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 煒
說真話吧,兒子的位子不保;說假話吧,對不起老百姓。老爺子究竟會怎么說呢?
今年,我國南方暴雨成災(zāi),這大水不但把河堤沖垮了,還“沖”出了一位“竹排爺”。誰呀?那就是楊家莊的楊大爺。大水沖進他們村的時候,楊大爺撐起一張竹排,幫助轉(zhuǎn)移了不少人。剛好,有人用手機拍下了他撐排的錄像,后來還在新聞中播出了。楊大爺精神抖擻地站在竹排上救人的情景,感動了很多人,從此,人們親切地把他稱為“竹排爺”。
這天,村里的大水剛退,楊大爺正在家休息,突然,兒子楊明帶著一個陌生人進了家門。楊明是村里的書記,他跟楊大爺介紹說,這位是鎮(zhèn)上辦公室的劉主任,特地來看楊大爺。
楊大爺一聽,笑瞇瞇地朝劉主任點點頭。劉主任親切地湊上去,慰問了幾句,然后問道:“大爺,這么大的水,您以前見過嗎?”
“見過!”、楊大爺激動地說,“我三十八歲那年,就發(fā)過一場大水,也垮堤了,比現(xiàn)在這場還大哩,水沖下來,連屋頂都不見了!”
劉主任長長地“哦”了一聲,沉吟半晌,說道:“大爺,等會兒記者來采訪您的時候,您可不能說見過喲?!?/p>
楊大爺愣了一下,問:“記者咋會來采訪我呢?”劉主任說:“大爺,您之前在電視上那么一露臉,都成名人啦!”說完,三個人都樂了。
接著,劉主任細細地給他們分析:每逢大水,記者都愛采訪老人。楊大爺今年八十多歲了,是村里年紀最大的老人,加上他如今名聲在外,記者百分之百會采訪他。
劉主任有些神秘地叮囑楊大爺:“大爺,您可千萬不能和記者說見過這么大的洪水哦!”
“為啥?”楊大爺疑惑地盯著劉主任,“我明明見過嘛,這不是叫我說假話嗎?”
劉主任尷尬地笑了笑,說:“大爺,·這是一場百年一遇的洪水啊!”
楊大爺一怔。他人老,腦瓜卻沒生銹,一想就明白了,當即就不客氣地說:“你們想造假?我三十多歲的時候明明就發(fā)過一場比這次更大的水,這才不到五十年呢!怎么是百年一遇?胡扯!”
劉主任臉一紅,咳了兩聲,正色道:“大爺,鎮(zhèn)里和縣里,都是這個意思。百年一遇,這是已經(jīng)定了調(diào)的!”
楊大爺是個耿直脾氣,他沖劉主任一擺手,冷冷地說:“我這個人說不得假話!見過就是見過,沒見過就是沒見過,誰問我,我也是這樣答!”
一看把話說僵了,劉主任只好沖楊明使了個眼色,走了出去。
楊明心里倒是明白了。他理解上級把這場洪水定為百年一遇的“良苦用心”。因為那段垮掉的堤才剛剛修過,當時號稱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哪知道連四十多年一遇的洪水也擋不住,實在說不過去。老爹今年才八十多,卻見過兩場這樣的洪水,自然就顯得這場洪水不夠級別。
劉主任攬著楊明的肩,邊走邊說:“楊明啊,你家老爺子這么固執(zhí),完全不響應(yīng)上級的指示,你可得好好勸勸他,千萬不要給上級找不必要的麻煩!”
楊明重重地點點頭,劉主任說他還得去交代其他老人,急匆匆地走了。
楊明深感為難,老爹的脾氣他比誰都清楚。在門口搓了一陣手,他硬著頭皮走了進去,哪知剛開口,就被老爹斥了回來。
楊大爺用手指著他的鼻子,嚴厲地說:“我不知道你們到底想搞什么鬼,天下沒有這個理,不讓老百姓說真話!除非你們做了什么虧心事!你是不是也有份?”
楊明支支吾吾,這其中的原因也不好跟老爹解釋。剛好有村民來找他,楊明趁這個機會脫身跑了。
下午,劉主任打來電話,問楊明他老爹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沒有。楊明嘆著氣說:“我家老頭子這人,你越是不讓他說,他越是非說不可!劉主任,我真的沒轍了?!?/p>
劉主任想了想,說:“這樣,干脆你把老爺子送到親戚家,讓記者找不到人?!?/p>
,
楊明正猶豫著,劉主任嚴肅地說道:“楊明同志,剛才領(lǐng)導(dǎo)說了,你搞不定你家老爺子,鎮(zhèn)里就搞定你,你看著辦吧!”說罷掛了電話。
這下,楊明真急了,看來不把老爹這張嘴捂住,他這個村支書的位子恐怕不保啊!考慮來考慮去,他決定把老頭子送到姐姐家避避風(fēng)頭。
誰知楊大爺一聽,立刻明白了兒子的意圖,正要大聲斥責(zé),楊明撲通跪了下來:“爹,您要么別說真話。要么就躲,我求您了!我這個村支書的位子,就掛您這張嘴上了!”
聽說關(guān)系到兒子的前途,楊大爺猶豫了,半晌才感嘆了一句:“你們這些人啊,不說假話就辦不成一件事!”楊明見狀,趕緊推著楊大爺,坐上了自家的面包車,連夜把老爺子送到了姐姐家,交代一番,就匆匆趕了回來。
第二天天還沒亮,楊明就被劉主任的電話叫醒了,劉主任叫他馬上出去。楊明走出門一看,我的天,記者竟然天沒亮就摸進了村。一夜之間,村里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汽車,一大幫拿著長槍短炮的家伙正在拍個不停。
采訪持續(xù)了三天,一直很順利。因為村里所有的老人事先都被交代過,所以在問到有沒有見過這樣大的洪水時,回答都是一致的。記者們果然問起了楊大爺,說他們都非常關(guān)心“竹排爺”現(xiàn)在的情況。幸虧楊明早有準備,騙他們說,老爺子跳下竹排后,就被親戚接去住了,現(xiàn)在情況很好。記者們雖然遺憾,但也無可奈何了。
就在采訪即將結(jié)束時,忽然看見村里來了一輛小車。楊明一看,都吃了一驚,這不是姐夫的車嗎?接著,從駕駛室里下來一個胡子花白的老人,正是楊大爺。
楊明和劉主任一看,都是大吃一驚,老爺子這個時候回來,恐怕要壞事啊!沒等他們反應(yīng)過來,一幫記者已經(jīng)歡呼了起來:“看,竹排爺!”說著,爭先恐后向楊大爺跑去。
劉主任隨即回過神來,一拉楊明:“快!”撒腿就往前沖。
兩人搶在記者前沖到楊大爺跟前,劉主任焦急萬分地說:“我的爺爺啊,您怎么又跑回來了?”
楊明的姐夫跳下車,跟他們解釋,說是他們村外的大堤好像也有崩堤的兆頭,以防萬一,就先把老爺子送回來了。原以為記者都走了,哪知道迎頭撞個正著。
楊明和劉主任面面相覷,急得直跺腳。眼看記者們就要圍上來了,劉主任突然有了主意,他一彎腰,把楊大爺往背上一背,健步如飛,徑直往村里跑。
那些記者一看,又一窩蜂地在后面追,邊追邊喊:“我們要采訪大爺!”
劉主任頭也不回,只顧飛奔:“大爺病了,不能接受采訪l”
記者們哪肯放過一個好素材,窮追不舍。正在劉主任發(fā)愁不知往哪兒跑時,背后的楊大爺在他耳朵旁一笑,說:“別跑了,放我下來,我讓他們采訪?!?/p>
劉主任喘著粗氣說:“放、放也行……您可不能、可不能說真話……”
楊大爺說:“好吧,我不說真話,可我也不會說假話?!?/p>
劉主任一愣,既不說假話,又不,說真話,那怎么說法?
“你就放心吧!”楊大爺胸有成竹地說,“我知道怎么說了,保證壞不了你們的事,保證跟你們的意思一個樣,行了吧?”
劉主任不太明白,正琢磨呢,記者已經(jīng)把他們包圍了。這下,劉主任徹底沒轍了,只得把楊大爺放下來。
楊大爺兩腳剛一沽地,無數(shù)個話筒就伸到了他面前,一人問一句,七嘴八舌的。楊大爺大聲說:“一個一個來,我沒有這么多嘴巴?!?/p>
一個女記者搶先問;“大爺,您這么大歲數(shù),見過這么大的洪水嗎?”
楊大爺點點頭,想都不想就答道:“見過,上次的比這次還大得多!”
楊明和劉主任在旁邊聽得真真切切,不約而同喊了句:“壞了!”
記者們也都是一怔,他們原以為楊大爺會搖頭呢,馬上迫著問:“大爺您見過啊?是哪一年見過的呀?”
楊大爺說:“我三十八歲那年。”
女記者驚訝極了:“大爺,您高壽啊?”
楊大爺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笑呵呵地應(yīng)道:“今年一百三十八啦!”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怔住了,以為楊大爺報錯了歲數(shù)。哪知楊大爺卻扳著手指頭,認認真真地說道:“我三十八歲那年,見過這樣一場大水。后來這一百年,就只見過這一次了……”