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良
(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104)
因子分析法在教師激勵中的應用*
——以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李 良
(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104)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教師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已很難滿足實際的需求。如何充分調(diào)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學校的辦學質(zhì)量和效益,已成為了高校管理者所面臨的重大課題。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利用自編的問卷,對有關教師15個激勵項目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并借助于SPSS軟件,進行了因子分析,得出激勵措施。
激勵理論;因子分析法;激勵措施
從世界各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來看,由于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高等教育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質(zhì)量下滑。而人才的質(zhì)量與教師的積極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如何充分調(diào)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學校的辦學質(zhì)量和效益,已成為了高校管理者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自20世紀初以來,西方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提出了許多激勵理論,包括: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阿爾德弗的ERG理論等等。[1]
本文將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在對本院教師需求狀況抽樣調(diào)查的基礎之上,使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力求得出適合于本院的教師激勵策略。
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是由蘇州高級工業(yè)學校、蘇州市機械學校和蘇州市虎丘中專合并組建而成,于2003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立,為??茖哟蔚墓k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升格時的弱項之一就是師資隊伍建設。雖然經(jīng)過6年的發(fā)展,學院在硬件設施、招生規(guī)模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教師成長方面投入還略顯不足,使得教師的素質(zhì)的提高較為緩慢。
目前,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有教師419人,而專職教師260人,教授1人,副教授16人,講師80人,助教168人,正高、副高、中級、初級職稱的人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0.3%、6%、31%、63%。
共抽取全院專職教師100人,具體抽取方式是:先按照分層抽樣的辦法,根據(jù)5個系部的專任教師人數(shù)和專任教師的總?cè)藬?shù),計算各系部的抽樣比例依次為26.9%,23.1%,19.6%,16.2%,15.2%,分別乘以100,得到各系部的抽樣人數(shù)依次為: 27人、23人、19人、16人和15人。然后在每個系部,根據(jù)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相應的人數(shù)。
3.1 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包括被訪問者的性別、年齡、職稱、學歷。
3.2 教師激勵需要問卷
本問卷的第二部分是教師激勵因素調(diào)查。本問卷在借鑒了阿爾德弗的ERG(生存、關系、自我發(fā)展)理論的基礎之上,參考了俞文釗教授制定的《員工需要自我評價調(diào)查表》,設計了本問卷。共分為3個激勵維度,15個激勵項目。
第一個激勵維度,生存需要。包含:較高的工資待遇、良好的福利制度、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寬敞的住房條件、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第二個激勵維度,關系需要。包含:領導對自己的認可、良好的同事關系、受到別人的尊重、較高的社會地位;第三個激勵維度,自我發(fā)展需要。包含:良好的科研條件、個人進修的機會、職稱晉升、可以施展個人才能的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有機會參與學校的決策管理工作。
3.3 計分方式
調(diào)查問卷采用5點記分法,即每個項目上得分是1—5之間的整數(shù)。
“很重要”為“5分”,“比較重要”為“4分”,“一般”為“3分”,“不太重要”為“2分”,“不重要”為“1分”。
利用SPSS軟件計算出15個激勵項目的平均分,平均分排序結(jié)果如右表:
表1激勵項目排序表
在實際工作中,指標間經(jīng)常具備一定的相關性,故人們希望用較少的指標代替原來較多的指標,但依然能反映原有的全部信息,于是就產(chǎn)生了因子分析法。而本文需求因素表中共有15個指標,因此如果能尋找到指標間的共同因子,就能可以起到簡化指標的作用。根據(jù)82位教師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使用SPSS軟件對15個激勵項目做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的適當性檢驗
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得到的相伴概率“Sig”為0.000,若給定顯著性水平為0.05的話,則0.000<0.05,因此原有變量是適宜做因子分析的。
(2)因子提取方法及結(jié)果[2]
因子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在因子提取方式采用上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結(jié)果如下表:
表2 因子解釋率
從表2中可以看到6個公共因子可以解釋所有數(shù)據(jù)70%左右。而6個公共因子具體涉及到的激勵項目見表4的因子載荷表。
表3因子載荷表
根據(jù)表3,可知:
在第一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領導認可、受到尊重、決策權力;
在第二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住房條件、辦公環(huán)境、職稱晉升;
在第三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工資待遇、科研條件、進修機會;
在第四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同事關系、施展才能、地位;
在第五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穩(wěn)定工作;
在第六個公共因子上載荷較高的有:成就感。
六個公共因子涉及到共14個激勵因素,剩余的激勵項目是福利制度,其在六個公共因子上的載荷都不高,最高的為0.149,所以福利制度項目可以單獨考慮。
(3)公共因子命名
對6個主因子作出解釋并命名如下:
因子1為人際關系(領導認可、受到尊重、決策權力),因子2為物質(zhì)需求(住房條件、辦公環(huán)境、職稱晉升)、因子3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工資待遇、科研條件、進修機會)、因子4為認可度(同事關系、施展才能、地位)、因子5為工作穩(wěn)定性、因子6為工作成就。
根據(jù)上述因子分析的結(jié)果,得出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教師激勵措施可以從7個方面進行,包括:
(1)改善教師的福利;
(2)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3)滿足教師的物質(zhì)需求;
(4)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5)提高教師的認可度;
(6)穩(wěn)定教師隊伍;
(7)滿足教師的工作成就感。
[1]張克勇.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
[2]楊曉明.SPSS在教育統(tǒng)計中的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Factor Analysis Application in teacher incentive——Take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as example
LI Liang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215104)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college teachers′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demand.How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teachers,develop their creativity,there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ponsoring school,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aced by managers.This paper will use the survey method,using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the 15 teachers in the college incentive program and a sample,and the help of SPSS software,were factor analyzed with incentives.
Motivation theory;Factor analysis;Ncentive Measures
G472.3
A
1672-1047(2010)03-0021-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3.08
[責任編校:秦春娥]
2010-4-20
李 良(1980-),男,講師。主要從事教育統(tǒng)計研究。E-mail:liliang@sii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