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2010年11月12日在京召開,經濟尤其是證券領域最權威的觀點、最犀利的聲音在這里碰撞。2011年CFO應如何進行資本布局、如何抓住財務工作重點,在這里應該可以得到指引。
周道炯:
兩大制度需要立法
第二任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中國證券市場年會組委會主席周道炯致辭時稱,需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要立法建立兩個制度,一個是分紅制度,第二,建立退市機制。
林躍然:
強勁增長仍可期待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林躍然致辭時稱,中國經濟總體來看經濟復蘇趨勢已經形成,并且將持續(xù)下去,經濟復蘇呈現(xiàn)底部轉的U形而不是很多人預測的V形、W型或者L型,經濟的強勁增長仍然可期待。
成思危:
警惕四個負面效應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發(fā)言中表示,應警惕大量投資產生的四個負面效應,包括產能過剩、產品積壓、效益降低、污染問題回潮等。
蔣正華:
三大產業(yè)蘊藏機會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表示,國際上的一些經濟學家以及金融機構、經濟機構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總體來說比中國人的預測還要樂觀,但在抓住機遇發(fā)展的同時,我們也要冷靜應對。要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尋找我們的機會,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一個是金融,第二個是能源,第三個是新興產業(yè)。蔣正華認為,這三個將決定未來的一些走向。
陳東琪:
美元貶值將呈波浪式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在年會上表示,美元長期來講是貶值,但非直線下降而呈波浪式。中長期往下走,但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反彈。這里面有幾個具體的階段,時間點大概是年底到第二年年中之間。
李保民:
國際競爭先練內功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認為,自主知識產權確實是我們的短板,知名品牌各種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我們很少。關鍵是在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方面我們怎么入手,主要涉及以下:第一,產權多元化;第二,做強法人治理結構;第三,做強核心競爭力;第四,軟實力。
趙立新:
資本三大積極變化
中國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監(jiān)管部副主任趙立新在年會上表示,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國資本市場出現(xiàn)三個方面非常積極的變化:第一,形成了股東共同利益的基礎,為上市公司聚集優(yōu)勢資產提供強大動力;第二,完善資本市場價格發(fā)現(xiàn)機制,為資產交易和資產證券化提供市場化的定價平臺;第三,上市公司股份成為資產交易的支付手段,創(chuàng)新了并購重組的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果。
巴曙松:
應對量化寬松環(huán)境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談到,中國應該直面國際金融市場金融進入到量化寬松環(huán)境這樣一個特點,采取一攬子的政策組合,包括考慮適度的資本管制,要強化對沖,同時匯率更加靈活透明,以期利用這個時機推進金融市場發(fā)展。
劉紀鵬:
三板應該盡快開通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發(fā)言中表示,建議推進積極的股市政策。擴容壓力、大小非的解禁壓力都這么大,單獨看都是負面因素,但是如果把兩個負面因素合在一起就能負負為正。劉紀鵬認為,二板要放開規(guī)模,三板應盡快開通,國際板應該緩行,希望最好兩年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