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英
(杭州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健美操選項課是目前高校中開設最為普及并深受同學喜愛的公共體育課程之一,對人的審美與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健身健心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習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評價體系起著承載教育意圖、評價理念以及規(guī)范、引導師生學習評價行為的作用,是實施有效評價的前提.綜合有關高校健美操選項課程的研究資料發(fā)現(xiàn),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學習評價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指標不全、權重不合理、評價方法與主體單一等等,未能全面體現(xiàn)《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1](以下簡稱《綱要》)的精神,無法客觀反映學生真實學習情況,不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2].為此,文章以發(fā)展性評價理論、多元智能理論、運動技能形成理論等相關理論為指導,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調查統(tǒng)計等綜合方法,就如何構建和實施健美操選項課程的評價體系進行系統(tǒng)研究.通過評價內(nèi)容與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一關鍵因素,為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選項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客觀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主動適應全面實施新課程有關學習評價的具體要求,以求全面貫徹《綱要》精神.通過有針對性的、賦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評價,以及更加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好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圖書資料等途徑,查閱了與本研究有關的教育評價、學習評價、健美操教學等方面的文獻資料以及有關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和方法指導.
2.2 專家訪談法
對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省內(nèi)外知名高校的部分專家進行訪談,并對初擬指標進行咨詢,為本研究提供建設性的寶貴意見.
2.3 調查統(tǒng)計法
在初擬評價指標的基礎上,運用經(jīng)驗篩選法,請來自管理崗位、課程研究領域及健美操教學第一線的15位專家對初擬的各項指標進行重要程度排序,然后采用量化的統(tǒng)計法,對各指標進行取舍.
3.1 構建健美操選項課發(fā)展性學習評價指標體系的理論依據(jù)
3.1.1 現(xiàn)代教育評價理論——發(fā)展性評價理論
發(fā)展性評價理論是目前對我國的教育評價研究和實踐指導性最強的理論之一.該理論強調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方法應多樣化,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等.該理論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素質教育理念,是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3.1.2 《綱要》對學習評價的要求
《綱要》中明確指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xiàn)……,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nèi)容.”[1]《綱要》是高校體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為本研究提出了指導性要求.
3.1.3 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由7種緊密關聯(lián)、但又相互獨立的智能組成,即言語—語言智能、音樂—節(jié)奏智能、邏輯—數(shù)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每個人都擁有這7種智能,只是因每個人的綜合運作方法及其在各智能上的表現(xiàn)不同而異,但每個人都有各自可發(fā)展的領域.該理論為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內(nèi)容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3.1.4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有效的學習應是學習者主動的行為,是以先前建構的知識為基礎,將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對知識進行處理和轉化.該理論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要求學習者以積極的姿態(tài)主動地參與學習,它為學習評價應重視學生的參與狀況、學習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3.1.5 有關運動技能形成的理論
3.1.5.1 亞當斯閉環(huán)理論
亞當斯提出記憶痕跡分為兩種,一種是動作痕跡,另一種是知覺痕跡.記憶痕跡是由動作反應反饋刺激而形成的.在技能形成的初級階段,有關動作效果的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學習者提供一種行為參照.而在技能形成的高級階段,學習者將反饋結果與知覺痕跡進行對比,從而不斷進行校正.該理論為重視技能形成過程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3.1.5.2 運動素質對運動技能形成的影響
“運動技能的形成是個體以一定的生理與心理機能為前提條件,通過運動學習而形成的.這種活動的生理與心理前提條件即為運動素質,它是一種潛在的能力傾向.它決定著個體技能形成的質量與速度.”[3]該理論為技能學習評價應重視專項素質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3.2 健美操選項課發(fā)展性學習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構建健美操選項課發(fā)展性學習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1)指導性.即評價指標要體現(xiàn)導向性,能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2)一致性.構建的指標與課程目標要保持一致.3)獨立性.構建體系時要避免同一層次上各指標的相互重疊和因果關系.4)可測性.要求體系中最低層次的指標能夠直接觀察或測量.5)可行性.構建的指標體系要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
3.3 健美操選項課發(fā)展性學習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3.3.1 健美操選項課程目標
健美操選項課作為高校體育選項課程之一,其課程目標應在保持健美操特色的基礎上,與高校體育教育目標一致.因此,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程目標應為: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理論和健美操運動基本知識;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培養(yǎng)正確身體姿態(tài);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及一定的成套技術,初步學會成套操的編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與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在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體育興趣、習慣與能力,完善學生個性,綜合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3.3.2 評價指標的選取
一級指標的確定.在構建原則的指導下,依據(jù)上述理論和《綱要》中提出的高校體育課程5個基本目標(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初擬一級指標,經(jīng)過征詢專家意見后確定體育認知、身體素質、專項技能、運動參與及合作與交流為健美操選項課學習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
二、三級指標篩選.依據(jù)上述理論,結合健美操課程目標和特點,在初擬二級、三級指標的基礎上,采用調查統(tǒng)計法對初擬的指標進行篩選.
特邀15位專家對各項初擬指標進行重要程度排序,根據(jù)排序結果對指標進行取舍.在統(tǒng)計結果時將重要程度賦值量化,很重要賦值5分,重要賦值4分,一般賦值3分,不重要賦值2分,很不重要賦值1分,然后計算出各指標的量化值及各指標得分占滿分值(15×5=75)的百分比,將低于0.75的指標舍去.結果舍去了一般身體素質(0.59)、情意表現(xiàn)(0.41)及自編套路中的難度指標(0.63).為充分體現(xiàn)《綱要》精神,將一般身體素質和情意表現(xiàn)的要求融入到運動參與及合作與交流的評價標準中;將學生平時努力程度以其專項素質進步分的形式給予獎勵并直接計入成績總分中.
3.3.3 各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經(jīng)過篩選確定指標的基礎上,請15位專家對各指標給予加權.本研究采用了“秩和運算法”[4]確定各指標的權重.
第1步:指標排序.請各專家分別對一級、二級、三級指標在相應的范圍內(nèi)各自進行重要程度排序.
第2步:排序結果一致性檢驗,即15位專家對一級、二級、三級各指標重要性的看法是否一致.檢驗公式如下:
(1)
根據(jù)第1次咨詢結果,請專家對二級指標及“投入度”和“合作精神”的三級指標再次進行了排序,達到所有指標排序結果基本一致.
第3步:計算各指標權重.在取得專家們對一級、二級、三級各指標重要性看法基本一致的基礎上,根據(jù)公式(2)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形成指標體系見表1.
(2)
3.3.4 評價主體及比重的分配
發(fā)展性評價理論強調要發(fā)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綱要》也明確提出學生的學習評價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因此,應將評價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部分,使學生參與其中.研究同樣采用了咨詢以上15位專家的方法,具體分配見表1.
表1 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發(fā)展性學習評價體系
3.3.5 評價方法的選擇及具體的操作
根據(jù)評價內(nèi)容的性質、特點和實際評價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shù)脑u價方法,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
3.3.5.1 體育認知的評價
采用總結性量化評價的方法.由學校體育部統(tǒng)一命題組成試題庫,實行網(wǎng)絡化考試.
3.3.5.2 身體素質的評價
為保證評價的客觀與可操作性,將身體素質的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其中,體現(xiàn)學生平時努力程度的素質進步幅度評價,以獎勵分的形式直接計入成績總分中,最高獎勵為5分.實際操作時,在第1學期初對所有健美操選項課的學生進行3項專項素質的測試為期初成績;在期末對這3個項目再次進行測試為期末成績.第1學期的期末測試成績?yōu)榈?學期的期初成績,以此類推.
專項素質得分的計算:為防止學生因追求進步分而故意拉低初始成績的情況發(fā)生,在確定3項素質的成績時,實行期初期末平均分來記取,最后根據(jù)每項素質所占權重計算出專項素質的最后得分.素質進步幅度得分的計算:運用美國測量學家黑爾編制的“T分與進步分換算表”[5]獲得的3項素質實得進步分為素質進步幅度得分.
3.3.5.3 專項技能的評價
規(guī)定套路的評價: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確定2~4人為一考核小組,確定考試組數(shù),再根據(jù)組數(shù)進行編號,在編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隨機抽號組成臨時考核小組;評分時,在保證每一任課教師所有任教學生的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的前提下,由任課教師對每一個學生規(guī)定套路的完成質量進行全面評定.
創(chuàng)編能力的評價: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確定每5~6人為一創(chuàng)編團隊進行集體創(chuàng)編并記取團體分.評分時,在保證每一任課教師所有任教學生的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的前提下,由任課教師進行全面評定.
技能形成的評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評分.在規(guī)定套路學習期間,每學完一個組合組織學生以表演賽的形式進行,賽后教師當場點評.期末取各次的平均分為技能形成的最后得分.
3.3.5.4 運動參與和合作與交流的評價
運動參與和合作與交流的評價采用質性評價的方法,由任課教師、學習小組同伴和學生本人借用相應的評價量表共同對每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參與運動的表現(xiàn)和合作交流的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定.評價結果先以優(yōu)、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級呈現(xiàn),然后再轉換成相應的得分.
4.1 多角度開發(fā)學生潛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該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前提,通過評價內(nèi)容與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主動適應全面實施新課程有關學習評價的具體要求.不僅重視專項技術的掌握程度,還重視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認知水平、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交往與合作,關注學生間個體差異,體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結合自身實際,多角度開發(fā)潛在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獲得主動全面的發(fā)展.
4.2 為全面落實《綱要》對學習評價的要求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綱要》對現(xiàn)代高校體育學習評價提出了指導性要求.一種新的評價理念,只有通過相應的評價目標、合理的評價內(nèi)容、科學的評價方法等,才能將其落到實處.其中,評價內(nèi)容是新理念的直接載體,是改革意圖的具體體現(xiàn).該指標體系為全面落實《綱要》對學習評價的要求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和提升課程學習評價功能,更好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4.3 為教師客觀、公正評價學習成績提供依據(jù)
客觀而行之有效的評價,其前提是具備全面體現(xiàn)教學目標和能真實反映學習情況的評價指標體系及適宜的評價方法.借鑒發(fā)展性評價理論與健美操課程目標而構建的指標體系,通過有針對性的、賦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評價,為教師客觀、公正評價選項課學習成績提供了依據(jù),更加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求主動適應全面實施新課程有關學習評價的具體要求.
4.4 為系統(tǒng)開發(fā)不同項目選項課學習評價指標體系提供藍本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普遍采用選項制教學模式,各高校開設的體育項目多在10項以上,都將面臨著改革的需求.不同的項目有各自的項目特點與發(fā)展需求,對專項技能的學習評價有自己的特色,但作為公共體育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上是一致的,該研究成果將為各選項課學習評價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EB/OL].(2002-08-06)[2010-01-02].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5/info/1505.htm
[2] 汪孝英.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學習評價現(xiàn)狀調查分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5):391-395.
[3]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9.
[4] 肖遠軍.教育評價原理及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大學出版社,2004:74-78.
[5] 譚平平.體育測量與評價[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