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傳羽
離別有一種朦朧的美
□任傳羽
“年少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為循循善誘的師長活,為許多觀念、傳統(tǒng)的約束力活。年歲逐增,漸漸掙脫外在的限制與束縛,開始懂得為自己活。”這是臺灣作家杏林子的話。
朋友喜宴,和你偶遇,撥開凌亂的思緒,想從模糊中理出一個完整的美麗,卻發(fā)現(xiàn)剪不斷、理還亂。
長夜無眠,翻開發(fā)黃的日記,沒有華麗的文筆,不能寫下席慕蓉那樣優(yōu)美的詩句,也不能抱著琵琶陶醉在輕唱委婉而凄涼的情歌里。夕陽西下,殘照當(dāng)樓,常常感于晚景中這一抹血痕的刺激,使我的生活在虛浮中有了沉重,在歡娛中有了滄桑,孤獨、惆悵、迷茫油然而生……有你相伴的日子,是我最難忘的歲月,淚與笑交織著,苦與甜纏繞著。你就像一顆火種,將我無助的生命點燃在黑暗潮濕的巷道間。在那段冷嘲熱諷的歲月里,因你而生的綿綿深情把我的人生溫暖。也許真的是情難自禁,所以才把自己情感的故事,演繹得如此源遠流長。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舉杯暢飲之時,你飄逸的長發(fā),似蓓蕾初綻的微笑,還有那嫵媚的雙眸,在“醉眼看花花也醉”的感覺里,卻是一半凄涼、一半唯美。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此時,多想留住眼睛里閃亮的畫面,定格微笑的瞬間,單純地欣賞,拒絕思考美麗背后的深刻。
十年一夢,一切仿佛在昨天,又好像很遙遠。曾經(jīng)風(fēng)與雪的吟醉,曾經(jīng)花與月的纏綿,還有亙古的誓約,早已斑駁成井架上敲碎的斜陽。在悲傷的夾縫中,飄落的玫瑰向我絮語:“你愛的人已把溫情獻給了別人……”
分別的情愁間,猛然感到,自己已不再年少,已經(jīng)過了大喜大悲的歲月和傷感流淚的年華,聚散是自然和順理成章的事,人生一世,無非是盡心,對自己盡心,對所愛的人盡心,無所謂得失。
離別了,不是還有一種朦朧的美嗎?宛如細細的春雨輕輕散落著,沒有詩,沒有酒,卻有一份說不出的愜意。
(作者單位:鄭州煤業(yè)集團趙家寨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