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果
賴昌星出書為自己“蓋棺論定”
文/丁果
我采訪賴昌星很多次,但這次感覺很不同,賴昌星雖然對中加關系的解凍有一套“說辭”,但可以明顯看到,過去對官司打贏的那種“信心”已經(jīng)消退。
本來,官司打了十年,都沒有打贏,無非就是律師利用加拿大司法制度的漏洞,不斷上訴,拖延時間,以拖待變。只要中方滿足了加拿大法官所需要的陳述要求和承諾(不判死刑、不會發(fā)生牢獄虐待)保證,遣返前風險評估的結論就會下來。
加拿大移民部長肯尼曾親口對我表態(tài),加方愿意為賴昌星自愿回國提供任何條件。言下之意,加拿大移民部不會放棄這個案子。據(jù)我的推測,賴昌星案件的結局大致有兩個,一個是走完司法程序,一個是通過協(xié)商自愿回國,像加拿大首個遣返回中國的經(jīng)濟犯鄧心志一樣,獲得輕判或者減刑(鄧從無期減到15年)。
這本書的出版,證明賴昌星已經(jīng)在做最后的準備。很簡單,他本來是要在官司后出自傳的,為何突然趕工要完成這本書?這就是為自己鋪路,贏得社會同情,幫助他一旦被遣返后的國內司法定罪。
因此,這本書不是媒體所說的“賴昌星大反擊”,在我看來,這本書是賴昌星在為自己“蓋棺論定”。
據(jù)我掌握的消息,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臺灣作家,參加過影視劇《魯冰花》的編劇工作,書商最后未定,賴昌星此時高調出來披露書已經(jīng)殺青,無非是“放下誘餌”,希望釣到能夠出大價錢的書商上鉤,而這就恰恰體現(xiàn)出賴昌星商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