖把目光投向越南,但大部分公司還是會將工廠重新放回美國或墨西哥。美國是新的低成本制造地,而中國已不再是了。時代已經改變,中國現(xiàn)在必須面對新的現(xiàn)實,即從制造業(yè)的角度看,中國將是一個高成本國家。
關于中國需要更多創(chuàng)新的討論由來已久,事實上,中國正變得更具創(chuàng)新性,但在短期內步伐還不夠快。中國需要一些行動來解決高成本制造這一問題。中國人是非常務實和具有適應能力的。中國在一些地方早就著手改變,但在某些領域仍需要有果斷的行動。我認為,中國需要做的是:
語言:讓年輕人在學校開始學英語,隨著他們的日漸成長并走向領導崗位,好處將逐步顯現(xiàn)。
兼并和收購海外公司:中國對此表現(xiàn)得很積極,但應建立起我所說的“并購機器”,這在本刊上一期的專欄中曾提過。
質量:中國公司在質量方面越來越嚴格,但更需要關注安全性,應采取更為系統(tǒng)化的監(jiān)管。
在某些領域中國嚴重滯后,除非得到解決,否則中國不可能在競爭力上有所突破。我認為,在以下四方面需大力改變:
1、在美國建立中國的工廠:這看上去困難,且會導致中國的失業(yè)率上升。但減少了生產成本之后,將增強競爭力。從長期看,中國別無選擇,正如日本和歐洲公司那樣,只能在美國設立工廠。
2、讓公司領導體制更開放:中國公司層級化嚴重。大部分公司缺少企業(yè)文化,職位低的人因害怕與上司發(fā)生沖突而不會提出自己的建議。航空業(yè)里人所周知的是,在亞洲航班的駕駛室里,職位較低的副駕駛通常不敢告訴機長自己有什么誤操作。中國的很多公司也有類似問題,特別是那些較為傳統(tǒng)的公司。應在內部設立更多的領導培訓課程或將領導職位的接班人送到學校培養(yǎng)。這將加快必要的改變,讓競爭力得到長期改善。
3、提高白領員工的生產力:利用電腦來執(zhí)行辦公室任務,如成組復印、團隊管理、部門間協(xié)作等。這需要引入能完成任務和協(xié)作的一套系統(tǒng)。
4、關注公共部門而不僅是私營部門:中國已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了,如引入經濟附加值(EVA)來核算國有企業(yè)。但國有企業(yè)的效率依然低下,增加了很多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既然國有企業(yè)在中國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故解決這一問題至關重要。
中國新時代 201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