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珍 何 紅 王維贊 劉曉燕 羅亞偉 梁 闐 謝金蘭
摘要對近年引進并經試種表現較好的國內外10個甘蔗新品種,在廣西不同區(qū)域進行3年新植、2年宿根品種篩選試驗,結果表明:臺98/0432、C1/2003、粵糖96/86比對照新臺糖22號平均分別增產12.57%、10.39%、8.53%;增糖1.24%、5.69%、1.86%;園林9號、園林6號、福農15號、臺89/1626、贛蔗18號、CP84/1198、園林8號比對照新臺糖22號平均減產0.33%~17.83%,減糖2.46%~21.87%。
關鍵詞甘蔗;新品種;引進篩選;廣西
中圖分類號S566.10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0)18-0070-04
甘蔗是中國最主要的糖料作物,而廣西是中國最重要的產糖省。2009—2010年榨季的廣西產糖量為710.2萬t,占全國甘蔗糖產量的70.5%。然而,目前制約廣西蔗糖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問題之一是品種單一化,且種性退化嚴重,甘蔗良種儲備嚴重不足,難以滿足甘蔗生產發(fā)展需要。而甘蔗自育品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時間長達8~12年,目前的自育品種滿足不了生產的需求。從國內外引進甘蔗優(yōu)良新品種直接用于當地生產是獲得甘蔗良種的一種快捷有效的途徑[1-2]。甘蔗引種具有投資少、費時短、見效快等特點,是解決目前廣西地區(qū)生產上對優(yōu)良甘蔗品種日益增長客觀要求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引種、篩選,從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使蔗糖業(yè)得到較大的發(fā)展,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如廣西地區(qū)50年代引進的臺糖134,作為主要推廣品種,在廣西種植近30年;20世紀70—80年代引進臺糖172、選3、粵糖63/237;90年代至今,引進新臺糖系列,如新臺糖10號、16號、22號、25號,特別是新臺糖22號具有高產、高糖、耐旱、宿根性好等優(yōu)點,占總種植面積的80%以上,成為廣西的主栽品種。這些引進品種為我區(qū)乃至全國蔗糖生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了更進一步提高產量及蔗糖分,繼續(xù)廣泛地從國內外引進篩選甘蔗新品種應用推廣,2007年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07BAD30B01)和廣西科技重點攻關項目(桂科攻0782004-1)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示范點的協(xié)作下,進行了3年新植、2年宿根甘蔗新品種引進篩選區(qū)域試驗?,F將各試點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10個,分別是贛蔗18號、福農15號、粵糖96/86、臺98/0432、臺89/1626、園林6號、園林8號、園林9號、CP84/1198、C1/2003,以新臺糖22號為對照種。
1.2試驗地點
廣西農墾國有新興農場、金光農場、濱海農場、廣西甘蔗研究所、廣西大學。
1.3試驗設計及方法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的旱地種植,田間設計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試驗設3次重復。新興農場、金光農場、濱海農場行距1.2 m、行長10 m,每小區(qū)5行。廣西甘蔗研究所、廣西大學行距1.2~1.3 m、行長7 m,小區(qū)分別為5行,各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
1.4種植管理
新植蔗每年種植時間為2—3月,蔗種砍成雙芽段,下種量除濱海農場為83 340芽/hm2外,其他各試點約為13.2萬芽/hm2。下種前用0.2%多菌靈藥液浸種消毒5~10 min,施復合肥750 kg/hm2,噴除草劑淋水并覆蓋地膜[3]。新植蔗砍收后第2年留作宿根蔗,其他栽培管理措施與大田生產相同。
1.5試驗統(tǒng)計項目
在甘蔗不同生長期分別調查萌芽率、分蘗率、株高(伸長速度)等農藝性狀。10月底進行理論測產,調查株高、莖徑、有效莖。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每個品種采6條蔗莖進行蔗糖分分析??呈諘r分品種分小區(qū)稱記實產。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萌芽(發(fā)株)率
從3年新植15次試驗調查結果看,萌芽出苗最好的品種是贛蔗18號,平均為72.8%,其次是C1/2003為70.7%,粵糖96/86為70.1%,臺98/0432為67.1%,園林6號為66.9%,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萌芽率63.8%,分別提高9.0%~3.1%,其他品種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萌芽出苗低10.1%~0.4%。平均萌芽率從高到低順序為:贛蔗18號>C1/2003>粵糖96/86>臺98/0432>園林6號>新臺糖22號>園林9號>CP84/1198>福農15號>臺89/1626>園林8號(表1)。贛蔗18號與新臺糖22號萌芽率提高差異顯著;而園林8號與對照種新臺糖22號萌芽率減少差異顯著;其他各品種與對照種新臺糖22號相比差異均不顯著。2年宿根10次試驗平均發(fā)株出苗最好的是臺98/0432發(fā)株率為116.8%,其次是園林9號為112.7%,C1/2003為100.5%,粵糖96/86為99.2%,福農15號為97.6%,園林6號為95.5%,CP84/1198為89.8%,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85.5%,分別平均提高發(fā)株率31.3%~4.3%,其他各品種發(fā)株率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減少3.9%~7.1%。平均發(fā)株率從高到低依次順序為:臺98/0432>園林9號>C1/2003>粵糖96/86>福農15號>園林6號>CP84/1198>新臺糖22號>園林8號>贛蔗18號>臺89/1626(表1)。臺98/0432與新臺糖22號發(fā)株率提高差異顯著;其他各品種與對照種新臺糖22號差異均不顯著。
2.2不同品種的分蘗率
從各品種分蘗率調查結果看,園林9號分蘗率最高達79.1%,其次是臺89/1626為78.0%,福農15號為76.6%,C1/2003為67.4%,園林6號為65.4%,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61.4%,增幅17.7%~4.0%;其他各品種分蘗率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降低6.8%~17.4%。平均分蘗率大小順序依次為:園林9號>臺89/1626>福農15號>C1/2003>園林6號>新臺糖22號>園林8號>粵糖96/86>贛蔗18號>CP84/1198>臺98/0432(表1)。各品種與對照種新臺糖22號分蘗率差異均不顯著。
2.3不同品種株高、莖徑、有效莖
從各品種株高調查結果看,C1/2003株高最高,為293 cm,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增高8 cm;其他各品種株高比對照種新臺糖285號降低10~47 cm。平均株高順序為:C1/2003>新臺糖22號>臺98/0432>園林6號>臺89/1626>CP84/1198>贛蔗18號>園林9號>福農15號>粵糖96/86>園林8號(表2)。C1/2003、臺98/0432與新臺糖22號株高差異不顯著;園林6號、臺89/1626、CP84/1198、贛蔗18號、園林9號、福農15號、粵糖96/86、園林8號與新臺糖22號株高差異達顯著水平。
從各品種莖徑調查結果看,粵糖96/86莖徑最粗,達2.92 cm,其次是臺98/0432為2.91 cm,福農15號為2.90 cm,園林6號、園林8號、臺89/1626等品種的莖徑也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增粗0.07~0.13 cm。各品種莖徑次序為:粵糖96/86>臺98/0432>福農15號>園林8號、園林6號>臺89/1626>新臺糖22號>贛蔗18號>CP84/1198>園林9號>C1/2003(表2)。粵糖96/86、臺98/0432、福農15號、園林6號、園林8號與新臺糖22號莖徑增加差異達顯著水平;園林9號、C1/2003與新臺糖22號莖徑降低異達顯著水平,臺89/1626、贛蔗18號、CP84/1198與新臺糖22號莖徑差異不顯著。
從各品種有效莖調查結果看,C1/2003有效莖最多,平均達79 665條/hm2,其次是粵糖96/86為68 961條/hm2,贛蔗18號的有效莖最少,只有57 120條/hm2,各品種有效莖次序為:C1/2003>粵糖96/86>園林9號>福農15號>新臺糖22號>臺89/1626>園林6號>臺98/0432>CP84/1198>園林8號>贛蔗18號(表2)。C1/2003與新臺糖22號有效莖增加差異顯著;園林8號、贛蔗18號與新臺糖22號有效莖減少差異顯著;園林6號、臺98/0432、臺89/1626、CP84/1198、園林9號、福農15號、粵糖96/86與新臺糖22號有效莖差異不顯著。
2.4不同品種蔗莖產量
從各品種驗收實產結果統(tǒng)計看,3年25次平均(3年新植、2年宿根)最高蔗莖產量為臺98/0432,平均產蔗量為90 825 kg/hm2,其次是C1/2003為89 070 kg/hm2,粵糖96/86為87 570 kg/hm2,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80 685 kg/hm2,分別增產10 140、8 385、6 885 kg/hm2,增幅為12.57%、10.39%、8.53%,其他各品種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減產270~14 385 kg,減幅為0.33%~17.83%,各品種按產量高低依次為:臺98/0432>C1/2003>粵糖96/86>新臺糖22號>園林9號>園林6號>福農15號>臺89/1626>贛蔗18號>CP84/1198>園林8號(圖1、表3)。臺98/0432與新臺糖22號增產差異顯著;C1/2003、粵糖96/86、園林9號、園林6號、福農15號、臺89/1626與新臺糖22號增產差異不顯著;贛蔗18號、CP84/1198、園林8號與新臺糖22號相比減產差異顯著。
2.5不同品種蔗糖分
從3年75次(每年11月至次年1月3次)蔗糖分分析結果看,CP84/1198蔗糖分最高,平均達15.34%,福農15號為15.21%,贛蔗18號為15.10%,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14.82%,分別提高0.52%、0.39%、0.28%,其他各品種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下降0.15%~1.49%(絕對值)。各品種蔗糖分高低依次為:CP84/1198>福農15號>贛蔗18號>新臺糖22號>園林6號>C1/2003>園林8號>粵糖96/86>臺89/1626臺>園林9號>98/0432(圖2、表3)。CP84/1198、福農15號與新臺糖22號比蔗糖分提高差異顯著;園林6號、贛蔗18號蔗糖分與新臺糖22號差異不顯著。C1/2003、園林8號、粵糖96/86、臺89/1626、園林9號、臺98/0432與新臺糖22號比蔗糖下降差異顯著。
2.6不同品種單位面積含糖量
從各品種平均單位面積含糖量結果看,C1/2003含糖量最高,平均達12 639 kg/hm2,粵糖96/86為12 181 kg/hm2,臺98/0432為12 107 kg/hm2,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的11 958 kg/hm2,分別增糖5.69%、1.86%、1.24%,其他各品種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下降21.87%~2.46%。各品種蔗糖分高低順序依次為:C1/2003>粵糖96/86>臺98/0432>新臺糖22號>園林6號>福農15號>園林9號>贛蔗18號>CP84/1198>臺89/1626臺>園林8號(圖3、表3)。C1/2003與新臺糖22號比含糖量增加差異達顯著;粵糖96/86、臺98/0432、園林6號與新臺糖22號相比含糖量差異不顯著;福農15號、園林9號、贛蔗18號、臺89/1626、園林8號、CP84/1198與新臺糖22號相比含糖量減少差異達顯著水平。
2.7不同品種適應性、抗逆性表現
多年試驗結果表明,C1/2003、臺98/0432、臺89/1626、園林6號、園林9號等品種比較耐旱,屬于適應性廣的品種,適應一般旱坡地種植。粵糖96/86、福農15號、贛蔗18號等品種不耐旱,要求在栽培條件較好的水田種植,才能發(fā)揮品種特性。在多年試驗示范自然種植條件下,C1/2003、臺98/0432、臺89/1626、CP84/1198、福農15號、贛蔗18號等品種田間未發(fā)現甘蔗梢腐病、黑稻病、赤腐病、嵌紋病,病蟲危害種類較少,屬于抗逆性強品種。臺98/0432、臺89/1626、園林6號、園林8號、園林9號田間發(fā)現黑稻病、梢腐病較多,赤腐病、嵌紋病,病蟲危害種類較少,屬于抗逆性一般品種。
3結論與討論
通過3年25次(新植15次、宿根10次)不同區(qū)試驗研究,綜合參試品種的蔗莖產量、蔗糖分、含糖量及主要農藝性狀等表現,現將參試品種生長表現評述如下:
(1)C1/2003、臺98/0432 較對照新臺糖22號增產10.39%~12.57%;雖然蔗糖分比對照種新臺糖22號稍低,但單位面積含糖量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增糖提高1.24%~5.69%。C1/2003、臺98/0432高產穩(wěn)產。出苗萌芽好,前中期生長特快,有效莖多,撥節(jié)早,適應性廣、宿根發(fā)株好,抗逆性強,抗黑稻病、梢腐病,病蟲為害種類較少,適應旱坡地種植。如臺98/0432目前在廣西農墾蔗區(qū)種植一般產蔗量達120~150 t/hm2。作為糖料或糖能兼用甘蔗品種應用,前景廣闊。
(2)粵糖96/86比對照新臺糖22號增產8.53%;雖然蔗糖分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低0.91個百分點,但單位面積含糖量較對照種新臺糖22號增糖提高1.86%。該品種高產穩(wěn)產,蔗莖粗大,出苗快,萌芽率高,分蘗力中等,前中期生長一般,中后期生長勢強,成莖率高,有效莖多,植株較矮,抗倒伏,抗黑稻病、鞘腐病,病蟲危害種類較少,不耐旱,要求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水田種植,才能發(fā)揮該種性。
(3)贛蔗18號、福農15號、CP84/1198等品種,雖然單位面積產量比對照新臺糖22號低,但蔗糖分含量較高。這3個品種在11月蔗糖分均可達14%以上,高峰期達16%以上。糖廠要在11月開榨,提高榨季前期蔗糖分,必須種植推廣一定比例的早熟高糖良種,才能解決制糖企業(yè)開榨前期蔗糖分低的問題,提高制糖產業(yè)的經濟效益[4-5]。同時在育種上為高糖雜交親本加以利用。贛蔗18號、福農15號品種屬于早熟、高糖品種。萌芽、出苗快,萌芽率高、分蘗力差,前中期生長快,中后期生長勢一般,蔗莖中莖,均勻,成莖率高,后期表現早衰,耐旱性較差,要求種植在中等肥力蔗地。CP84/1198出苗差,分蘗力中等,前期生長一般,中莖,有效莖數一般,蔗莖大小莖明顯,后期表現早衰,不易脫葉,后期易倒伏,生產上難以推廣。
(4)園林系列:園林6號單位面積產量、蔗糖分及單位面積含糖比對照新臺糖22號稍低,屬于早熟、高糖。該品種出苗一般,萌芽率中等,分蘗力強,前中期生長較快,中后期仍保持一定的生長勢。蔗莖中大莖,成莖率高,有效莖多,易脫葉。但容易感染黑穗病、鞘腐病,病蟲危害種類較少,適應旱坡地種植。園林9號單位面積產量與對照新臺糖22號基本相同,蔗糖分較對照新臺糖22號平均下降1.17百分點。屬于中晚熟、低糖。該品種出苗快,萌芽率中等,分蘗力強,前期生長一般,中后期生長快,蔗莖中莖,均勻,成莖率高,有效莖數多。但容易感染黑穗病、鞘腐病,病蟲危害種類較少,適應旱坡地種植。園林8號中熟、低糖,產量一般;該品種萌芽出苗主宿根發(fā)株差,分蘗中等,前中期生長一般,植株較矮等,蔗莖中莖,有效莖一般,容易感染黑穗病,生產上難以推廣[6]。
(5)臺89/1626單位面積產量、蔗糖分及單位面積含糖比對照新臺糖22號低,屬于中晚熟、低糖品種,該品種出苗快,整齊,萌芽中等,分蘗力強,前中期生長一般,中后期長勢旺。植株中等,蔗莖中莖,成莖率高,抗倒伏,但較難脫葉[7-8]。
4致謝
該文引用了2007—2009年甘蔗品種區(qū)域試驗數據,在此向金光、濱海、新興農場、廣西大學、廣西甘蔗研究所等單位和參加試驗研究的同志致以誠摯的謝意。
5參考文獻
[1] 李松,游建華,余坤興,等.幾個糖能型甘蔗新品種高產栽培比較試驗[J].廣西蔗糖,2009(4):3-5.
[2] 王維贊,何紅,朱秋珍,等.引進甘蔗新品種工藝性狀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0(7):319-323.
[3] 閉少玲,容鳳玉.7個甘蔗新品系種性表現及其評述[J].中國糖料,2009(2):21-22,32.
[4] 黃家雍,蘇樹權,王倫旺.廣西自育甘蔗品種主要性狀的遺傳改進[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9,40(1):8-10.
[5] 何紅,朱秋珍,陳超君.甘蔗新品種引進試驗結果初報[J].中國糖料,2009(2):4-6.
[6] 蔡大防,陸雪林,裴仁華,等.甘蔗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廣西蔗糖,2008(4):21-23.
[7] 周正邦,易代勇,龔德勇,等.高糖甘蔗新品種(系)區(qū)試及生產示范研究[J].種子,2010(4):112-114.
[8] 劉小全,張遠福,劉春平,等.甘蔗新品種綜合性狀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8,20(11):176-177.
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